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认识杜荀鹤,从这首《小松》开始。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耸入云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小松幼小时,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见识,才有意义。然而世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所以诗人感叹说:眼光短浅的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诗人确实道出了一个普遍社会现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尤其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除了自己的亲生儿女,人们很难有耐心去陪伴一个人成长,陪他从弱小到强大。即便明知这是棵好苗子,也很难做到坚持守候,静等它开花结果。诱惑实在是太多了,而岁月,禁不起等待。
于是才有了那么多的扼腕叹息,追悔不及:为什么在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起步阶段,我没有坚持下来?为什么雷军找我投资小米时,我却给予冷漠拒绝?好后悔李嘉诚推荐我买他的股票时,我居然会嗤之一笑……
当然,并非每一个自诩人才的人最后都能成为马云、雷军、李嘉诚,人嘛,总是喜欢自命不凡的。从古至今,有太多的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有些是真的被时事和命运捉弄,一身抱负难展胸襟,更多的则是泯然众人,即便给你机会,也只懂得贪赃弄权喝花酒。而杜荀鹤,绝对是前者。
杜荀鹤出身寒微(也有传杜牧小妾之子),虽然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在朝里没有关系,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穷困潦倒。中年才中了进士,但未授官职,恰逢黄巢起义,于是返乡闲居,郁郁不得志,见到埋没深草中的小松,以此自比作了这首《小松》,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为了一展平生抱负,杜荀鹤去求见朱温。朱温建立后梁后,专横霸道,杀人不眨眼,是有名的屠夫皇帝。据说他手下的官吏每天当值的时候,要先与家人辞行,做好死的准备,晚上回家后全家相贺又活了一天。他手下的宾客们也都在这种不寒而栗的日子里煎熬。杜荀鹤曾多次托人献计、引荐,朱温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就这样杜荀鹤在大梁住了几个月,他每天都要到接见宾客的地方,等着朱温接见。
一天朱温在屋里问:“杜荀鹤在哪里?”左右回答:“在客舍里。”立即派人去找,杜荀鹤疾驰如飞赶到。朱温招手叫他靠近,慢慢说:“我听说秀才很久了,秀才可以步行礼。”杜荀鹤连声喏喏,因恐惧而汗如雨下,再三再四地拜谢,面色惨然坐下。
朱温看着左右说:“好像下雨了?”他站起身,对着窗外的雨看了很久,又坐下对杜荀鹤说:“秀才你听说过无云雨吗?”杜荀鹤吓得摇头。朱温笑着说:“这就是所谓无云而雨,叫做天哭。不知是什么征兆?”然后大笑,对左右说:“拿纸笔来,请秀才写首无云雨的诗吧。”
杜荀鹤面对朱温坐着,好像坐在火炭上一样,心惊胆战地写了一首诗:“同是乾坤事不同,雨丝飞洒日轮中,若教阴朗都相似,争表梁王造化功。”意思是说因为梁王朱温有造化,所以才会下无云雨(其实就是太阳雨)。
杜荀鹤因此获得了朱温的欢心。他捱回客舍后,惊惧成病,一夜泻了几十回,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几乎要死去。第二天清早还没起床,有官员来催说:大王要见秀才了,请速上马!
杜荀鹤不得已,梳洗上马,等到的时候,催他的人已经遇见六七拨了。杜荀鹤病后困顿无力,脚步颤抖,行动迟缓。朱温亲自起身迎着他说:“杜秀才‘争表梁王造化功’?”杜荀鹤立即忘了病症,趋步如飞,向朱温连拜四次,言语行动好像正常人一样。
于是朱温专门把他推荐给礼部,还给他衣服钱财,待他很好,后来又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可惜杜荀鹤倚仗势力欺负乡绅,惹了众怒。当时人们都以与他交往为耻,说他谄媚朱温,人品卑鄙。众人想找机会杀了他,还没来得及,杜荀鹤自己得了重病,不久便死去了。
很多故事我们看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局。可怜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最后落得个声名狼藉,悲剧收场。故事就是故事,历史的真相已无从考证。
唉,希望这首《小松》能多带给逆境中的人们一些正能量吧。不要怀疑世上有没有伯乐,只一心完善自己,做好你的千里马,便行了。
很喜欢这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