蜘蛛是一类古老的动物,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是除昆虫以外最具多样性的陆生无脊椎动物。蜘蛛咬伤是急诊科常见的动物致伤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蜘蛛咬伤患者病情较重,是多种急症的诱发因素。但目前临床上缺乏蜘蛛咬伤的流行病学资料,对于蜘蛛咬伤后的急诊诊疗也无统一诊疗标准。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蜘蛛咬伤救治的诊疗,提升临床救治的能力,降低蜘蛛咬伤后的病死率及致残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蜘蛛咬伤诊疗的研究进展,制定本规范。
一、流行病学
蜘蛛咬伤是急诊科的一种常见急症,多发生在雨季和高温天气,常见于户外劳作或乘凉时。我国蜘蛛种类约有5000余种,其中剧毒蜘蛛有10多种。普通蜘蛛咬伤症状以局部肿胀、疼痛为主,不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危害,大部分蜘蛛咬伤经及时救治,预后良好,但是剧毒蜘蛛咬伤后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将非攻击性蜘蛛作为宠物饲养,因接触蜘蛛,特别是蜇毛,出现皮肤和眼球过敏的病例日渐增加。
二、中毒机制
蜘蛛毒素为蜘蛛毒腺分泌的含有无机盐类的有机碱、多胺和神经递质等小分子物质,富含二硫键的多肽以及酶类蛋白质等组成的种类繁多、极其复杂的具有生物毒性化学混合物。按成分与生物效应可分为三大类:神经毒素(Neurotoxin)、坏死毒素(Necrotoxin)和混合毒素(Mix toxin)。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突触,引起乙酰胆碱从突触小泡释放,引起肌肉过度去极化,自主神经过度亢奋,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坏死毒素通过毒素中的鞘磷脂酶可导致溶血,透明质酸酶、蛋白水解酶可使伤口局部组织透明质酸解聚、细胞间质溶解和组织通透性增大,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混合毒素兼具有神经毒素和坏死毒素的特性。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被咬伤处有剧烈针刺样疼痛,或可见小片青紫区伴周围发红,部分可见2个点状“牙痕”,多有皮疹及轻度水肿,有些咬伤患者可见皮肤周围水泡或组织坏死病变。
(二)全身表现。蜘蛛咬伤以局部症状为主,缺乏特异性的全身表现。咬伤后可出现发热、头痛、头晕、烦躁、焦虑、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黄疸、四肢无力、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全身表现,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炎、过敏性休克等。
四、诊断
蜘蛛咬伤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诊断主要依据蜘蛛咬伤病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病史询问的重点是蜘蛛咬伤的时间、地点、症状和体征。可以根据发病地域,患者捕捉到或通过图谱辨认蜘蛛来判断蜘蛛种类。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五、鉴别诊断
(一)毒蛇咬伤。毒蛇咬伤局部可见两颗较大呈“..”分布的毒牙咬痕,亦有呈“::”形,除毒牙痕外,还出现副毒牙痕迹的分布形状。蜘蛛咬伤可无牙印牙痕,部分可见2个点状“牙痕”。蜘蛛咬伤处有剧烈针刺样疼痛,可见小片青紫伴周围发红,多有皮疹及轻度水肿,有些咬伤患者可见皮肤周围水泡或组织坏死病变。神经毒类毒蛇咬伤的局部症状不明显,无红、肿、痛、出血等,或起初仅有轻微的痛、肿和麻痒感,牙痕小且不渗液。血液毒素类毒蛇咬伤致局部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瘀斑,轻者血自牙痕或伤口处流出难以凝固,严重者可引起伤口流血不止。细胞毒类毒蛇咬伤主要导致局部剧痛、红肿、水泡和皮肤、软组织坏死。毒蛇咬伤治疗要点是迅速破坏和清除局部毒液,减缓毒液吸收,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
(二)其他常见毒虫咬伤。蜘蛛咬伤与其他毒虫咬伤鉴别要点请见表1。
表1 蜘蛛咬伤临床特征鉴别要点
六、严重程度分级
(一)轻度。患者单纯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可伴有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分。
(二)中度。除皮肤症状外有轻度呼吸或循环系统症状;疼痛加剧(向腹部、四肢、腰部扩散),疼痛VAS评分4~7分,出现轻度意识改变(神志淡漠、嗜睡);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等]和心肌损伤表现(如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心肌酶谱升高);轻度的肺水肿(两肺可闻及湿啰音);轻度肾功能损害,肝酶异常,不完全性肠梗阻;低钾血症(血K+≤3.0mmol/L)。
(三)重度。疼痛难忍,疼痛VAS评分>7分;出现昏迷;严重的脏器功能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肌炎(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严重的肝功能损伤;严重的酸中毒、严重的低血钾(血K+≤2.5mmol/L);中毒性休克。
七、治疗
迅速辨明是否为蜘蛛咬伤,阻止毒素的继续吸收,排出已吸收的毒素,防治各种并发症。对于蜘蛛咬伤患者按照严重程度不同实施分级诊疗。
(一)蜘蛛咬伤的现场自救与院前急救。立即减缓毒液吸收,及早转送医院救治。被咬伤后应告知患者保持冷静,避免慌张,立即远离被蜘蛛咬伤的地方,尽量记住蜘蛛斑纹和颜色等特征,有条件者拍摄留存致伤蜘蛛的照片或者将致伤蜘蛛浸泡在75%的酒精中保存;尽量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手表等,以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加重局部损害;早期加压包扎有利于减缓毒素的吸收,利用周围清洁水源冲洗创口,应尽早转送医院救治,途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二)蜘蛛咬伤的局部处理。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咬伤部位,用碘伏充分消毒伤口,有条件时可用0.5%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也可在针灸后应用吸引器、火罐或注射器等进行吸排,不推荐常规切开;对于中重度患者,肿胀明显可抬高患肢,24~48小时内局部冷敷,出现巨大的水疱(直径>2cm)可早期切开引流,出现创面坏死、溃烂,给予充分清创。非咬伤的局部接触性变态反应,应及时清洗并仔细检查眼部、皮肤等部位,去除疑似蜘蛛蜇毛等异物后,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眼药或皮肤外用药。
(三)镇痛镇静。疼痛是蜘蛛咬伤的重要临床表现,充分镇痛是治疗蜘蛛咬伤的重要环节。治疗参照病情轻重,选择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烦躁不安、恐惧焦虑者可使用药物适度镇静。
(四)抗毒素治疗。国内目前无特异性抗毒血清,治疗以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为主,早期使用可减轻蜘蛛毒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有毒素引起的胆碱能神经兴奋及危象(如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腺体分泌增加、骨骼肌兴奋)时,可使用M型胆碱受体阻滞剂(如阿托品、东莨菪碱)治疗。
(五)一般治疗。一般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维持。中重度患者如肿胀明显,可使用利尿剂或者脱水剂以减少伤肢的肿胀,加快蜘蛛毒代谢,有利于康复,使用生大黄、10%甘露醇等导泻通便,有利于加快蜘蛛毒代谢,使用中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生素,对局部坏死、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或者脓肿形成,应使用抗生素,同时及时根据创面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使用抗生素。中医中药对毒虫致伤有独特效用,对蜘蛛咬伤有一定的疗效。
(六)重度蜘蛛咬伤的治疗。重度患者若出现严重或致命性中毒反应,应立即给予盐酸肾上腺素0.5mg肌内注射。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对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重度患者,及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不推荐常规使用血液净化疗法,对于重度患者,如出现急性肾衰竭可考虑使用血液净化治疗。
(七)破伤风的预防。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
(八)心理干预与康复。对蜘蛛咬伤患者出现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及时干预,可通过介绍相关蜘蛛咬伤知识,提高伤者对蜘蛛咬伤的正确认识,使伤者从心理上消除对蜘蛛咬伤的顾虑,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可请精神科医师协助治疗,减少蜘蛛咬伤后的精神应激,避免留下心理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