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妈妈再温柔也会被嫌烦?现在才明白:付出越多孩子压力越大

兰妈谈育儿 2024-03-03 21:19:22

文/兰妈谈育儿

高质量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让孩子在“能感受到爱”的氛围中成长

而妈妈又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也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深的那个人

小时候,每次看到身边的伙伴被妈妈温柔以待时我都羡慕不已,心里总觉得“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孩子也太幸福了”

特别是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堂哥堂姐,就是在大伯母的温柔呵护下长大

温柔如伯母,在我的记忆里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说一句重话,每次都是那么的贤惠有爱

长大后呢,我也一直以“感受爱”的氛围为养育孩子标准

可这条路走起来却是那么的艰难

比如,希望女儿吃饭快一点时,我会温柔地告诉她:“要快点哦,不然吃了凉饭就会肚子疼”

本以为如此轻言细语,孩子应该可以听得进话了

没想到,你越是温柔以待,人家越是在饭菜里挑来挑去,哪怕是拍碎的蒜末都能被一一找出来丢在一边

到了最后,饭没吃多少,反而还责怪说:“不吃了,一桌子饭菜都没有我喜欢吃的”

于是,我的温柔劝说,反而成就了孩子理所当然的挑食

再想想之前,我一直以为温柔的妈妈不会被嫌烦,也会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直到现在才明白:一旦当妈了,再温柔也会被嫌弃

不信,我们接着往下看☟

01

妈妈的爱

付出越多孩子压力越大

妈妈的爱,有时候就像是糕点一样

入口香甜,但不宜多食,吃多了消化不了、还容易积食坏牙

妈妈对孩子的爱也是一样,你付出的越多,孩子反而觉得压力太大

大伯母就是属于付出型的母亲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她对堂哥堂姐那么温柔,长大后堂哥堂姐一定要特别地孝顺,才能回报这份感情

事实却是,连我这个局外者都觉得“妈妈那么好,子女就要孝顺、回报”,那堂哥堂姐又岂会不知呢

特别是大伯母生了一场大病后,大家更是把她捧在手心里呵护着,生怕心情不好影响病情恶化

首先就是堂姐,她想到大伯母的身体需要照顾,因顾虑不一和相恋了八年的男友闹掰,最后草草了事地和家人中意的一个小伙结婚

可没有太深的感情基础,小两口婚后生活也不太稳定,私底下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而堂姐为了不让大伯母担心,每次都是报喜不报忧

在她的潜意识里也一直认为:“不让妈妈担心,就是她孝顺的唯一标准”

堂哥呢,特别是奔三之后压力就更大了,每次大伯母催婚都把他被压得喘不过气

如果有人介绍相亲对象堂哥不想见面,大伯母下一秒准会哭红眼睛

如果和相亲对象见面没什么感觉,又会说出让人担忧的话,特别是一句:“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你结婚”,瞬间让堂哥觉得内疚心急…

有的时候再想想,其实父母对孩子太好也不是什么好事

正如大伯母这样,温柔是温柔,贤惠也是真的,可每天为了孩子终身大事的忧心忡忡,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在生活上不断施压

特别是“为你好”的本意,又是属于道德绑架,不想孩子带着枷锁成长,那最好的养育方法就是父母先快乐、孩子才能跟着快乐

02

孩子嫌烦

那是他们“长大”的标志

有人说,孩子不听话叛逆,那是他们智商高的表现

刚开始听到这样的话,心里面呵呵一笑,总觉得这是在为孩子的缺点找借口

事实上,等到我们真正去领悟教育真谛时就发现,不好管教的孩子身上恰恰有高智商的影子

说一个可能会被大家嘲笑的事情

前几天,为了避免女儿偷玩手机,我气呼呼地当场更改了手机密码

为了不让女儿那么轻松地把密码破译,我特意临场发挥、设置了一串比较有难度的数字

可结果却尴尬了,前边刚设置好密码,后几秒就把密码顺序给忘记了

焦急的我连试了好几遍都提示密码错误,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手机被锁定

从“一分钟后再输入密码”,再到“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

我在焦急中失去了判断,甚至摆烂地打算第二天把手机拿去找专业人士求助

没想到,女儿仅仅只是问我怎样设置密码的,就凭大概顺序帮我推算了几个密码

当时,第一、第二个输入错误,到了第三次竟然成功了

看到好不容易解开的手机,我立马重新设置了一个熟悉的密码,然后又提醒女儿:“你要是把这份聪明用在学习上就好了,那学习成绩肯定会提升”

很显然,这样的话女儿肯定不爱听,为了避免我唠叨,还赶紧跑到卧室里躲着不愿意出门

特别是看着女儿迫切想要逃离的背影,我突然意识到:“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也不喜欢被唠叨”

从那天之后,我便一改往日形象

包括开学第一天回家偷玩手机被发现,我也冷静地不再生气,而是指着作业对她说:“快拿出你上次破解手机密码的聪明劲,告诉妈妈这些题怎么做”

果然,被认可聪明的女儿信心爆棚,拿起作业很快就进入状态,先不谈正确率高不高,至少在写作业的态度上积极多了

所以,孩子嫌家长烦,这是很正常的成长历经,孩子长大会有羞耻心,也有自己的思想主见

父母能认可孩子的优点,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大有意义,也是帮助孩子成长更好的内心力量养护

03

爸爸爱妈妈

孩子才会跟着有模学样

妈妈待孩子温柔体贴,这是为人母者的感情付出,但并不代表孩子也会如此

像有些孩子吧,你待他越好,孩子就越不容易满足,甚至还觉得“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在兰妈身边的姐妹团里就有这样一位妈妈,叫小琴

印象当中,她贤惠顾家,对孩子也倾尽所有的爱

可不知道为什么养出的女儿却霸道自私,一件事没做好、没满足,就对着妈妈胡乱发脾气,有时候还直接上手把人推倒解恨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孩子现在年龄还小就对妈妈如此,那长大后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呢

一直以来,我也认为:“小琴养出的女儿之所以叛逆、霸道,就是因为她太温柔,给惯坏了”

可一次逛街,我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那一次,小琴又是给家里所有人都买衣服了,唯独没有她自己的

当时也算是好久没聚了,我们打算在外边吃了饭再回家

没想到,小琴丈夫一个电话打破了久违的相聚

只听到,隔着电话,她丈夫责备说:“都几点了还不回去做饭,要是把我闺女饿到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琴本来是打算在外面吃了饭,然后再给孩子打包回去,可她丈夫一听更加生气,还大男子主义思想说:

“我给你钱,是让你在外边打懒主意的吗,那外面饭能有多少营养?你现在赶紧回去做饭”

看着小琴那着急忙慌离开的背影,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爸爸不尊重妈妈,孩子就会跟着学”

一个家里,如果爸爸把妈妈当成保姆一样使唤,那孩子也是一样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妈妈的所有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不知道尊重妈妈,还总是不满足地索取

可见,一个完整且幸福的家庭,需要靠全家人的努力,特别是爸爸的存在很有影响意义

爸爸在家里爱妈妈、尊重妈妈,那孩子也会跟着有模学样,大家说话有温度、待人又绅士,在这样有爱的环境下才能养出“懂得爱”的孩子

04

真正的爱

是幼时陪伴、长大放手

曾经,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再温柔的妈妈也会被孩子嫌烦

现在才慢慢意识到,但凡是我们心中对孩子有爱,那就很难逃脱两个字:“唠叨”

包括模范母亲的大伯母,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温柔,也是那么的通情达理

可是在堂哥堂姐面前,却是有止不住的唠叨话

没结婚之前,总是唠叨说:“再不结婚就老了,别人都会笑你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结婚之后,又唠叨说:“你都多久没回家了,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都不知道想家了”

虽然大伯母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那么的温柔,可对于有了自己家庭的堂姐来说,很多事情都是出自于无奈

堂姐还告诉我:“要不是你大伯母身体不好,真想当面说说她,自己身体什么样没点数呀,非要操那么多心…”

堂哥呢,更是不例外

尽管碍于大伯母身体都尽量在满足,有时候也会发脾气说:“你别管,我心里有数”

可堂哥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妈在外面都是那么的通情达理,回到家总是喋喋不休,揪着一件事情就能唠叨个半天”

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才想明白:“父母的唠叨只是针对自己最爱的人”

如果不是因为爱、因为在乎,因为不放心,有谁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嘱咐呢

包括兰妈在内也是一样,有时候明明告诉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不需要去管太多”

可是每次看到自己女儿频繁出错了,潜意识就会想着提醒纠错,为的就是害怕孩子会走弯路

包括寒假作业这件事也是一样,明明每天写1~2页,不到开学就能轻轻松松完成

可孩子就是“先玩痛快”再说,你再怎么提醒人家都是听不进,有时候还嫌烦把你关在门外不理人

特别是开学前几天,我每天都重复至少三五遍,女儿也满是不耐烦地告诉我“我知道,我自己能做完,你别催了行不行”

看得出女儿很烦,我索性闭嘴不谈此事

后来,直到开学前一天晚上,她才真正进入状态,补作业到连吃饭时间都没有,最后也刚好在凌晨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

当时,女儿还故意拿着作业在我面前提醒说:“怎么样,我说开学之前一定能完成作业吧,你还不信”

尽管这是一份“迟来的完成”,可当你不催孩子了,也确实激发了他们潜意识里的行动力

而我们当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呢,也是幼时陪伴、长大后放手

在孩子需要爱的时候陪在身边,在孩子不需要父母催促时又能及时放手,这种松弛感才是我们跟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发展秘诀

那么,关于“为什么父母再温柔也会被嫌烦”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44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