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01
北大心理系毕业的一个心理老师林巨连线了一个6岁男孩的妈妈,妈妈有一个非常纠结也非常的焦虑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家6岁孩子只要一哭就要摸妈妈的“奶奶”。

妈妈觉得孩子已经这么大了,还在摸摸妈妈的奶这件事情是不对的,但你不给他摸孩子又哭闹不休,所以她内心会非常的纠结……

而林老师给她的建议是允许他摸,为什么呢?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定一个标准,觉得我家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我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啊?其实孩子都是被标准杀死的,养育孩子的标准应该是以事实为标准,什么是事实?孩子怎样都是对的!

02
这让我想起我家的女儿在11个月之后因为妈妈身体的问题,被迫跟着小姑离开了妈妈,回到自己的老家成为留守儿童。
在孩子8岁之前,爸爸或者妈妈回去看他,也只是有短短的半个月或者是几天的时间,长期都跟在小姑身边。
而小姑在她5岁的时候又生了一个表弟,所以她不断地被抛弃,现在也特别的没有安全感。孩子已经11岁了,但依然还需要跟我睡,晚上睡觉的时候需要妈妈摸摸才能睡着,这其实就是孩子没有安全感。
而现在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还真不少,有一些妈妈说孩子喜欢咬指甲或者是孩子有一个已经脏到不行的毛毯就是不扔掉,这其实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信号。

第一个信号:必须要摸摸
睡觉的时候要摸摸妈妈的肚子,或者是奶奶或者是耳朵或者是头发,一定要摸着才能睡觉,这些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
第二个信号:非常的大方
自己非常喜欢的玩具,但是只要别人想要都会忍痛割爱。
正常的孩子自己喜欢的玩具是不会轻易给别人的,如果这个孩子非常的大方,再喜欢的玩具都能忍痛割爱的话,恰恰说明这个孩子没有安全感。
因为他在讨好父母,他觉得做一个大方的孩子,父母会喜欢自己,所以他会通过牺牲自己的需求来获得父母的关注,这样的孩子往往是非常缺爱的。

第三个信号:不敢提要求
小的时候我都是跟妈妈一起长大的,我记得有一次跟爸爸出去玩的时候,我尿憋得不行了,但是压根就不敢跟爸爸说我要上厕所,结果回到家里面我尿裤子了。
妈妈问我为什么不跟爸爸说要去上厕所?但我却觉得很委屈,因为我跟爸爸不太熟,我不敢提要求,不敢提要求的人往往就是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第四个信号:去哪都带着的安抚物
一般孩子在将近一岁的时候他就会喜欢某一个东西,这时候是孩子跟妈妈分离时候的一个过渡品,这个安抚物很可能会陪伴着孩子长大。
但大部分的孩子会在两岁左右,就不需要安抚物了,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大人,自己能够独立的面对这个世界了。
如果孩子已经5岁6岁甚至是已经小学上初中了还需要一个安抚物,甚至他的那个安抚物已经脏了,已经破了,已经变得很旧了,但依然不舍得扔掉,甚至不让洗。
这就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他需要小的时候陪伴他成长的这个安抚物,来陪他一起面对这个世界,否则他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危险。

第五个信号:指甲啃秃了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一岁之前是喜欢啃手指的,但到了孩子一岁之后,他的手要去玩其他的东西,他的嘴巴也能吃很多的东西,所以他不再啃指甲了。
如果孩子已经两岁三岁了,还整天啃指甲,甚至家里面压根就不需要指甲剪指甲刀,那极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缺乏安全感,他会很焦虑,焦虑的时候就通过啃指甲来缓解。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发出这5个信号的时候,极有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作为妈妈要多关注孩子,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让孩子相信这个世界虽然有挑战,但妈妈的爱永远是我的退路。
就像孩子刚学习走路一样,走两步就回头看妈妈,确认妈妈在才敢永远向前跑,安全感其实就是这样,你不必一直盯着孩子,但是你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他转身就能找到妈妈,妈妈永远是他的港湾。
话题:你家孩子有哪些缺乏安全感的特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用户10xxx25
我的外甥已经13岁了,还要舔着小毛毯一直要带着身边,不管睡觉还是出门都要带着小毛毯是不是没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