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浴血抗日十四年(88)皖南事变(5)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4-11-19 14:22:55

1941年1月4日夜,新四军北移部队主力出发,冒着大雨,路滑难行,于1月5日拂晓到达章家渡。

此时,因青弋江水陡涨,在通过章家渡浮桥时,因过于拥挤,仅过千余人,浮桥即被折断,部队被迫涉水过河,延长了渡河时间。

此时,已是隆冬季节,很多人衣服湿透,部队十分疲惫。

5日上午,北移部队前锋老3团到达茂林凤村,其二营前出到凤村与高坦之间的一个小村子,向丕岭方向警戒。

下午3时,各纵队到达茂林等指定地点:

一纵队到达大康、王府、凤村一带(大坑王附近);

二纵队到达茂林、凤村附近;三纵队到达小河口、铜山一带;

军部及直属队到达茂林潘村;

后卫5团到达溪口、安吴章村。

来到这里,队伍在茂林休息一天,并做了一些宣传工作。

新四军行军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在吴家大祠堂内,新四军军部隆重举行了军民告别晚会。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激动地说:

“我们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离开皖南,进入敌后。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誓死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而斗争!”

就在新四军休整的时候,按照上官云相制定了具体“进剿计划”,国民党第40师已经部署完毕;从宣城调来的第108师,从浙江抗日前线调来的地79师和第62师一部已经到位;跟踪而来的第144师和新7师占领了云岭等地。

可以说,国民党顽固派,已将在茂林一带的新四军,包围得水泄不通。

到此时,项英这才明白,对方对新四军不但要加以个别的袭击,而且要全部予以歼灭。

5日晚间,叶挺、项英等人仔细研究对策。当时,决定的方针是:

友军不开枪,则新四军决不开枪;新四军继续向苏南进发,其路线则钻友军包围圈之空隙。

循此方针,有关人员急忙找寻熟悉当地地形的官兵及民众,精密研究脱出重围之路线。当晚决定之后,即分配各部以具体任务,用电报拍去。

1月6日晨,新四军第二纵队老3团3营派出一个排向高坛方向警戒。

7时许,该排遭到国民党第40师120团搜索部队袭击,皖南事变第一枪打响了,新四军被迫自卫。

经过激烈战斗,顽军被击败,新四军俘获顽军7名,缴枪7支。

局势的变化,要求新四军尽快针对新情况作出一些调整。

6日下午,新四军军部在茂林潘村的“潘家大祠堂”召开了新四军各路纵队领导干部的军事会议,史称“潘村会议”。

叶挺、项英旧照

会议研究了具体的行动方案:

以一纵队全部出球岭,二纵队出丕岭,军直属队(包括教导总队)随二纵队行进,三纵队(欠五团)出高岭,五团为全军后卫;

同时决定,各部6日黄昏开始行动,7日拂晓通过各岭,正午之前到达榔桥、星潭地区(旌德以北)。

随后,我军各纵队按照计划行动,继续向星潭、榔桥方向前进。

7日拂晓,新四军二纵队侦察部队在由茂林向南入濂坑到达丕岭时,遭到国民党第40师1个连的拦阻,皖南事变正式打响。

紧接着,新四军三路纵队全部遭到国民党军的袭击。

新四军二纵队经过激战、强攻,占据了海拔600米高的丕岭后,猛扑星潭,可是,他们在坑口遭到国民党第40师120团两个营拦截;

所属前卫团(新三团)抵达星潭外围,遭到原据守丕岭国民党第40师119团一个加强连的狙击,该连一面向星潭方向溃退,一面利用崎岖山路节节阻击,当新四军勇猛冲杀多次,均被扼守隘口的国民党军猛烈火力所阻。

此时,星潭河东国民党守军又以密集炮火对新四军进行轰击,致使我军伤亡严重,战斗一时呈胶着状态。

就在二纵队与敌人展开厮杀的时候,新四军一纵队在大康占领求岭后,刚刚越过坑口小河,就遭到国民党第40师118团狙击。

双方立刻发生激战,一纵队被敌人重兵围困于求岭,而与兄弟纵队失去联络,最后被敌击破。其中一部从星源突围胜利到达无为,余部继续前进占领榜山。

与此同时,新四军三纵队占领了高岭,向星潭方向前进,在牛栏岭一带与国民党40师119团遭遇,他们击毙一个敌营长后,至龙首山一带,在铜山麻岭与国民党军第79师交火。

经过激战,继续向东推进至星潭15华里处,忽又遭狙击。

由于三路纵队都遭到顽军的阻击,故而事先新四军制订的星潭会合计划受挫。

当时,守备星潭的第40师,虽是国民党军队中有较强战斗力的部队,但据作战科长李志高侦察获悉,人数并不多,仅仅有两个营的兵力。

7日下午3时许,叶挺、项英等人,在百户坑召开长达七个多小时的会议研讨对策,与会人员先后提出多种突围方案。这就是“皖南事变”中的“七小时紧急会议”。

当时,叶挺军长要3团的一个营出击,另外再从后面调五团的一个营,从侧面迂回一下,坚决把星潭打下来。

但是,项英不赞成这个方案,他强调我们的部队向来不打硬仗,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硬拼恐怕不行。担心攻不下星潭,使我军的处境更加困难。

所以,在打星潭还是不打星潭这个问题上,决定不下来,议了好久,没有结论。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新四军的广大将士都很关心军首长的决心,司、政、后机关的不少干部都跑到军首长开会的这间草屋内来打听消息。

从下午3时一直讨论到夜间10时,军首长还是举棋不定,也没有给部队下达任何指示。

最后,叶挺实在无法忍耐,有些气愤地说:

“时间就是胜利,不能够犹豫不决,不能够没有决心。我的态度是,错误的决心我也服从,现在就请项副军长决定吧,你决定怎么办就怎么办。”

最后,项英决定,不打星潭,大部队后撤回到丕岭以西,并要五团控制高岭,准备出太平。

就这样,原计划各路纵队于星潭会合的整个部署被打乱,部队士气也受到挫伤,指挥员们也议论纷纷。

丕岭山下的这次七个小时会议,不仅丧失时间,贻误了战机,而且下达了一个错误的决心,带来了不堪设想的后果。

就在当天晚上,上官云相下达总攻命令,第52师、40师、79师、144师同时向新四军各路纵队发动夹击。

7日午夜,新四军军部折向丕岭以西的里潭仓。

里潭仓是山谷中的一个小村子,只有几间东倒西歪的茅屋。从这里向东可出丕岭,向南和东南可出高岭、濂岭,向西可出高坦达茂林,是山谷中必经的交通要道。

军部到达里潭仓时,已是8日凌晨两三点钟了,决定在此宿营,实际是露营,除军首长以及作战和机要部门等住进几间茅屋外,其余人员都在山坡上的树林里休息。

休息了几个小时后,因起得晚,吃过早饭时,已接近中午,部队接着向高岭前进。

大约行军两三小时后,他们在岔道口错向濂岭走去。此时,师部特务团已撤回濂岭,与敌79师对峙中。随后,军部全体向后转,改向高岭进发时,又获悉敌第79师另一部正向高岭攻击前进,与我5团对峙中。

不得已,军部又只好折回原地到里潭仓宿营。

这样一来,原计划各路纵队于榔桥、星潭地区会合,没有能够实现,出高岭又为敌所阻。

队伍如此辗转反复,时而向东南方向行动,时而向西北方向行动,在山谷中来回折腾,打乱了行军部署,官兵十分疲劳。

当日晚上大约在夜间八九点钟,军部在里潭仓得到情报,上官云相下令:

“集团军决于明(9)日正午以前将匪包围于现地区而聚歼之”,

而且,此刻国民党军紧缩包围圈,又调第144师由茂林进占高坦,堵我后路合围,以收夹击之效。

新四军军部立即在里潭仓徐家祠堂召开会议,决定马上集合部队出发,由二纵和军直部队向茂林、高坦方向突围,抢先于顽军,经高坦、茂林方向突出去,仍由铜陵、繁昌之间直插江边北渡。

9日晨,叶挺亲临前线指挥作战,率领三团、教导总队和军部直属队,击退国民党第144师堵击进入高坦,又受包围。

新四军终日在高坦与顽军激战。这天,一纵队在裘岭一带与国民党第52师激战,军部命令他们坚守阵地,牵制52师、40师,掩护新四军军部、二纵队、三纵队突围,必要时相机突围。

当天下午,裘岭失守,傅秋涛带领一部分队伍向东南突围进入旌德、宁国边缘山区,另一部向东流山撤退与军部汇合。三纵队打到高岭,奉命向军部靠拢。

黄昏时,国民党第144师被击退后龟缩茂林,夜间不敢进攻,我军由于连日行军作战,相当疲劳,难以攻下茂林。

在这种情况下,叶挺在高坦汪家祠堂召开团以上会议,决定甩开茂林之国民党军,率部队向东南方向转移,沿东流山麓,经石井坑、大康王,在泾县、丁家渡之间过青弋江至孤峰,然后继续从铜陵,繁昌地区北渡长江。

随后,部队撤出阵地,离开高坦,向东北方向开进。

为了避免敌人的袭击,我军连马也没有骑,后来先是听到远处有枪声,接着是到处打枪。天黑,不知道是谁打枪,以为是发现了敌人,但又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拂晓时,部队才走到石井坑。从高坦到石井坑只十来华里,整整走了一夜,人累得要死。到了石井坑,叶挺走不动了,他的马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就坐在山坡上休息。

10日下午,项英等人陆陆续续地回来了,与叶挺军长、饶漱石见了面,随后召开了会议,对军部一些人的职务作了调整。

经过10日这一天的收容整顿,总共还有五千人左右,这些部队集中起来经过组织整理以后,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恢复,当即调整了守备部队的任务。

接下来的两天,敌虽向我军发起两次总攻,但均被我击退,还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

此时,新四军的首长们仍在开会,议讨论了整个作战问题。当时,叶挺是坚决主张守,甚至有“创造第二个黄花岗”的想法。

但是,敌人采取的是分进合击、前堵后截、四面包围的战法,我军想把整个部队一起带出去做不到,长期坚守没有条件。

13日,上官云相命令发起总攻。上午无大的战斗,下午,敌人开始第三次总攻时,五团在东流山的阵地被敌占领,伤亡甚重,阵地全部动摇,虽经竭力争夺,也未能夺回。

同时,我特务团的阵地也被第40四十师前出薄刀岭的部队突破,进入混战状态。

一到黄昏,周围流弹纷飞,国民党军从四面八方向石井坑发起攻击,情况非常危急。

军首长们经过研究,决定分两路突围:

叶挺、饶漱石为一路,项英、袁国平、周子昆为一路,其余各部分散突围,目标一个是苏南,一个是经铜、繁到皖中,以尽可能保存更多的骨干和有生力量。

命令下达以后,新四军全线向外冲了出去。

叶挺率领军部撤离石井坑,翻过火云尖,到达大康王。但由于坑口被顽军第108师封锁,军部在西坑受阻,叶挺一行被迫撤退到了海拔882米的承流峰山脉。

这时,饶漱石建议,由叶挺出面与顽军谈判,以挽救新四军的危局。

明知道谈判无望,14日下午,叶挺依然前往第108师,与顽军谈判,随即遭到扣押。

0 阅读:7

子名历史回忆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