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关注,会为您呈上更多精彩的与教育有关的文章。关注后发送01,领取“高分作文十二讲”
昨天下午,为时两天的期中考试拉下了帷幕。刚回到办公室,就有一群学生围在办公桌前打听成绩。隐约听到一个孩子在那哀求班主任,“老师,这次成绩就别给我家长说了,要不然他们又得让我去上补习班了”。还有的学生在那说,“完了,完了,趁这次放假抓紧好好玩玩,等下次回家,就得‘男女混合双打了’”。其实,每次考试完,家长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根据孩子的成绩决定奖与罚,而是应该先把这几件事给做好。
理解孩子的不易。不要在孩子一回到家就问考的怎么样?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哪怕自己感觉考的还不错,可能也不愿意回答父母的询问,甚至还会有不好的情绪发泄。因为连续两天的考试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这些学生呢?他们也需要放松,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这时候如果父母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问成绩怎么样,就会很容易让孩子厌烦,连带着对考试也有了不好的印象。所以,此时父母最应该做的是理解孩子刚刚考试完的辛苦,告诉孩子好好放松一下,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不要只看成绩的高低。在成绩出来之后,也不要仅凭成绩的高低就对孩子大奖或大罚。成绩只是个分数,有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再现孩子学习的效果。以前班上有个成绩一向很好的孩子在一次考试上没发挥好,家长就惶惶不可终日,先是对孩子大加训斥,然后又急着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其实考试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重要,只是对孩子这段时间学习效果的检测。并且试卷在出题的时候,也不能面面俱到,只是对一部分知识点的检测,所以可能孩子这次没考好,只是对一部分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太好,不能全盘否定。
帮助孩子做好成绩分析。知道完成绩之后,最紧要的是帮孩子做一个详细的分析。了解孩子自己觉得在考试中那些科目做的不是太好,原因出在那里。那些科目完成的比较好,原因又在什么地方。然后将出来的成绩和孩子做的分析做一下对比,找出其中和孩子想的有哪些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接下来要努力地方向。千万不要只是知道成绩就告一段落了,这样的话就显得过于简单了。
寻求老师的帮助。在做好成绩分析之后,我们还要根据孩子那些科目发挥的不是太好,去咨询该学科的老师。毕竟,老师是专业人士,另外他在这一学科已经教学很长时间,肯定已经摸透了学科的学习方法。因此寻求老师的帮助是一个好的方法。只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因为成绩不好,就对该教师提出质疑。学习是一个多方面的事,除了老师传授完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进行转化。并且一个老师面对的是一般都是一百多个学生,肯定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我们去主动咨询老师,向他们寻求解决之道。
制定学习计划。我们前面做了那么多步,其实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上来。每次考试都是一次反馈,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这次反馈来实时调整。根据孩子对这段时间学习的一个自我认知,再搭配上成绩的分析和老师的帮助,我们完全可以和孩子一块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然后督促孩子每天按照计划来执行。在《刻意练习》上也说过只有切实可执行的措施才可以尽快完成从新手到大师的蜕变。
大家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我会积极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