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当雷军喊出“52.99万元”的定价时,整个汽车圈炸了锅——这比此前81.49万元的预售价直降近30万,几乎是“砍掉一辆Model 3”的力度。

但更令人震撼的是,这台车用三电机1548马力的暴力输出、1.98秒破百的加速性能,以及纽北赛道调校底盘,直接向保时捷、特斯拉和BBA发起正面挑战。

作为深耕汽车行业十几年的自媒体人,我认为小米SU7 Ultra的登场,或许正在改写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
性能屠榜:让千万超跑“汗颜”的赛道机器小米SU7 Ultra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堪称“恐怖”的硬件配置。
三电机核弹级动力:前轴单V6s(392马力)+后轴双V8s(578马力/个)组合,综合功率1548马力,零百加速1.98秒,实测极速359km/h,这一数据甚至超过售价千万的布加迪Chiron(2.4秒破百),堪称“地表最速四门量产车”。

赛道级制动系统:430mm碳陶刹车盘+Akebono六活塞卡钳,配合16C倍耐力P Zero 5轮胎,实现100km/h刹停仅30.8米,连续10次180km/h急刹无衰减。更夸张的是,其动能回收系统能贡献0.6G制动力,让赛道驾驶更游刃有余。

纽北基因注入:底盘经纽博格林赛道工程师调校,标配主动扩散器、碳纤维尾翼等空气动力学套件,最大下压力285kg,雷军更放话“下一站挑战纽北圈速”,野心直指保时捷911 GT2 RS。

如果说性能对标超跑,那么SU7 Ultra的豪华配置则剑指BBA旗舰。
材质革命:全车5㎡ Alcantara面料+5.5㎡碳纤维饰板,座椅背板、车顶等21处采用航空级碳纤维,甚至车标融入24K金材质。这种“堆料狂魔”式设计,直接将百万级豪车的选装配置变为标配。

细节控的狂欢:双50W带散热风道的无线充电、三挡色温可调化妆镜、四门双层声学玻璃,以及25扬声器主动降噪系统,处处体现对高端用户需求的精准拿捏。就连电动前备箱都新增实体按键,避免雨天掏手机的尴尬。

安全新标杆:电池包底部涂覆防弹涂层,智驾系统配备误踩电门防冲撞功能,其还搭载了Xiaomi HAD端到端智驾系统,3月将开放“漫游寻位泊车”功能——车辆可自主寻找车位并完成极限停靠,彻底解决商场停车痛点。

雷军将SU7 Ultra定位为“56E的价格,超跑的性能”,实则暗藏深意。
价格锚点重构:52.99万元恰好卡在宝马5系(约50万)、奥迪A6L顶配(约55万)的价格带,却提供远超同级燃油车的性能,这种“降维打击”直接动摇BBA用户的基本盘。

用户心智争夺:通过连续刷新中国四大赛道圈速纪录(上海、珠海、株洲、成都),小米正在建立“性能=小米”的认知,而保时捷官方对SU7 Ultra赛道成绩的祝贺,更无形中为其品牌背书。

生态协同优势:接入小米澎湃智能座舱后,车辆可与手机、智能家居无缝联动,比如离家时自动关闭空调,行车途中实时接收米家设备报警,这种生态壁垒是传统车企难以复制的。
行业启示:中国汽车的高端化“突围样本”SU7 Ultra的发布,至少带来三重行业思考:
1. 技术自信:宁德时代麒麟Ⅱ电池、自研V8s电机、端到端智驾系统,证明中国车企已掌握核心三电技术和智能化全栈能力。

2. 用户运营:雷军“让喜欢的人真正买得起”的宣言,直击传统豪车“品牌溢价过高”的痛点。

3. 全球化野望:纽北圈速挑战、与保时捷的隔空互动,暗示小米正以SU7 Ultra为跳板进军全球高端市场。这种“用赛道成绩换品牌高度”的策略,与特斯拉Roadster的路径如出一辙。
结语:新时代的“鲶鱼效应”当SU7 Ultra以52.99万元的价格杀入市场,它不仅是小米的“冲高宣言”,更是一把刺向传统豪车利润腹地的利剑。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性价比”到“质价比”再到“技术霸权”的进化轨迹。

正如雷军在发布会上所说:“能和国际大厂同台竞技,哪怕输了也不丢人。”但在我看来,当保时捷说出“下个赛道见”时,胜负的天平或许早已开始倾斜。
你认为小米SU7 Ultra会抢走BBA、保时捷的客户,还是开辟新的性能车市场?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