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青楼认旧缘

樱花讲故事 2024-04-01 01:59:17

明代天顺年间(公元1457一1464年),广西苗族人动乱,朝廷各处调兵征讨。

临安卫指挥使王忠因率兵延误,被降职到河南南阳卫,在那里的一个千户所任千户。王忠已六十余岁,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娇鸾,十八岁,一个叫娇凤,十六岁。妹妹娇凤从小寄养在外婆家,就与表兄亲上加亲结了婚,姐姐娇鸾反而尚未婚配。王忠的夫人周氏有一个姐姐,嫁到曹家,丈夫不幸去世。周氏便把她接到自己家里来,陪伴女儿娇鸾,全家人都称她为曹姨。

娇鸾从小通晓诗书,下笔成文。只因父母爱女心切,选亲较为苛求,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使娇鸾到了结婚年龄尚未婚配。娇鸾每每临风感叹,对月凄凉。只有曹姨经常与她在一起,知道她的心事,其他的人,就连娇鸾的父母也不知道。

有一天,正值清明节前,娇鸾与曹姨以及丫环明霞在后园打秋千。正玩得高兴,忽然听见有人喝彩。娇鸾抬头一看,原来是围墙缺口处有一个美貌少年,紫衣方巾,一边朝这边看,一边在那里拍手喝彩。娇鸾羞得满脸通红,推着曹姨的背,急急跑回闺房里去。丫环明霞也跟着进去了。

那少年见园里无人,便从缺口处跳进园中。秋千尚在,余香仿佛,少年突然见草地上有一样东西,捡起来一看,原来是条三尺长的线绣香罗帕。少年如获至宝,听到有人从里面出来,连忙又从缺口处跳出去,站在那里朝里看。原来是刚才那丫环出来寻找香罗帕。

少年见她四处找不到,便笑着说:“小娘子,罗帕已落入他人之手,你怎么找得到呢?”

丫环抬头见是刚才见过的少年,便上前行礼说:“想来是公子捡到了,请你把它给我吧。”

少年问:“这罗帕是谁的?”

丫环回答说:“是我家小姐的。”

少年说:“既然是你家小姐的,就请小姐自己来要,我才归还。”

丫环问:“公子家住哪里?”

少年回答说:“小生姓周名廷章,本是苏州府吴江县人,因父亲调到这里来任本县学宫的学官,所以随行到此。我家就在旁边,与尊府只有一墙之隔。”

原来,那时各府、县都设学宫,专门教授儒学,学宫的官员称为学官或教官。本县的学宫正好与王千户的卫署相连,卫署叫做东衙,学宫叫做西衙,卫署后园的围墙外便是学宫的空地。

丫环听少年自我介绍后说道:“原来公子就是邻居,失敬了!我去禀告小姐,再来相求。”

廷章说:“请问小姐及小娘子芳名?”

丫环说:“小姐名叫娇鸾,是我家老爷的爱女;我叫明霞,是小姐的贴身丫环。”

廷章说:“我有小诗一首,烦请你送给小姐,便把罗帕还给她。”

明霞本来不想替他传诗,但因为要取回罗帕,只好同意了。

廷章说:“请小娘子稍等片刻。”

说罢离去,不一会儿便回来了,手中拿着一张折成方形的诗笺。

明霞把诗笺接在手上,问他:“罗帕呢?”

廷章笑着说:“这罗帕是至宝,好不容易得到,怎么能够轻易归还呢?小娘子先把这诗送给小姐看了,等小姐有了回音,我才能够奉还。”

明霞无可奈何,只得转身进去。

娇鸾见了那美少年后,一方面害羞,另一方面却也挑动了一个“情”字。口中不言,心下却想道:“好一个俊俏的郎君!若能够嫁给这人,也不枉自我的才貌了。”

正在想着,却见明霞气冲冲地进来。

娇鸾问:“罗帕找到了吗?”

明霞回答说:“真是怪事,香罗帕不知怎么被西衙的周公子捡去了,就是在墙口边喝彩的那个紫衣少年。”

娇鸾说:“向他要回来就是了。”

明霞说:“向他要了,但他不肯还。”

娇鸾问:“他为什么不肯还?”

明霞回答说:“他自我介绍了一番,又说,既然是小姐的香罗帕,必须要小姐亲自去向他要,他才肯还。”

娇鸾又问:“你怎么说?”

明霞说:“我说等我向小姐禀报后,再去找他,他却说有小诗一首送给小姐,等到小姐的回音后,才把罗帕归还。”说着,明霞便把那诗笺递给小姐。

娇鸾打开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

帕出佳人分外香,

天公教付有情郎。

殷勤寄取相思句,

拟作红丝入洞房。

这分明是一首求爱的诗,如果娇鸾看后舍弃了那香罗帕,把诗烧了,也就不会有任何事发生了。偏偏娇鸾一来是情窦已开、知情慕色的女子,二来有满肚子的才情不肯被埋没,所以也铺开纸笔,写了八句诗回答:

妾身一点玉无瑕,生自侯门将相家。

静里有亲同对月,闲中无事独看花。

碧梧只许来奇凤,翠竹哪容入老鸦。

寄语异乡孤零客,莫将心事乱如麻。

写完,叫明霞拿去交给周公子,并向他要回香罗帕。明霞到后园去时,周公子还在那里等着。

明霞对他说:“小姐已有回诗了,请把香罗帕给我。”

廷章把诗读了一遍,惊慕娇鸾的才华,更想得到她了。

于是便说:“小娘子请耐心等一等,小生还有话说。”

说罢,急急忙忙地跑回书房,瞬间又写成一首绝句,跑回来叫明霞再送给小姐。

明霞说:“罗帕不还,只管送什么诗?我不送了。”

廷章从袖中取出金簪一根说:“这个送给你,聊表谢意,请多多向小姐致意。”

明霞得了金簪,便把廷章的诗又送给娇鸾。

娇鸾看后闷闷不乐,明霞问道:“诗中有什么言语冒犯小姐吗?”

娇鸾说:“也没有什么,只是有些轻薄罢了。”

明霞说:“小姐高才,不如作诗骂他一顿,免得他来纠缠。”

娇鸾说:“他毕竟是书香门第的公子,不用骂他,好言相劝就可以了。”

于是又写了一首诗,奉劝对方好好读书,不要胡思乱想。想不到周公子读后又回诗一首,就这样你来我往,一唱一和,竟然渐渐情热起来。明霞的足迹不断后园,廷章的眼光不离墙口。不觉之间,时光已从清明到了端阳。

端阳节这天,王千户在后园亭子里摆家宴过节,廷章在墙口边徘徊,明知娇鸾就在园中,但也不敢贸然去见,连明霞也不能像平时那样来通言语了。正在徘徊,忽然见到卫署的士兵孙九。那孙九长期跟随王忠,虽然是个士兵,但却擅长木匠手艺,经常被请到学官里去做木工活,所以与周公子也熟悉。廷章见到孙九,心中灵机一动,便写了一首诗,用信封封好,给了孙九一点酒钱,请他找机会把信封悄悄交给丫环明霞。明霞拿到信后,知道是给小姐的,便立即交给了小姐。

娇鸾拆开一看,只见前面写着:“端阳日园中望娇娘子不见,口占一绝奉寄。”下面是绝句一首,落款“吴江周廷章拜稿”。

娇鸾看后放在书桌上便梳妆去了。曹姨偶然进来,见到书桌上的诗笺,大吃一惊,连忙问娇鸾是怎么一回事。

娇鸾含羞回答说:“虽有吟诗往来,但并无其他交往,不敢欺瞒姨娘。”

曹姨说:“周公子是江南才子,门户相当,何不叫他请媒人来提亲,成就百年姻缘呢?”

娇鸾含羞点头,梳妆完毕,便答诗一首,暗示廷章请人前来提亲。廷章读诗后大喜,便假托父亲的名义,请学官里教书的赵学究到王千户面前去提亲。王干户虽然满意周公子的才貌,但想到自己不会在南阳这个地方久呆,而自己年老,卫中的一应文书信札,经常都要女儿相帮,更何况,他也不愿意把爱女独自嫁在这里,所以没有同意。赵学究转达了千户的意思后,廷章非常失望,给娇鸾写了一封信,倾诉自己的痛苦。

娇鸾读完后,也非常痛苦。但她知道,父亲不同意,这事是无论如何也不行的,便在回信中安慰周公子,最后说道:“此生但作干兄妹,直待来生了寸心。”

廷章读到这句,不禁想道:“历来以兄妹之情而终成眷属的例子不少,王夫人与我同姓,我何不拜她为姑姑呢?这样来,我与娇鸾便成了兄妹,彼此往来方便,总会有机会的。”

主意已定,廷章便对父亲说,西衙地方狭窄,又人多嘈杂,想借隔壁东衙的后园读书。周学官听说儿子想借清静的地方读书,非常支持,亲自去对王千户说。

千户欣然同意了,并对周学官说:“远亲不如近邻。既然贵公子在后园读书,平时就在我家吃点现成的茶饭罢了,不必再麻烦从学宫送过来。”

周学官感激不尽,回来对儿子说了。

廷章说:“虽然承蒙千户大人盛情,但毕竟非亲非故,不好打搅。孩儿想拜认周夫人为姑姑,姑侄一家,也就名正言顺了。”

周学官觉得儿子说得有理,便托人向千户夫妇转达了意思,又叫人准备好一应礼物,选了个吉日,让廷章捧着礼物上门认亲。王千户把廷章迎入中堂,拜了姑姑,连曹姨也一起认作姨娘。娇鸾是表妹,也出来见面行礼。千户在后堂设宴,一家人同席,庆贺认亲。廷章与娇鸾暗自欢喜,在席上眉来眼去。

第二天,干户叫人在后园收拾好书房,接内侄周廷章过来读书。千户虽是武官,却也知道男女内外有别,叫人把内宅的后门锁了,不许女人到后园去。廷章的茶饭,一律由外面的男仆照管。这样一来,廷章与娇鸾虽然成了一家人,书信往来却反而不如以往方便了。娇鸾情怀初动,却遭到凤隔鸾分,愁绪难以排遣,不禁抑郁成病,朝凉暮热,茶饭不思。千户请医问卜,娇鸾的病情都没有好转。廷章几次到中堂去问候表妹的病,千户都只是转达致意,并不让他进入闺房。

廷章心生一计,假意说道:“侄儿生长在江南,略通医理。表妹不知得的是什么病,侄儿如果诊脉,或许可以知道。”

千户对夫人说了,又让明霞先告诉小姐一声,才让廷章进房去。廷章坐在娇鸾床边,假装摸脉,抚摸了半天。那时千户夫妇都在场,廷章不敢说话,只说了声保重,便出了房门。

出来后对千户夫妇说:“表妹的病,是抑郁所致,只需经常到宽敞的地方散步宽心,让女伴多多劝慰,舒解抑郁,不用服药就会痊愈。”

千户信了廷章的话,说道:“家中只有后园宽敞。”

廷章故意说:“若表妹到后园散步,恐怕廷章在那里不方便的话,小侄暂请回西衙读书。”

千户说:“既然是兄妹,没有什么不方便。”

当天就叫人开了内宅的后门,把钥匙交给曹姨保管,并请曹姨陪伴娇鸾多到后园散步,让明霞服侍,寸步不离。娇鸾原本只因为思念廷章而病,得到他一番抚摸,心情已好了不少。现在又被允许到后园散步,陪伴的人都是心腹,每到后园,便能够与廷章相见,病情自然好转。二人同行同坐,有时还到廷章书房中喝茶,渐渐不避嫌疑,挨肩擦背,无所顾忌。廷章趁曹姨、明霞不注意时,向娇鸾恳求,要到闺房里去。

娇鸾用眼睛看着曹姨,低声对廷章说:“钥匙在她那里,兄自己去求。”

廷章心知肚明,第二天便拿来苏州绸缎两匹,金钏二副,请明霞转送给曹姨。

曹姨问娇鸾说:“周公子送我厚礼,不知有什么事求我?”

娇鸾说:“他年少轻狂,行为难免会有过失,大概是请曹姨多多包涵吧。”

曹姨说:“你们两个的心事,我已非常清楚。如果有什么往来,我绝不泄露。”

于是把后门钥匙交给了明霞。

娇鸾心中大喜,题诗一首,告诉廷章:“今夜香闺春不锁,月移花影玉人来。”廷章得到诗也喜不自禁。

黄昏过后,悄悄散步到内宅后门,见门已半开,便一闪而进。明霞早已在门侧等候,将公子引入小姐闺房。一进闺房,廷章便要拥抱娇鸾。娇鸾把他挡开,叫明霞去请曹姨来同坐。廷章大失所望,诉说相思之苦,责怪娇鸾变卦,一时急得泪水直流。

娇鸾说:“妾是贞节女子,郎君也不是浪荡子弟,只因为有才有貌,才互相爱怜。妾一旦委身于郎君,就一定会为郎君守节。但如果郎君不这样对待妾,岂不是有负妾的一片诚心。所以,一定要在神明前起誓,白头到老。若只是苟且偷情,图一时的快乐,妾死也不从。”

正说着,曹姨已经来到,廷章便请曹姨做媒,誓与娇鸾结为夫妻,白头到老。口中誓言咒语如流而出。

曹姨说:“两位贤甥既然要我做媒,就请写下婚书一式四份:一份当着天地焚烧,以告神明;一份留在我手上,作为媒证;另外两份,你们各自保存,作为凭据。若女方有负男方,雷震而死;若男方有负女方,乱箭穿心。再受阴间惩罚,永远不得重新投生。”

廷章与娇鸾便按曹姨所说,写下婚书四份。写完后,先拜天地,后谢曹姨。曹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瓜果美酒,替二人斟酒庆贺。三人同饮,到三更时,曹姨离去。廷章与娇鸾携手上床,成就好事。

五更时,娇鸾催促廷章起身,嘱附他说:“妾已委身于郎君,郎君不要负妾。神明在上,必有报应。今后妾有机会时,自然会派明霞来迎郎君。郎君自己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被人发现。”

廷章句句应诺,依依不舍。娇鸾叫明霞送公子出门。

自此以后,每隔三五天,娇鸾就会叫明霞去迎公子,来往频繁,感情越来越深厚。转眼之间,半年过去了,周学官任期已满,升任四川峨眉县县官。廷章恋着娇鸾,不肯随父同行。于是便假装身体有病,怕蜀道艰难,又说学业未成,这里的老师同学都已相处融洽,所以想继续留在这里读书。周学官不知究竟,只以为儿子好学,今后必能成器。便同意了儿子的请求,自己赴川上任。娇鸾感激廷章留下来的情意,对廷章倍加恩爱。

这样又过了半年,廷章的父亲来信,说自己在峨眉水土不服,已请病假回到江南老家,现在家中有事,望廷章尽快回家。父亲召唤,廷章不得不回;但另一方面,他又爱恋娇鸾,不忍分离。心中犹豫不决,被娇鸾觉察。

问明缘故后,娇鸾劝廷章说:“夫妇之爱虽然比海深,父子之情也同样比天高。若因眷恋夫妇之爱而不顾父子之情,不仅郎君有失做儿子的义务,就是贱妾也有失做女人的道德。”

曹姨也劝廷章说:“现在你与娇鸾,还没有正式举行婚礼。公子不如暂时回故乡去,在看望父母的同时,向他们提出与娇鸾的婚事,早早举行婚礼,以免互相牵挂。”

廷章还在犹豫,娇鸾却叫曹姨去告诉父亲,说廷章要回故乡。千户不知究竟,听说后便连忙准备了酒席为廷章饯行,并馈赠厚礼。廷章别无选择,只好收拾行李,准备出发。临行之夜,娇鸾又在闺房中摆设酒肴,嘱附廷章不要忘了誓约,曹姨也在座。这一夜,廷章与娇鸾千言万语,一夜未睡。到天明时,二人依依惜别。

娇鸾问廷章在吴江的地址,廷章告诉她在延陵桥附近,又说:“我这一去,多则一年,少则半年,一定会手持家父的柬帖,亲自向令尊大人求亲,以免爱卿在闺阁之中牵挂悬念。”

说罢,两人相抱而泣,挥泪离别。

廷章回到吴江,见了双亲,全家欢喜。原来父亲已与同乡魏家议定婚事,只等廷章回来成亲。廷章开始不愿意,后来听说魏家女儿美貌无双,而且,魏家有万贯家财,嫁妆十分丰厚,也就贪财慕色,忘掉与娇鸾的誓约,同意了婚事。魏家女儿过门以后,夫妻恩爱。周廷章如鱼得水,已不知王娇鸾为何人。而娇鸾自从廷章离去以后,日思夜想。白日寂寞,黄昏凄凉。灯前有影相随,帐里无人共语。尤其是春花秋月之时,更是梦牵魂绕。好不容易挨过一年,杳无音讯。

有一天,明霞忽然来问娇鸾:“小姐要不要给周姐夫寄封信去?”

娇鸾说:“哪有这么方便呢?”

明霞说:“刚才听孙九说,临安卫有人来送公文。临安从吴江经过,小姐若要寄信,可以托来人带去。”

娇鸾说:“既然如此,那就给孙九说,叫那送公文的人等一等,我要寄信。”

于是便写信一封,倾诉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叮嘱他快到南阳来相会。写好之后,叫孙九悄悄交给送公文的人,并给他银钗两根作为感谢。信去了七个月,犹如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个姓张的人要到苏州去收货,娇鸾又取金钏一根,叫孙九送给那人,请他带信到吴江去。那姓张的是个至诚之人,在苏州收完了货,便专门拿着信到吴江去,照信上所写的地址去找周公子。刚好在延陵桥边打听,便遇到周公子过去。周公子听那人是河南口音,又问的是自己的名字,便知道是娇鸾派来的人。生怕他到家里去知道自己已经结婚,便连忙上前通报了自己的姓名,邀请那人到酒店里去喝一杯。

廷章在酒店里看了来信,向店主借了纸笔,匆匆写下一封回信,推说父亲的病重,所以有误佳期,一旦父亲的病好,自己就会去南阳相会,望娇鸾不必牵挂。写好后,托来人带回。娇鸾收到廷章的来信,虽然感到简略,又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前来,但也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比完全没有音讯要好得多。

然而,又过了三四个月,仍然没有见到廷章的影子,娇鸾心中疑惑,不禁对曹姨说:“周郎恐怕失信了吧?”

曹姨说:“婚书在此,神明皆知。周郎难道不怕遭到报应吗?”

过了几天,又听说有临安的人来到,原来是娇鸾的妹妹娇凤在临安生了儿子,派人来报喜。娇鸾把自己与妹妹相比,更是感伤不已。于是再写信一封,并附上诗十首,托来人带往吴江找周廷章。这已经是第三次去信了,然而,依然是泥牛人海无消息。

娇鸾越来越失望,暗地里流泪不止。茶饭不思,恹恹成病。父母要为她选择配偶,她也不肯,说是情愿终身不嫁,皈依佛门。

曹姨劝她说:“那周公子看来真不一定来了,你也不必为他痴守,误了自己的青春。”

娇鸾说:“人如果不守忠信,就与禽兽没有区别。宁可周郎负我,我也绝不负神明!”

时光流逝,不觉又过去了三年。

有一天,娇鸾对曹姨说:“听说周郎已经和别人结婚,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就算他没有和别人结婚,三年不来,也已经变心。但是,只要没有得到一个确实的消息,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死心。”

曹姨想了想说:“不如干脆叫孙九亲自到吴江去一趟,多给他些路费。若周郎没有变心,就叫孙九在那里等到他一起回来。”

娇鸾说:“这样最好。请姨娘也写一封信给他,催促他早早回来。”

当即娇鸾就写信一封,又写长诗一首。曹姨也写信一封,详细叙述娇鸾的相思之苦、相望之切,并劝周郎不要忘了誓言,早早前来与娇鸾团聚。两封信装在一起,叫明霞吩附孙九亲自带到吴江去找周公子。

孙九是个精细而忠厚的人,早已猜到小姐与周公子之间的事,只是从来不说罢了。这次带着书信,夜宿晓行,直至吴江延陵桥边,打听到周公子家。孙九怕家人传递不到周公子手中,便蹲在周家大门外守候,直到周公子出来,孙九才迎上前去,把信交给他。廷章突然见到孙九,满脸通红,也不问候,把信藏入袖中便进屋去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家人出来说:“公子娶魏家小姐已经两年,南阳路远不能再来了。回信不好写,请你带个口信。这条香罗帕是当初娇鸾小姐的东西,连同婚书一份都请你送还,以断了娇鸾小姐的念头。本来想留你吃顿饭,又怕我家老爷知道。这五钱银子给你作路费,请不要再来了。”

孙九听后大怒,把银子丢在地上,骂道:“像你这种薄情负心的人,禽兽不如!可怜负了娇鸾小姐的一片真心。皇天断然不会放过你!”边骂边哭。

过路人都惊奇地问什么事情,孙九也不避讳,数一数二地逢人便说。这样一来,周廷章薄情负心的名声传遍了吴江,为人们所不齿。

孙九回到南阳,见了明霞便悲泣不已。明霞问他:“莫非你路上吃了苦?莫非周家郎君死了?”

孙九只是摇头,半天才说出见到周廷章的情形,说罢又拭泪叹息而去。明霞不敢隐瞒,只得把孙九的话向娇鸾小姐转达。娇鸾见了香罗帕,知道孙九没有说谎。不禁怨气填胸,怒色满面。叫明霞请来曹姨,把情况说了一遍。曹姨翻来覆去劝解,娇鸾一点也听不进去。整整哭了三天三夜,把那条三尺香罗帕看了又看,想要自尽。

又想道:“我娇鸾名门爱女,美貌多才,如果不明不白地死去,岂不便宜了那负心薄情的人!”

于是写下绝命诗三十二首及千字《长恨歌》一篇,详细记述了自己与周廷章从认识到相爱,最后被他抛弃的全部过程,谴责了周廷章幕色贪财、薄情负心。写完,想叫孙九再到吴江去,把这些诗交给周廷章。

谁知孙九咬牙切齿,说自己绝不肯再去见那薄情负心的禽兽。正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恰遇父亲身体不适,叫娇鸾去替他翻阅文件。娇鸾在翻阅中发现一份捉拿本卫逃兵的文件,那逃兵正是江苏吴江县人。

娇鸾心生一计,把自己以前和周公子的唱和诗歌,连同绝命诗三十二首、《长恨歌》一首、婚书一式二份全部装入一个信封,放进公家文书内,信封上写明:“南阳卫王千户投送苏州府吴江县当堂开拆”,便打发公差送去。

王千户一点也不知道。当天晚上,娇鸾沐浴更衣,叫明霞出去烧茶。明霞刚一出门,娇鸾便把房门关得死死的,先把一条白绢挂在屋梁上,然后用那条三尺香罗帕扣在咽喉处,与白绢相连,打上一个死结,登上一根凳子,再一脚把凳子蹬翻,两脚悬空,刹那间三魂飘渺,七魄幽沉。可怜一个如花似玉、才貌双全的女子,才刚刚二十一岁!

明霞烧好茶端进来,见房门紧闭,敲打不开,连忙报告曹姨。曹姨与周夫人进来,叫人打开房门,王千户也闻讯赶来,大家一看,都大惊失色,合家痛哭。伤心一场,也只有买棺殓葬,办理丧事而已。

吴江县县官接到南阳卫发来的公文,打开一看,惊奇不已。正好,苏州府负责审案的赵推官跟随朝廷监察御史樊公到本县视察。县官把这件奇事告诉赵推官,赵推官看了娇鸾那些诗,也感叹不已,又向樊公报告。樊公把诗歌和婚书反复玩味,深为王娇鸾的才华而感动,痛恨周廷章的薄情负心。叫赵推官连夜派人访察,第二天便把周廷章捉到衙门。

樊公亲自审问,周廷章开始还想抵赖,后来见到婚书和娇鸾的诗歌,便不敢再狡辩。樊公叫衙役重打他五十大板,关在牢中候审。一边发文到南阳,查问王娇鸾是否已经死去。几天后回文来到,说王娇鸾的确已悬梁自尽。

樊公再次提审周廷章,骂道:“你调戏官家女子,一罪;抛弃妻子再娶,二罪;因奸致死,三罪。婚书上说:‘若男方有负女方,乱箭穿心。’我今天没有乱箭来穿你的心,就用乱棍打死你,作为天下薄情负心男子的警戒。”说罢,喝令满堂衙役往死里一阵乱打。只听得棍棒齐响,血肉横飞,顷刻之间,化为肉酱。满城人听说无不称快,周廷章父亲活活气死,魏家女儿被迫改嫁。

本篇根据《警世通言》卷三十四改写。

0 阅读:1

樱花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