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认识个老和尚,他就住在山村的老寺庙里。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僧衣,可脸上老是挂着笑容,胡子飘飘的,看着特仙风道骨。
我认识他之后,就总爱往那跑去找他唠嗑。我问他一些问题,他每次都特别有耐心地给我解答。 有一年,我一头扎进修道修行里,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跟丢了魂儿似的。
晚上睡觉净做些乱七八糟的梦,每次从梦里醒来,都得好一会儿才能反应过来自己是在做梦。有时候做了噩梦,醒来后半天都还在那发愁害怕。非得等彻底清醒了,才知道那些都是假的。
后来这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就专门找了一天去问老和尚。我问他为啥会这样。他跟我说,科学可解释不了这个,不过道理能讲明白。
一个人老在梦里出不来,那是自己陷在妄念里,把假的当成真的了。这山河大地、身边的人和事,本来都是虚幻的,可为啥感觉那么真呢?
就是因为你的感官在起作用。其实你这一套感官运作,在梦里还有一套影子呢,你就把这虚幻里的虚幻当成真的了。 这种“我”对周围一切的那种感受太强烈了,其实都是因为你心里头太紧张了。
从表面上看,可能是你身体有点小毛病,引起神经紧张或者气脉有变化啥的。但说到底,根源还是在你心里老揪着事儿。人的身心可灵敏了,超乎想象。
现实和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这一切的源头,都在你的心意识里。 你觉得做梦太真实,缓不过来,其实你看看这世上,好多人都活得有滋有味的,拼命追名逐利,为了钱和名啥都不顾,在恩怨情仇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这其实也跟做梦似的,大家都在梦里面呢。
就是因为感官觉得太真实了,才坚信梦不是假的。晚上做梦的时候,一点都不怀疑那是梦,因为你迷失在梦里那种感官体验的状态里了。等早上一醒,这种状态就被另一种状态取代了,你就觉得,哦,原来那是做梦。
这两种确定的状态都是你自己的,都能让你把假的当成真的。修行呢,就是要让你摆脱这种状态,从里面跳出来,回归到最本质的存在。 你要是觉得梦是假的,现实才是真的,这想法也不对。
你得知道,在你的感官认知下,所有东西都是虚幻的,摸不着抓不住的。不是说它们有真假之分,而是根本就没法确定。这世上的一切你都没法完全掌控和确定,它们都是无常的,像影子一样。
梦是这样,醒着的时候也是这样,这梦和醒的区别,都是因为你的“我”和你所认知的东西在捣鬼。 我听了个半懂不懂的,就问他:师父啊,为啥庄子说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他说:庄子这种感觉,好多人都有。就跟你刚才说的做梦迷糊一样,一下子不知道是自己在做梦,还是梦里的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你这状态叫迷乱,庄子那状态叫物化。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
这物化可有讲究了。 物化就是万物变化的样子,也叫“自然”。万物一直都在变来变去,一会儿聚合,一会儿分散。刚开始是这样,一会儿就变了,生生死死,没个定性,没个常态。所以佛家叫它“无常”,也可以勉强叫“妙有”。
在这种物化无常的情况下,庄子说的梦蝶的事儿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根本分不清嘛。为啥分不清呢?因为融入到物化里了,回归到自然了,契合了无常。
只要到了这个境界,主体和客体就没固定意义了。没有主体客体,那庄子和蝴蝶,一下子好像主客不分了,其实就是没有主客的区别了。
这么看来,庄子其实是告诉我们,别老傻愣愣地执着于自己怎么样。你觉得这个身体、住在这个家、干这份工作、有这个职称的人就是自己,这可太傻了。
因为你守着这个虚幻的主体过日子。那你以这个主体为出发点做的所有事,对应的那些东西,也都是虚无缥缈、没个定性的。所以,你还执着啥烦恼、得失、生死呢?
这就又扯到佛家的“三轮体空”了。三轮体空是说布施的,就是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人、布施的东西,这三个都不是实实在在能得到的。这就跟道家说的回归物化、消除主客之分是一个意思。
不过咱这庄子,那可是个特有诗意的人,他不说那些干巴巴的话,说话可美了。他说不知道是我梦见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变成了我。就这么美美的把道法自然的事儿给说明白了。
所以我说,这事儿科学解释不了,可道理能讲清楚。 我又问:师父,那我知道了融入物化很重要,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啥用呢?我们又没庄子那么潇洒。
他说:你知道了物化,明白了庄子梦蝶的那种恍惚,就得明白,这世上的事儿,从来没有一样是确定不变的。
不是你想咋样就咋样,而是它们都有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你想就改变。你要是不顺应物化的自然,不接受无常这个常态,那你就得苦苦执着,痛苦得不行,抑郁得厉害,烦恼一堆一堆的,折腾你一辈子。
你只有道法自然,用一颗清静的心去应对无常的虚幻,才能活得自在洒脱,逍遥在人世间。 我说:师父,你咋说起道家的话来了?他笑着说:佛道是相通的嘛。
我说啥不重要,人得学会说自己的话,别老说别人的话,只说自己的话,认识了自己,说出来的就是自己的话。 我又问:那真常应物到底该咋做呢?
他说:真肠应物,是肠胃的肠。我说:啥意思?要吃东西?
他说:不是,是说要先做个直性子的人,直肠子,做个天真单纯的人。就是说,人活得简单点,别搞那么复杂,自然淳朴点。要是心里弯弯绕绕太多,那日子就过得憋屈。
直心就是道啊,为啥呢?因为直心离道最近,直心就是道最直接的体现。所以要回归到道,用直心最方便。我们这些人啊,老觉得自己聪明,不肯用直心做人,更不懂用直心修道,所以才难啊。
天真肠子,就是直心,就是心里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念头,念头不堆在一起,没有多余的妄念,这样才有机会靠近道。道家的真常应物就跟佛家的观照差不多,那用啥观照呢?
用直心,因为直心就是道,直心就是菩提。还记得六祖说的吗?不思善不思恶,本来面目,那就是通往直心的路,是通往菩提的路。当然,这不思善不思恶只是路,不是菩提。只有不思善不思恶的直心,才是通往道的唯一路径。 我听完,心里那叫一个服,赶紧给老和尚拜谢!(本文为故事)
土小虫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