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湖北恩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马尾坝村也进入了忙碌的季节,一位刘姓村民正在自家田里除草,一锄头下去竟然刨出个小陶罐;殊不知,这件陶罐里还有一件价值470万的宝贝,可他却只换了2斤盐。
“土里刨出东西”算不上新鲜事,就这位刘姓村民来说,他之前早就听说过类似的事;如今自己刨出一只小陶罐,心里还有点不高兴,地下的东西多是冥器,活人捡到“不吉利”。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个年代物资相对匮乏,捡点实用的东西也不错,这位村民还是将陶罐揣进了兜里;等回到家,“村民”这才想起收拾捡来的的陶罐,本想把罐内的土沫倒一倒,谁知掉出来一块“土疙瘩”。
也是好奇,村民将“土疙瘩”捡起来抠了抠,竟然露出一丝金属黄的颜色,用水刷干净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块方方正正,表面蒙着一层灰锈的印章;这么一个小东西能干点啥,“村民”还以为这是一块铜,于是拿到了当地供销社。
供销社的营业员也看出这是一枚印章,但锈成这样,估计也就是一块“废铜”;一过称才一两多重,这么点东西能换几个钱?两人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营业员勉强给了“村民”2斤盐。
“村民”拿着2斤盐,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营业员”本想将那枚印章扔进废铜堆里,却忽然发现这东西有点“不一样”;一番端详之后,印章钮好像是蛇一样的“怪兽”,底部的刻字更是扭扭曲曲,这不会是封神榜里的“翻天印”吧?
这种想法多少有点调侃的意思,但总归吸引了“营业员”的注意,或是觉得好玩,最终还是将这枚印章留了下来;以后的日子里,“营业员”手里多了件小东西,就像如今老人手里的钢胆一样,那枚印章被人盘来盘去。
一段时间后,“营业员”惊奇地发现,那枚印章被自己盘的铮明瓦亮,这哪是“铜”能发出的光泽,明明就是黄金;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营业员”再不敢把玩印章,生怕把黄金磨没了。
1960年,湖北出现了文物商店,还有人下乡专门收购民间的老物件;“营业员”也不知道手里的印章是不是文物,但“蛇形印钮”挺稀奇,应该不是一般的东西,于是就想去文物商店给人看看。
当时的印章已经被“营业员”盘的瓦亮,专家一看就断定:这不是现在的东西;这句话无形中抬高了印章的价值,文物商店最后出价100块收购。
这下可把“营业员”乐坏了,1960年的100块是什么概念?不夸张地说,那个时代甚至有人连百元大钞都没见过,更何况这枚印章,当年只是用价值几分钱的“2斤盐”换来的。
故事说到这,基本就算结束了;但“文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前面说了,印章早被“营业员”盘的瓦亮,这也省去了文物除锈的麻烦,专家鉴定也省了不少事;不出意外,一枚印章是以纯金打造的,东西虽小,但古代“金印”也说明了它的尊崇身份。
概括来讲,“金印”的印面长宽均为2.2厘米,方方正正的很是规整,高度也为2.2厘米,重量约为85.5克左右;尤为吸引人的还是蛇形印纽,如今明晃晃的“金蛇”双目凸起,身体盘起呈蓄势待发状,一副气势汹汹,随时可能扑出的架势,其背部还有圆形鳞纹。
再说“金印”的印文,当时也被盘得清晰可见,内容从左至右为“晋蛮夷归义侯”,字体为汉篆;印文说得明白,这枚印章应为1700年前的晋代产物,“蛮夷归义侯”又是什么意思?
史料记载,东汉三国至晋代,湖北恩施地区归属“建平郡”,这里从古至今都居住着大量少数民族的“土人”,也就是俗称的“蛮夷”。
少数民族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中原朝廷则以“羁縻”统治;说是统治,其实是少数民族首领名义上归附中原,朝廷则予以封爵,实际统治者还是当地“首领”。
但总归是“封爵”,中原朝廷还是要予以表示的,于是就有了“赐金印”;这枚“晋蛮夷归义侯金印”,大概就是晋代皇帝给“建平蛮”某位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印。
《南齐书》有载“东晋太兴三年,建平夷王向弘、向磕等内属求拜授,晋元帝以向弘为折冲将军、当平乡侯、亲晋王,并赐朝服”这种没有实质意义的封赏,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印章”的来历基本算是清楚了,但它的主人究竟是谁,如今又怎么会装进陶罐呢?这点真不好说,恩施的少数民族,就是今天也有44个之多,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的人口最多。
这些在古代都统称为“蛮夷”,时隔1700年,印章上又没清楚标注,因此连专家也不能确定“晋蛮夷归义侯金印”的主人究竟是谁;至于为什么会被装进陶罐,那就更难以解释了。
虽说“晋蛮夷归义侯金印”的主人还不能确定,但它的价值却早已被懂行人评估过,2010年11月,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出现了一枚“晋归义羌侯金印”,其最终成交为918,400;以此类推,如今这枚“晋蛮夷归义侯金印”至少价值370万。
当然,如今这枚金印是珍贵文物,珍藏在武汉博物馆中,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那时候也没有百元大钞吧[笑着哭]
黄金会上锈吗?
本来盐就比它值钱,是被你们炒值钱的[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