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朋友圈推送给我的广告一点都不准

未来图灵 2018-03-27 20:14:05

每天刷朋友圈,除能看到各位好友的最新动态之外,总免不了收到几条系统推送的品牌广告,久而久之,收到同一条广告的好友甚至会在消息下面乐此不疲地点赞互动。基于此,用户对于推送的广告也会多看两眼。不过虽有“定向推送”这一标签,但自微信推出此项功能以来,图灵君的总体感觉还是“广告创意有余,精准程度不足”。

与各类应用内铺天盖地的广告相比,微信推送的广告在创意和品味上要高出一大截,但落实到实际转化上,略显乏力。比如几乎没有收入的学生党,经常能收到大牌唇膏的推送,再比如初入职场的上班族,却能收到宝马汽车的广告。

图灵君不禁想问,这真是大数据跑出来的结果?

完成广告的定向推送,重要的是数据量、数据分析和算法推送。

与BAT中的另外两家相比,百度与阿里淘宝的定向推送已经相对精准,作为国内AI实力最强的几家公司,BAT在布局上各有侧重,但实力相差无几,说朋友圈的广告推送不准是能力问题显然不合理。

首先在数据量的对比上,三家各有优势。凭借搜索引擎和淘宝、天猫等购物网站,百度和阿里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而依靠微信、滴滴、《王者荣耀》、腾讯新闻等应用的大量活跃用户,腾讯手中掌握的数据总量丝毫不亚于百度和阿里,并且社交、交通等类别的数据场景化程度更高,更利于技术落地。

而在分析和算法上,腾讯入场的时间虽然略晚,但后期差距在不断缩短。根据e成科技人才大数据研究院去年发布的BAT人工智能人才相关数据(《BAT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报告》),在人才储备上,BAT三家的AI人才占总人数比例分别为2.54%、1.91%、2.03%,平均薪资分别为14408.51、20735.19、15570.97元,可见其人才实力平分秋色。

此外,在人才的流动性上,腾讯员工相对较稳定。对应较低的薪资,百度的AI员工也有较高的跳槽意向,而腾讯的AI员工平均在职时间超过3年,有利于其AI布局的稳步推进。

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百度信息流和淘宝推荐能做到的事,微信会做不到?

目前来看,朋友圈广告的“推送不精”更大可能是因为其社交属性。这一属性使其用户比使用百度搜索或淘宝购物时更注重个人隐私。

定位于熟人社交的朋友圈具有高度私密性,如果微信借此采集数据还要深度分析,无疑是在挑战用户的个人隐私,所以极具商业化属性的广告推送自然不敢搭乘这个快车。目前在通讯社交领域,尽管微信一家独大,但如果触动了用户隐私这根敏感的神经,那么像钉钉、脉脉等基于特定场景的社交平台奋起直追、进行一下场景延伸绝对不是难事。

微信知道这一点,所以断断不敢为了一份广告收益去冒险。

短期来看,淘宝积累的消费数据更具转化价值——用户在搜索某一产品、浏览某一款式时,反映了其当前的需求和偏好。用户基于购买目的进行的搜索行为,其暴露出的需求更旺盛,进而在接收广告之后也更易转化为购买行为。因此广告定向能力对淘宝很重要,其推送的针对性更强,自然购买转化率也更高。

而与短时间内的销量激增相比,微信更在乎长期效应。

学生时期买不起香奈儿,毕业之后总能买得起,到时候你可能会说,看,这就是我读书时候看到的广告,现在终于可以买了。

微信广告的价值就在于激发欲望,宣传目的也更倾向于品牌形象输出和价值传递,以及,维持一定的活跃度。

多看几条朋友圈的广告就会总结出它的套路——调性足、画面美、故事性强,但很少就某件单一的产品进行宣传。

所以,分析用户长时间内的购买潜力,或许才是微信广告推送中最重要的一环。

0 阅读:1

未来图灵

简介:智能共创,共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