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父亲去世后,只剩60多岁的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
而周边的亲戚也都陆续去了镇上,或者来了城里。对此,我实在放心不下,就把母亲接到了城里一起生活。
妻子也很认同,还特意腾出朝阳的客卧给母亲。我以为妻子和我一样孝顺老人,母亲来了会过得很幸福快乐。
可母亲来城里不到一年,她的三个变化,却让我发现: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活得有多么卑微和窘迫。

第一个变化:生活变得孤单又无趣
母亲来城里住下之后,我和妻子都没让她操心什么。
每天妻子都会早起做好一家人的早餐,小孩也由我们接送。晚上,我们还会采购好当晚和第二天的菜。家里要买什么、要修什么等等,我们都会安排妥当。
而母亲在我家,只需自己做午餐,晚上帮忙煲饭、炒个菜,再帮小宝洗个澡而已,轻松又不累。
我以为这样的生活,会让母亲过得自在幸福,但很快,我就察觉到这样的生活对母亲来说并不好。
她似乎享受不来这种悠闲自在,每天都过得孤独无趣。每天清晨,当我和媳妇出门上班,孩子背着书包去学校,家里瞬间就只剩母亲一人。
她不敢轻易出门,最多在小区走走,或者去隔着一条街的另一个小区,找同乡人唠嗑。大多数时候,她就窝在家里,把电视当成伴侣,一看就是大半天。
看累了,她就回房间躺到床上,要么睡觉,要么双眼望着天花板,一躺就是许久,也不知她在想些什么。
躺累了,也不知道下楼走走,时常都是站在阳台上,拨弄着她种的香葱,和从老家带来的紫苏。
没啥可弄了,她就搬个凳子,坐在阳台上,静静地眺望远处。
我在客厅和阳台都装了监控,每次看母亲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着,一待就是半天,我就很是心酸。
楼下小区的花园里,时常有几位阿姨聚在一起聊天、晒太阳,母亲也认识其中一些人,可她却从未主动下楼加入她们。

有一次我提前下班回到家,看着母亲才下午4点,就开始忙活晚上的饭菜,我就问她今天没出去找阿姨们唠嗑么,做饭怎么这么早?
母亲却轻描淡写地说:“哎,我下午睡觉睡晚了,起来时看见也不早了,就没下去!”
可我知道母亲这是在撒谎,因为我早就从监控里看到,母亲根本没睡觉,从中午一点多,就在那阳台坐着。
周围几个阿姨很热情,总想找我母亲一起唠嗑或附近走走,但母亲时常都是拒绝的。
起初,我以为母亲是农村人,来城里变得害羞或胆怯了。
后来,时间久了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是没有退休金的母亲,很难融入城里这些有钱阿姨的社交圈子。
那些阿姨们,动不动就说去哪里旅行,去买什么好东西,还有就是对比穿着等等。
而我母亲没退休金,兜里也只有我们每月给的几百块零花钱,自然没办法和她们有共同话题。

第二个变化:变得小心翼翼又卑微
曾经的母亲,在老家那可是出了名的大大咧咧。
干农活时,扛起锄头就下地,动作麻利,毫无保留地挥洒着汗水,那股子豪迈劲儿,村里的男人见了都忍不住夸赞。
操持家务也是风风火火,行事风格也从不拘泥小节,说话嗓门大,笑声爽朗,邻里乡亲都知道她是个直性子。
可自从来到城里和我们同住,母亲仿佛变了一个人。她变得异常卑微,做事小心翼翼,就像电视剧里那些低眉顺眼的“下人”。
吃饭时,她总是小口小口地吃,并经常目光在我和媳妇脸上来回打转,然后轻声问道:“这菜咸淡合适不?要是不合口味,我下次再调整。”
打扫卫生时,擦拭家具的动作都轻得不能再轻,还会不时看向我们,询问清洁的细节。
母亲知道我们在城里生活压力大,也想为这个家出份力,于是为了能挣点钱贴补家用,她背着我们,每天等我们上班去了,就悄悄出门四处捡废品。
为了给我们留面子,她可谓煞费苦心。出门前,她会戴上一顶旧帽子,把帽檐压得低低的,再戴上一个大口罩,几乎遮住半张脸。身上还特意穿上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环卫工同款衣服,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每次母亲捡完废品回来,也不敢把那些“战利品”直接带回家。她会趁楼道没人的时候,偷偷把废品塞到楼梯间的角落里,一层一层地分散藏好,生怕被邻居看见,给我们丢人。
有一回,我去楼梯口偷偷吸烟,结果偶然撞见母亲正鬼鬼祟祟地堆放废品。她听到脚步声,猛地转过头,眼神里满是惊慌,就像一个犯错被抓的孩子。
看见母亲这样,我鼻子一酸,眼眶瞬间湿润了,从前那个母亲,竟然活得如此卑微又小心翼翼。

第三个变化:不敢跟我们要钱,总是在委婉试探
以前父亲还在时,老家要买什么,母亲都会给我打电话,那时的她,都是很直接的。
可来了城里后,母亲在要钱这件事上,却变得卑微又胆怯,好像我和媳妇成了家里的“大老爷”,她生怕惹我们不高兴。
每次要钱,都不敢大大方方开口,只会从侧面小心翼翼地试探。
有一回,母亲想买双新鞋。她在屋里来回踱步了好几圈,看见我媳妇去洗澡了,她才慢慢走到正在看电视的我身边,犹豫了好一会儿,小声说道:
“儿子啊,我那双鞋穿好久了,底子都快磨平了,走在路上总感觉不稳当。我看楼下超市打折,好像有挺实惠的鞋,就是……”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眼睛偷偷瞟着我的脸色,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我一听就明白她的意思,可心里却一阵刺痛,我很直接地说:“妈,您要买就去买呗,要多少钱跟我说。”
母亲听我这样说,才松了口气,挤出了一丝笑容说:“也不贵,就是我手头钱不太够,要不……你先借妈点,下个月我有钱了还你。”
我赶忙掏出钱递给她,说不用还,可母亲接过钱后,却一直说要还的,然后下个月发零花钱给她时,总会偷偷塞回点钱给我们。

还有一次,老家的表舅家孩子结婚,母亲收到了请柬。那几天,母亲明显心神不宁,总是欲言又止。
晚上,大家都坐在客厅,母亲先是给我和媳妇各倒了一杯水,然后坐在旁边,搓着手,吞吞吐吐地说:
“老家你表舅家孩子结婚,这事儿我跟你们说过的。我想着,我们人不去,但也得随个礼,老家的人情世故不能丢。但就是我这……”
说到这儿,她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我和媳妇,我当时没认真听,但媳妇比我更明白母亲的意思,赶紧说道:
“妈,这钱我来出,您别操心了。”随后掏出500元,就给了母亲。
母亲没要全部,拿了200元,就把剩下的给我们塞了回来。
每次看到母亲这样小心翼翼地要钱,我心里都满是自责,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后来,见多了母亲这些变化,我才渐渐发现,这些都是因为母亲没有退休金,又怕给我们增加负担,才变得这般卑微。
虽然她兜里还有不少存款,大概七八万元左右,但她都不敢拿来用,一直在银行存一年、三年的存折,利息都不敢取来用。
母亲总是怕自己没收入,从而给我们增添负担,可她哪里知道,就算生活再难,我也绝不可能让她在钱上受委屈,只想让她能过得舒心点。
我也总跟母亲说,没钱用就说,别再这般拘谨,像小区的阿姨们一样,该玩就玩,该花的钱就大方地花,别太苛待自己。只有她过得开心,我们做子女的也才会开心。
但母亲这些年,却没啥改变,在我们面前永远像一个“卑微”的老人,再也没有年轻时,在村里那般雷厉风行和大大咧咧。
也许,这就是很多没有退休金的老人的通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