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钱钟书背后的女人

文学名家追忆 2022-08-03 03:02:50

杨绛,原名杨季康,笔名杨绛,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2006年5月25日凌晨1时,在京病逝,享年104岁。

为自由创作,选择含忍,“甘当一个零”,非常低调,不喜欢抛头露面。她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我喜欢她的散文。正如传记作者罗银胜所言,“读杨绛的散文,恰如品味一壶明前龙井,清雅、醇和、隽永,令人难忘,回味无穷。”她的女儿钱媛认为“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杨绛散文的语言精美,笔墨淡雅,清新自然,意蕴深厚。如“夕阳西下,黄昏里闪闪发亮的时候:西山一抹浅绛,渐渐晕成橘红,晕成淡黄,晕成浅湖色……风是凉了,地上的影儿也淡了。”“守着一颗颗星,先后睁开倦眼。看一弯淡月,浸透黄昏,流散着水银的光。听着草里虫声,凄凉的叫破了夜的岑寂。”

罗银胜在书中说:创作与翻译,是您(杨绛)成就的两翼。创作方面,杨绛有短篇小说《倒影集》《璐璐,不用愁!》《“大笑话”》《“玉人”》《鬼》《事业》等;长篇小说《洗澡》《洗澡之后》;论文集《春泥集》;回忆录《我们仨》;译著《堂吉诃德》(填补了我国西班牙语文学翻译的一个空白;47岁自学西班牙语后开始着手进行翻译;曾作为当年邓小平送给西班牙国王的国礼。)剧本:《称心如意》等,后期还创作了诗作。有《杨绛文集》《杨绛全集》。《杨绛全集》是《杨绛文集》的扩充本,增加了近20万字大致可概括为“一部小说(《洗澡之后》),两个孤本(悲剧《风絮》和译作《1939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六首诗作,多篇散文。

对翻译杨绛有自己的方法:头一遍对着原文边查字典边译,第二三遍更加严格对照原文,看译文是不是符合原文,有没有走样。

对创作和翻译,杨绛是全身心的喜欢,不图名与利。“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和钱钟书有一个女儿,叫钱媛。先是咳嗽,继而腰疾的钱媛,1996年春,腰疾加剧。1997年3月4日下午,钱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1998年12月19日清晨钱钟书在北京医院去世。唯一的女儿和一生伴侣相继离去,92岁高龄时,杨绛独伴青灯,用心记述这个普通三口之家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个普通家庭一直是杨绛的自豪。“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对于女儿钱媛的培育,他们用心用情。“她(钱媛)学外文,有个艰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未查着,跑来问爸爸,锺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查到第五部辞典果然找着。”对女儿为人处世也做好指引——“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人世间留一个空名,让不相知、不相识的人信口品评,说长道短,有什么意思呢。”

除了对自己女儿成长的关切,对于其他年轻人她也是以诚劝勉。听到身边的年轻人抱怨外语太难学了,她善言鼓励:多会一门外语,好比多一把金钥匙,每一把钥匙都可以打开一座城。城里有许多好看好玩的东西,好像一个发游乐园。你们如果不懂外语,就会比别人少享受很多东西。”对年轻男女如何更好相处,她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相互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甚至还谈及如何做媳妇呢。

杨绛也曾告诫年轻人,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杨绛和钱钟书结为伉俪,恰似中国现代文史上的双子星座,交相辉映。钱钟书夫妇到国外留学,大学者陈衍为他们写诗“旁行书满腹,同梦笔生花。”在钱钟书的眼里心中,杨绛“绝无仅有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也正如杨绛在《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中所说,“我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只为我出嫁了,就成了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团痴气。”

最后奉上世纪老人杨绛五条简单易行的快乐法则:

一是心中不要存在憎恨;

二是脑中不要存在担忧;

三是生活简单一点;

四是对他人多点给予;

五是对自己少点期盼。

借助时代的智慧,坚持走难走的路,必定能见到不寻常的美景!

1 阅读:2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