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俄罗斯想与我国联合研制苏30,被刘华清拒绝:只要苏27生产线

高升评历史 2024-12-26 09:32:54

1993年,俄罗斯主动提出联合研制苏-30,却被刘华清当场拒绝:“只要苏-27的生产线!”这绝对是一次强硬而大胆的谈判操作。

上世纪90年代,苏联刚解体,俄罗斯经济一片狼藉,战斗机卖不出去,急需中国这样的“大客户”救命。

而中国呢,刚刚买了24架苏-27,尝到了甜头,空军表现极为满意,但心里清楚:买现成的飞机,还不如弄条生产线,自己干!于是,一场拉锯式的谈判开始了,中方坚持要苏-27的生产线,而俄方则想用苏-30的“联合研制”赚更多钱。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苏-30是“半成品”,中方不想当试验场

当时的苏-30还处于研制阶段,根本没成熟。

俄方打算让中方掏钱参与研发,说白了就是想让中国当冤大头,给他们分摊风险和成本。刘华清一眼看穿了这点,果断拒绝。

毕竟,苏-27已经是现成的成熟产品,技术可靠、性能稳定,直接引进生产线才是正道。而且,苏-30这个“半成品”背后藏着巨大的坑。

既要注资研发,又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对于90年代刚刚起步的中国航空工业,显然不划算。这一拒绝,体现了中方的冷静和务实,绝不是“抠门”,而是战略眼光。

2. 生产线意味着技术,买成品只会受制于人

如果只买成品飞机,飞机是别人的,技术也是别人的。买回来只能用,想改都不行,万一俄国翻脸断供,自己连零件都造不出来。

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70年代进口米格-21发动机的尴尬就已经证明过了。刘华清深知,只有掌握生产线,才能实现技术自主。

更重要的是,生产线的到来意味着技术的转移,会带动整个航空工业水平的提升。这不仅是买一架飞机的事,而是未来几十年国防工业发展的事。

所以,中方咬死了一个原则:要生产线,不要成品。

3. 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苏-30的“联合研发”听着高大上,其实需要巨额投入。

90年代的中国,经济刚刚起步,财政资金捉襟见肘,能拿出的钱非常有限。而苏-27的生产线方案则更经济实惠:引进现成技术,逐步消化吸收,再通过国产化降低成本。

这和苏-30的高风险、高投入比起来,显然是更理智的选择。刘华清当时拍板要苏-27生产线的决策,不仅是出于技术考量,也是对国家经济状况的深刻理解。

刘华清拒绝苏-30,锁定苏-27生产线的决策,既是一次压倒性的谈判胜利,也是一场极富远见的战略投资。事实证明,这条生产线的引进,不仅让中国空军告别了“吃现成”的时代,还为后来歼-11、歼-16等国产战斗机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想赚个快钱,没想到却帮中国起了飞,这真是历史的讽刺!

0 阅读:0

高升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