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3-25 04:04:06

佳木斯市及其下辖县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古称,这些古称不仅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交融与变迁。

以下将详细介绍佳木斯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古称及其历史信息。

一、佳木斯市

1. 古称沿革

• 甲母克寺噶珊:佳木斯名称最早见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版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写作“甲母克寺噶珊”。

• 嘉木寺、贾木司、佳木斯:后汉译为“甲母克寺”、“嘉木寺”、“贾木司”、“佳木斯”。“佳木斯”一词,满语意为“驿丞”或“站官屯”。

2. 历史信息

• 古代归属:周属肃慎,汉晋属挹娄,南北朝属勿吉,隋唐属靺鞨,辽属五国部,金属胡里改路,元属水达达路,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属吉林将军三姓副都统辖区。

• 近代发展: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于今市内永红区丈放“东兴镇街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设置依兰府,归依兰府管辖。1910年3月1日(宣统二年正月二十日)正式设置桦川县,改隶桦川县管辖。1930年佳木斯屯与东兴镇合并,定名为“佳木斯镇”,隶属桦川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4年12月1日,伪满新设三江省,伪省公署驻佳木斯。1937年6月27日,伪满决定调整行政区划,设置佳木斯市,12月1日正式成立伪佳木斯市公署,由三江省管辖。

• 现代变迁: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同年10月下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佳木斯成立三江地区行政公署。11月21日,撤销三江地区,设置合江省,省政府驻佳木斯市。此后,佳木斯市的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83年11月1日,佳木斯市改由省直辖。1984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合江地区,实行地市合并,将其原辖的多个县划归佳木斯市管辖。

二、下辖县区古称及历史信息

1. 向阳区

• 古称沿革:1937年设中央区,1947年改第二区,1958年改长安区,1968年改现名。

• 历史信息:向阳区是佳木斯开发最早的城区,其名称的变迁反映了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向阳,取向着太阳之意,寓意着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2. 前进区

• 古称沿革:1958年设和平区,1968年改现名。

• 历史信息:前进区的名称寓意着向前行动或发展,旨在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向前发展,共同前进。这一名称的变迁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东风区

• 古称沿革:1961年设立佳东区,1968年改称东风区。

• 历史信息:东风区位于城区东部,其名称有借“东风”“跃进”之意,寓意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抓住机遇,勇往直前。

4. 郊区

• 古称沿革:1958年经省委批准设立郊区。

• 历史信息:郊区地处佳木斯市城区四周,属城乡结合部。其设立和发展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城市郊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富锦市

• 古称沿革:原名“富克锦”,由明代“弗提卫”或“福题希卫”转音,赫哲语意为“高岗”。光绪八年(1882年)设富克锦协领衙,清宣统元年(1909)富克锦协领改设富锦县。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锦县,设立富锦市。

• 历史信息:富锦市是佳木斯市下辖的县级市,其名称的变迁反映了当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富锦市以农业为主,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6. 同江市

• 古称沿革:原名“临江”,赫哲语“拉哈苏苏”,意为“古老的屋子”。因其“濒临松花江南岸,北即黑河口,实为扼要咽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置临江州,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改临江府,1913年3月改临江府为临江县。1914年因与奉天省临江县重名更名同江县。198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同江县,设立同江市。

• 历史信息:同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其名称的变迁反映了当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江市是佳木斯市对俄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7. 抚远市

• 古称沿革:原名“绥远”,意为“绥抚边境、安抚边远”之意。清宣统元年(1909)设绥远州,1913年改绥远县,1929年因与山西绥远县重名改抚远县。2016年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抚远县,设立县级抚远市。

• 历史信息:抚远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边陲,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有“华夏东极”之称。其名称的变迁反映了当地在历史上的边防重镇地位以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抚远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是佳木斯市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8. 桦川县

• 古称沿革:名源于“桦皮川”。原指依兰府南境之桦皮川,因其地桦树甚多,故名“桦皮川”。

• 历史信息:桦川县是佳木斯市下辖的县之一,其名称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桦川县以农业为主,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9. 桦南县

• 古称沿革:因从桦川县析置且地处桦川县之南得名。

• 历史信息:桦南县是佳木斯市下辖的县之一,其名称反映了与桦川县的地理关系。桦南县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10. 汤原县

• 古称沿革:以汤旺河得名。汤旺河,史称“土温水”、“屯河”、“桃温水”,谐音为“屯”,清末称“吞河”、“汤旺河”。汤旺,一说满语意为“岛子”,一说满语为“晨光”之意。设治时因地处汤旺河平原,故以“汤原”名县。

• 历史信息:汤原县是佳木斯市下辖的县之一,其名称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传承。汤原县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有一定的林业和矿产资源。

0 阅读:1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