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怎样理解《尚书》?

大心学 2021-04-05 20:56:42

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伏生以命护《书》的事迹感动了不少人,华夏的精神和文明正是有众多“伏生”才得以传承下来。

明代大儒王阳明多次与弟子谈论《尚书》,他是怎么说的呢?

截图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王阳明对于儒家经典的看法,是与其心学观点紧密联系的。他认为:“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又说:“圣人述《六经》,只是要正人心,只是要存天理、去人欲。”在《传习录》中,《尚书》和《诗经》还被王阳明点出来,提出圣人述这两部经典只是要存天理。他说:“《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

《尚书》是关于纪纲政事的经典,王阳明在《稽山书院尊经阁记》指出:“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王阳明又认为纪纲政事无非出于吾心,所谓心外无事,因而又说:“《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他继而得出得出结论:“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尚书》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

王阳明把修心视为政务的根本,并把《尚书》与《大学》结合起来解读。他不止一次引用《尚书》的论述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例如,“《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愤好乐,则不得其正’”,“《书》云‘诗言志’,志便是乐的本”。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