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赵时期,有一位皇帝指着面前的蔬菜,询问台下大臣它的名字。
那位大臣明明认识这盘蔬菜,但就是不敢说出它的名字,急得直冒汗。
而其他的大臣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不禁为这位大臣捏一把冷汗。
这盘蔬菜到底有何特殊?为什么大臣知而不言?
奴隶出身,注定不凡
在上党武乡的一个小部落里,一名未来的帝王正在崛起,他就是石勒。
从出生开始,众人就对他的相貌议论纷纷,并表示他的未来注定不凡。过了几年后,石勒就跟同龄的孩子看出差别,只因他长得过于健壮,小小年纪便能骑烈马。
胡人的部落里崇尚武力,谁厉害就推崇谁,大家都对小小的石勒赞叹不已。
但石勒从记事起就认为自己不会只待在部落里,他必定像雄鹰那般展翅高飞。后来为了维持生计,他成为了来往于西域的一名货郎。
每天游走在各个部落之间,石勒掌握了多种语言,成为最受欢迎的货郎。石勒为人圆滑,在洛阳行商的时候,凭借着流利的口才,躲过了一场纠纷。
不过,他也因为某些原因被抓了起来。管理市场的王衍得知来龙去脉之后,便想见一见这个聪明人。
在一番交谈过后,王衍决定留下他,说不定以后就能用得着,毕竟人才在多也在精。但混迹多年的石勒心中始终保持着警惕,在看管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悄然溜走。
石勒继续自己的卖货生涯,结果在一次混乱中,被掳走。
和他一起的还有许多跟他一样看似无家可归的人,而之所以被抓,是因为那些王公贵族们缺奴隶。
就这样,石勒稀里糊涂被印上了奴印,成为了一名奴隶。而这件事也成为他一生不可磨灭的污点。
原本他以为他这一辈就注定埋头于田地,注定没有作为,但谁让他遇到了一个好师傅。
在机缘巧合之下,石勒的奴籍被去,他再次成为了自由人。
这之后他遇到了教导他领兵打仗的“师傅”汲桑,而实际上汲桑之前只不过是养马人,但肚子里有点墨水,经常跟石勒说一些做人、打仗的道理。
久而久之,石勒还真的有点“小领导”的资质,不过,不是带着一些人干正事,而是做一些打家劫舍的事情。
汲桑却觉得石勒还是过于“胆小了”,要干就要干大的,于是他们转投了公孙藩的麾下,结果还没过几天,主子就要到了,汲桑他们赶紧离开了。
离开之前,他们还不忘薅一把,终于攒了一笔可观的钱财,后全都用来养兵,还真的就拉起了一支队伍。
西晋八王之乱,造成各地混乱不堪,汲桑瞅准时机,带着石勒一众人投奔了刘渊,这才开启了崛起之路。
建立帝国
虽然投靠了刘渊,但石勒还是对胡人亲切,暗地里还跟伏利度有联系。
石勒最懂胡人,当然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即便是兄弟,也要给武力让位。而石勒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带领着自己手下的兵南征北战,成功让他们折服。
石勒将这些人全都收为己有,弥补了之前大败的损失。
刘渊称帝后,石勒成为他手下的大将军,带领大军进攻邺城、冀州等地,为刘渊夺得了很多地盘。
在胡人眼中,石勒是英雄。但在那些被侵占土地的百姓来说,石勒便是恶魔。据悉,石勒行为过于极端,不是杀害说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就是坑杀降卒。
死在他手下的人不计其数,但石勒却根本不在意,他所过之处皆成一片废墟。
许多汉臣都上奏刘渊石勒的行为不当,但不可否认的是,石勒的本事很大。即便是刘渊,他也无能为力。
更别说因为这些战斗,许多胡人纷纷来投奔他,一时之间石勒的势力渐涨。渐渐地,攻克的城池越来越多,石勒手中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刘氏政权的人对此颇为忌惮,尤其是在刘聪死后,对石勒极尽打压。本来石勒刚刚打下一块地盘,这本应该是高兴的一件事,朝廷应该给予嘉奖。
但没想到他们竟然怀疑石勒有反心,敷衍夸奖了一番,就再无其他。石勒顿时大怒,顿时明白他不应该留下,而是离开。
石勒心想:你们之所以能到现在这个地步,都是我打下来的。即便没有你们,我自己的照样什么都能得到,还不用受你们的压制,不伺候了!
而后石勒愤而出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后赵。
从奴隶到帝王,石勒简直就是胡人的榜样,众人纷纷推举其为英雄。
为了更好地统治自己的地盘,石勒重用汉臣,甚至分出一部分权力让他们管理手底下的胡人。
然而,实际上石勒更偏向于胡人,对胡人过于宽容。有的时候国中出现胡人欺负汉人的现象,石勒不是没有看到,而是选择视而不见。
而汉臣对石勒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或许是感恩戴德吧!因为石勒明白什么事帝王心术,“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的道理都会都懂。
石勒任由胡人去抢汉人百姓的钱财,到头来他还用抢来的钱财赏赐汉臣。可以说,在这里,汉人的地位其实是非常低的。
面对汉臣,石勒的打骂已经成为寻常,这让汉臣活得战战兢兢。他与汉臣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汉人不说胡
成为皇帝后的石勒独断专权,最不喜欢汉人口中的“胡人”,他认为这是汉人对他们的不尊重,于是下令后赵不准出现“胡”字,不准说“胡”字。
一旦被发现了,便只有死路一条。这对于说惯了“胡人”的汉人来说非常困难。
他们也只能反复推敲,才郑重地说出自己的话,生怕惹石勒的不满。但毕竟也有口无遮拦的时候,那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石勒手底下有一名参军,名为樊坦,性格正直,家境清贫。
这天石勒遇见樊坦,看到他身上的衣服、帽子破了,便询问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樊坦一时没有缓过神儿来,说道:“是因为羯族人穷凶极恶,将家产全部盗了去”。
而石勒他们正是羯族人,樊坦反应过来,顿时心惊:我这不是骂了皇帝吗?
樊坦冷汗直流,石勒却见状哈哈大笑。这之后他赏给了樊坦很多银两,让其好好生活。
而樊坦谢完恩后一动也不动,生怕自己又说了什么不该说的,等皇帝走后,背后都被冷汗浸湿。
在这之后,石勒设宴邀请诸位郡守,樊坦便在其列。看到盘子上的胡瓜,石勒顿时想要“为难”一下樊坦。
随后,石勒便指着桌上的“胡瓜”,询问樊坦:“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樊坦刚想说“胡”这个字,立马反应过来,闭上了自己的嘴。众人纷纷为其捏一把冷汗,只能盼着他机灵一点。
看着微黄的胡瓜,樊坦顿时有了主意,脱口而出“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终于放过了樊坦。
而皇宫里的事情也传到了民间,大家觉得“黄瓜”这个词也是十分贴切,便开始用这个名字。渐渐地,“黄瓜”流传了下来,反而“胡瓜”消失在了历史中。
其实这种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哈密瓜以前叫做“鄯善瓜”,因为康熙将一位官员和鄯善瓜弄混了,所以说出了“哈密瓜”。
皇帝有什么错呢?众位大臣只能拍手叫好,将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
皇帝本身就代表着权力,石勒从奴隶一朝变为皇帝,确实本事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汉人对“羯族”有着不好的记忆,即便是石勒本事大,也注定在汉人历史上讨不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