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咨询室丨孩子偏科怎么办?

湘潭在线 2025-02-20 14:33:44

最近有家长反映,孩子对于不喜欢的学科一味地避开,导致出现偏科。偏科了也不去想办法补救,课堂没兴趣就不听,课后的预习与复习也不去统筹安排,一切仅凭自己的喜好,结果偏科越来越严重。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是补弱科还是强强科?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观点和建议。

刘喜梅

嘉宾档案:雨湖区建元中学语文教师,市莲城园丁奖获得者,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雨湖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导师,曾获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市百姓学习之星。

观点:偏科是学生面临的常见问题,通常表现为对某些科目不感兴趣或成绩滞后,而其他科目则表现较好。是补弱科还是强强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总的原则是“总分优先,动态平衡”。

一、科学分析,理智判断。如果弱科成绩明显拖后腿导致不能实现理想的升学目标,那么优先补弱科是必要的;如果强科成绩已经很高,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那就维持强科的水平,突击弱科;如果强科成绩很好,且有潜力冲刺更高的目标(例如竞赛等),可以考虑强化强科。

二、激发兴趣,增添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偏科的问题,激发对薄弱科目的兴趣是关键。尝试找到科目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为自己设定小目标,每达到一个就奖励自己,逐步建立对科目的兴趣。

三、方法得当,逐个击破。通过试卷分析定位知识漏洞,看到底是什么类型、什么板块的题目失分多,失分原因是审题粗心、基础不牢还是专业素养不高……将学习内容分成各个专题,逐一攻破。用专题训练+高频错题本及时总结例题方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练习和复习时主动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当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寻求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帮助。

贾茹

嘉宾档案:雨湖区九华江声中学语文教师,备课组长,曾获市、县级教学比赛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获省、市级作文竞赛奖励。

观点:面对偏科,我们既要警惕“木桶效应”的制约,也要善用“长板理论”的价值,家长应注重孩子横向拓展与纵向深耕相结合,当下补短板,未来看长板。

一、转变观念,树立“T型人才”培养观。面对孩子偏科的情况,家长们往往在“补短板”和“拓长板”中犹豫不决,但两者并非对立存在。“补短板”能够在短期内有的放矢提升成绩,但“短板”存在多种影响因素,有时费尽心力却收效甚微。即便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所得到的改善也十分有限,并不足以将孩子引向卓越。“拓长板”虽能充分展示特色、发挥优势,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但如果一味忽视弱项,也会影响孩子的综合成绩,限制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家长要树立“T型人才”培养观,即横向拓展(确保各科达到基本标准)和纵向深耕(支持孩子在优势领域建立核心竞争力)相结合的培养观念。

二、认真观察,深入了解并正确看待孩子的“短板”“长板”。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不能简单地要求孩子在所有学科上都达到相同的水平。相反,应该认真观察孩子对各科目的兴趣,并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扰,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选择适当的补基方式,通过针对性的辅导、错题分析等,帮助孩子在弱科上稳步提升。对于“长板”科目,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把握关键,注重时间、精力的合理分配。不同学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关键原则,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各科目时间和精力分配的平衡。如小学阶段应坚持“保底不封顶”原则,守住各科基础线,鼓励优势科目发展;初中阶段应坚持“固本+培优”模式,建立各学科基础知识网络的同时,培育学科自信;高中阶段则要做到“战略聚焦”,精准解决弱势科目的问题知识点,将优势学科转化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全媒体记者 肖中华)

0 阅读:3
湘潭在线

湘潭在线

湘潭市委市政府新闻信息门户网站。在这里,读懂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