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即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自幼生于皇亲贵胄之家。清朝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去世无子嗣,慈禧太后选择三岁的载湉登基,成为光绪皇帝。然而,新皇登基,清朝政权却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注定只是一个傀儡。一生被困在政治纠纷与家族权斗的旋涡中,对国家前途充满愿望却难以实现。
光绪二十年,光绪皇帝尝试通过戊戌变法来振兴清朝,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旨在推行新的制度和思想,但慈禧太后以及保守派势力的强烈抵抗使变法迅速失败。随之而来的是戊戌政变,光绪皇帝被幽禁在中南海瀛台,从此失去了自由和权力,并在政治上成为了一个孤立无援的象征。
长期以来,关于光绪皇帝的死亡之谜,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大多指向他是被毒死的。在他去世多年后,这个疑团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逐渐被人们重新研究和审视。
在清末民初,关于光绪皇帝死亡的流言四起。记录其起居的恽毓鼎在《崇陵传信录》中提到光绪帝“非正常死亡”,暗指慈禧太后为幕后黑手。陪侍慈禧的德龄在回忆录中也斥责慈禧加害光绪的恶行。再加上宣统和一些清朝高官的言论,无不让人怀疑光绪皇帝真的死于他杀,特别是毒害的可能性。
1958年,清西陵被盗,当时的混乱局势使得清理工作推迟。直到1980年,考古人员对陵墓进行保护性清理时,光绪皇帝的遗体才得以妥善处理,并采集了头发、骨头和葬衣等物进行检测。2003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检测发现,光绪帝头发中的砷含量高得惊人,远超正常人标准。
实际上,光绪皇帝生前健康状况确实堪忧。他为国家大事殚精竭虑,却身陷囹圄,不幸患上了多种疾病。学者认为,他可能患有肺结核,并伴有肝脏及心脏等病症。然而,专家对其头发中的砷元素高峰进行深入分析后,得出其死亡原因并非是长期服用含砷中药,而是急性砷中毒。
尽管毒害说的证据逐渐确凿,但关于谁是凶手依旧扑朔迷离。慈禧太后是最有嫌疑的幕后主谋,甚至一些历史记载和民间传闻也指向她。此外,太监李莲英作为“执行者”的嫌疑也不小。而袁世凯则在光绪帝驾崩前已回河南,嫌疑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