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100亿订单,500亿医药龙头,利刃出鞘!

史海峰 2025-04-05 08:40:43

2024年,对于创新药产业链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共存的一年。

这一年,全球医药行业的投融资环境并未出现显著的改善迹象,这使得众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创新药企业继续面临着严峻的现金流压力。

在资本市场谨慎投资、风险偏好降低的大背景下,这些企业不得不更加审慎地规划资金使用,力求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的研发效益。融资难题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了众多初创企业的心头,让它们在创新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然而,挑战与机遇总是相伴而生。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和不懈努力,我国创新药产业终于迎来了商业化的丰收期。

一系列创新药物的成功上市,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标志着我国创新药研发实力已经崭露头角,开始在全球医药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以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为例,该公司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成功孵化出了一款被誉为“10亿美元分子”的创新药物。这款药物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就达到了惊人的18亿美元,成为了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其卓越的临床表现和广泛的市场认可,不仅为百济神州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创新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传奇生物的一款细胞治疗产品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在2024年,这款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9.63亿美元,距离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仅一步之遥。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传奇生物在细胞治疗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也为我国创新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

在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上游研发外包行业却呈现出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随着创新药研发热潮的兴起,研发外包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外包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加之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得外包企业的业绩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2024年医疗研发外包行业的业绩预告可谓寒气逼人。在净利润排名前5家的公司中,仅康龙化成和皓元医药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展现出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而凯莱英、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知名企业则面临着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困境,这无疑给整个外包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企业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更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风险管理。

那,“火”又在哪?

泰格医药的新签订单告诉了我们答案。

虽然2024年的业绩相较于往年有所下滑,但这并不意味着泰格医药的发展前景一片黯淡。相反,公司新签订单作为衡量未来业务发展潜力的重要先行指标,已经呈现出了逐步改善的积极态势,为公司的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带来了良好的预期。

回顾2024年,泰格医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依然凭借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取得了新签订单的显著成果。据统计,全年新签订单总额约达到了100亿元,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客户心中的信誉和口碑,也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市场竞争力。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泰格医药在2024年实现的净新增订单约86.5亿元,同比增长了10.19%。这一恢复性增长不仅意味着公司正在逐步摆脱业绩下滑的困境,更预示着其未来业务发展的强劲势头。净新增订单的同比增长,是公司市场拓展能力、客户服务水平以及产品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公司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的有力证明。

在新签订单中,不乏一些大额订单和长期合作项目,这些订单的成功签订,不仅为泰格医药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也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同时,这些订单的背后,是公司与客户之间建立的深厚合作关系和信任基础,这种合作关系和信任基础将是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泰格医药在手订单的数量往往比新签订单还多。这意味着,公司不仅有着源源不断的订单流入,还有着充足的订单储备来支撑未来的业务发展。这种订单储备的充足性,不仅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更多的战略选择和灵活性。

因此,不排除公司订单转化超预期的可能。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泰格医药有望凭借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将手中的订单转化为实际的业绩增长。这种转化不仅将体现在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上,更将体现在其市场份额的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客户满意度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虽然2024年的业绩有所下滑,但泰格医药新签订单的逐步改善以及在手订单的充足储备,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带来了良好的预期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医药投融资环境也有望逐步回暖。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呈现出筑底止跌的积极态势。与往年同期相比,本季度的投融资额实现了2%的同比增长,这一数据无疑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回顾2022年、2023年同期,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额还在经历着同比下滑的困境,市场氛围一度较为低迷。然而,到了2024年第四季度,这一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投融资活动的回暖迹象愈发明显。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投资者对医疗健康领域信心的逐步恢复,也预示着行业未来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那么未来,泰格医药是否有望如期恢复增长呢?

除了关注行业环境和公司订单情况,我们显然还要看一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维持市占率第一,规模优势较强

据统计,泰格医药在近年来凭借其卓越的服务质量和深厚的行业积淀,连续多年稳居中国临床外包服务市场份额的榜首。2023年,其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12.8%的显著水平,不仅在国内市场中独占鳌头,更是作为全球唯一进入前十排名的中国临床外包服务公司,彰显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劲竞争力。这一成就不仅是对泰格医药专业能力和市场认可度的有力证明,也意味着在临床研究领域,泰格医药的地位已经超越了医疗研发外包领域的另一龙头——药明康德,展现出了更加突出的专业优势。

泰格医药与药明康德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各自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泰格医药较为专注于临床服务这一核心环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解决方案。这种专注使得泰格医药能够在临床研究领域不断深耕细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形成强大的专业壁垒。而药明康德则选择了覆盖药物研发及生产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方位需求。这种大而全的发展模式使得药明康德容易实现成长的跨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其在单一领域的专业优势。

然而,专注同样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泰格医药依赖临床研究这一个领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同样实现了比较大的规模发展。2024年上半年,泰格医药凭借其在临床研究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实现营收33.58亿元,这一成绩在医疗研发外包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两家一体化平台型公司。这一排名不仅体现了泰格医药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劲表现,也再次证明了其在临床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市场竞争优势。

泰格医药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专注并不一定意味着局限,反而有可能成为企业在某一领域变强的关键。通过深耕细作、不断创新,泰格医药在临床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公司整体营收面临下滑压力的背景下,泰格医药却凭借其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策略,成功维持了毛利率的稳定,这一成就显得尤为难得。据悉,受行业整体竞争加剧的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临床研究项目的价格同比出现了20%-30%的显著降幅,这无疑给众多临床外包服务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营挑战。

然而,泰格医药却在这场价格战中脱颖而出,其毛利率达到了38.88%,这一数字不仅与2022年、2023年的水平保持了一致,更高于同期的行业平均水平,充分展示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的卓越能力。

毛利率较高,是泰格医药规模优势的直接体现。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优势,更意味着公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项目报价,增强市场竞争力。这种成本优势,是泰格医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正是凭借这种优势,泰格医药得以在行业波动中保持稳健发展,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保持高研发投入,服务能力遥遥领先

对于研发外包企业来说,成本控制固然是维系企业运营的基础,决定了公司的生存下限,但若要谈及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核心竞争力,那么技术水平无疑是衡量其潜力与上限的关键指标。技术不仅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更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锋利武器。

深谙此道的泰格医药,始终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间,泰格医药的研发投入实现了稳步增长,由2.12亿元攀升至2.62亿元,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公司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和对未来市场的深远布局。

与此同时,泰格医药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深知优秀的人才是技术创新的基石。在这三年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也由827人增加至934人,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公司对人才培养的重视,也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值得一提的是,单就研发人员数量而言,泰格医药的实力已经完全可以媲美一家中型创新药企业,如百利天恒、新诺威、海思科等。这不仅说明了泰格医药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和积累,也预示着其在未来有望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人才储备,在研发外包行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泰格医药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泰格医药将继续秉承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拓展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研发外包服务,助力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

在此基础上,泰格医药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独特的技术优势,精心打造了涵盖研发服务全链条的产业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完备而高效,还充分展现了公司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以及为国际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能力。

泰格医药在创新药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已经累计参与了我国超过800项创新药的临床研究,涵盖了多个治疗领域和疾病类型。这些临床研究项目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为众多新药的成功研发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泰格医药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公司已经参与了133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与全球多家顶尖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国际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泰格医药在国际临床研究领域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

此外,泰格医药还为我国61%的已上市1类新药提供了全方位的研发服务,为全球3100多家客户提供了高质量、高效率的研发解决方案。这些成就彰显了泰格医药在研发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卓越贡献。

那么,泰格医药成长空间有多大呢?

第一,行业空间足够大。

考虑生产环节,研发外包行业市场规模和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密切相关。

根据预测,2022年我国、全球的药物研发投入规模分别326亿美元、2415亿美元,到2030年将分别增长至675亿美元、3943亿美元,年复合增速分别为9.5%、6.3%。

与此同时,全球医药研发外包市场正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比例已经达到了47.1%,这一比例不仅反映了医药企业对研发外包服务的认可和依赖,也预示着研发外包行业未来的巨大潜力。更令人瞩目的是,预计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57.0%,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医药企业选择将研发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机构。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一趋势,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药物研发外包率占到50%,那么这就意味着一半的研发投入规模将流向研发外包行业,从而直接决定了该行业的市场规模。这一假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前医药企业对研发成本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研发外包服务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

随着医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研发成本和效率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而研发外包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特点,正好满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研发外包率的不断提升,研发外包行业将迎来更快的市场规模增速,成为医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公司所在的临床阶段投入占比最高。

众所周知,一款药品的研发涵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实验室服务)、临床研究以及临床后服务4个阶段。

泰格医药所在的临床试验开发阶段正是研发投入占比最高的环节,我国的临床研发投入占比甚至达到80%以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司的订单需求。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泰格医药在业务布局上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稳健性。公司服务的国内客户占比稳定在2/3左右,这一比例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深厚根基,也为其业绩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支撑。相较于那些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或单一客户的企业,泰格医药的这种业务结构使其在面对全球经济波动和贸易风险时,具有更强的抵御能力和适应性。

此外,泰格医药较少涉及药品生产环节,而是专注于研发服务领域。这一战略选择使其避免了药品生产环节可能面临的诸多风险,如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线调整、环保法规变化等。相反,公司能够集中精力和资源,在研发服务领域不断深耕细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从而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和合作。

正是由于这种稳健的业务布局和战略选择,泰格医药对于全球贸易风险也有着一定的免疫性。在全球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这种免疫性显得尤为珍贵,它为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泰格医药在新签订单、行业回暖、竞争优势等多重逻辑下,其业绩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新签订单的不断增加,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收入来源;行业回暖的趋势,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而公司独特的竞争优势,如专业的研发团队、丰富的项目经验、良好的客户口碑等,则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行业层面来看,随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研发外包服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泰格医药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未来的成长空间也较为可观。公司有望凭借其在研发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和独特优势,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研发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

0 阅读:0
史海峰

史海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