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述相声三十年的繁荣没落,带您了解谁才是相声界主流?

锅哥在此 2024-04-11 17:24:36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秉承公平公正抒发观点、一分为二探求真相的理念。本文带你一一剖析相声界的纷纷扰扰。

本文较长,请您耐心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您的欣赏!

引言

01、相声界是如何划分的?

02、相声界的主流和非主流有何区别?

03、相声如何从繁荣走向没落?

04、相声没落原因浅析。

05、姜昆的相声生涯有着哪些功与过?

06、郭德纲的崛起对相声的发展有何帮助?

07、郭德纲能成为相声界的旗帜吗?

相声界主流、非主流的划分

由于郭德纲相声段子的广泛传播,很多人潜意识的把相声圈分为了主流和非主流两派。

其中比较广泛的认知是:

主流指的是在体制内拿着工资的相声演员。他们从事上级安排的宣传及文艺演出活动;

他们的称谓是国家正式演员。

非主流指的是没进入体制的私营团体相声从业者。他们依靠自己的能耐大小决定自己收入和生活。

他们的称谓是班社艺人。

有相声界的知名人士就告诫郭德纲:“相声界从来没有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主流和非主流的说法不但影响了相声界的团结,也不利于相声的传承与发展”。

其实,主流和非主流这种叫法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

就像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样,前者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后者是辅助。它们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同样为GDP的增长做着贡献。二者只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称谓而已,并没有影响团结或发展的因素发生。

所以说,主流和非主流的叫法也说的过去,而且比较简单,容易分的清楚。

唯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主流派相声并不能代表相声的主流!反而由于他们的没落,而今代表相声主流的却是非主流派的相声从业者。

相声界的主流和非主流有何区别?

相声演员李伟健在接受采访,谈起郭德纲时说:“他(郭德纲)比我还惨,我至少还都是、因为我是专业院团的嘛,还有人管饭,他没饭,他没有。他就是靠一张一张卖票,有时候台底下就一个观众、两个观众,我们呢,是组织好了观众我们去演,所以就没碰见过这样的事。”

李伟健是专业院团的演员,而郭德纲是民营班社的演员,二人所面对的生存境遇截然不同。这就是主流与非主流的主要区别。

另一方面的区别是,二者肩负的责任不同。

体制内专业院团的演员(主流)具有相声这门曲艺的教育职能,肩负着引导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责任;

体制外的班社演员(非主流)主要面向市场,自负盈亏,追求效益,迎合大众口味,满足百姓娱乐需求。也就是郭德纲调侃的那样:“他们负责品味,我们负责幽默”。

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体制内的应该称作“教育型相声”,体制外的应该称作“市场型相声”。

而如今,“市场型相声”实际上已是中国相声的主流!

相声是如何从繁荣走向没落的?

一、相声的繁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文艺界拨乱反正的开始,相声界也逐渐恢复了生机与繁荣。“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了文革后的主旋律,原来的歌颂型相声不再受到欢迎,取而代之的是讽刺型、教育型相声。

跟随时代的脚步,在相声艺术家侯宝林、马三立、郭全宝、苏文茂、于文华等人的改造革新下,相声表演逐渐登入大雅之堂,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相声从业者队伍不断扩大。1983年首届春节大联欢单是相声就占据了八个节目,承包了全国人民的快乐。涌现出了马季、侯耀文、师胜杰、石富宽、于文华、赵炎等一大批优秀的相声演员,随着相声市场的大爆发,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了多届“相声大赛”,很多相声演员通过大赛一举成名,跻身知名相声演员序列。

“十大笑星”也应运而生。听相声成了那些年老百姓最为喜爱的娱乐方式。也是造星最快、最多的曲艺形式,热度远超其他艺术门类。

二、相声的没落

主流派相声没落于九十年代中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娱乐形式逐渐变得丰富起来,电视的普及对大众的审美是一次深层次的革命。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听觉享受,而是开始习惯了等全方位视听享受。

娱乐化的发展,造就了相声演员必须与时俱进。面对有着更多娱乐选择的观众,靠一两个作品成名的时代已经远去。如何才能吸引观众、留住观众成了相声从业者急需面对的现实问题。

不过,很多相声演员都通过各种办法陆续进入体制内的文工团或说唱团体,享受着体制内的衣食无忧。这些演员大部分属于表演性演员,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也没有接受过言传身教和市场磨练,有的人靠着好的剧本一夜成名,有的人或托着祖荫,或依赖师承混迹于相声界。他们的相声表演需要专门的相声创作者写好剧本,然后在舞台上表演。

面对突如其来的转变,他们没有任何危机感,还梦想靠着“脸熟”继续享受着上一辈相声艺术家创造的市场余热。

舞台小品的兴起彻底击碎这些相声演员的美梦。

危机来临,急功近利的主流相声演员们不是想着怎样化解危机、拯救相声,而是选择了逃离。主持、小品、影视成了他们出逃的热门。就算是曲协各理事单位的专业相声演员们,也开始了转型、跨界、走穴。仿佛一夜之间相声王国就没落了。

1996年,眼见着相声市场日渐萎缩,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提出了“回归剧场”、“回归民间”的改良之路,可惜雷声大雨点小,安逸的生活条件下谁还愿意栉风沐雨?

《曲苑杂坛》的停办为落寞的相声画上了句号。虽然该节目并不是相声专栏,但其中还是有相声的最后阵地。可惜,随着汪文华的离去,相声最后一块遮羞布也掉在地上了。

相声没落原因探究

总结起来,相声从繁荣走向没落有四个原因:

一是急功近利。因为观众对相声的热爱,很多不具备相声基本功的半路出家的所谓“相声演员”涌进相声队伍。只想捞快钱,不修基本功。借着相声市场的繁荣,凭借一两部作品就成名成腕。

二是不思进取。混了个脸熟和正式编制后,四处走穴,跨界扬名捞钱;或者捧高踩低,灯红酒绿、贪图享受;就算相声没落,也能谋个艺术家的名号,锦衣玉食,毫无进取之心。

三是后劲乏力。这些个一夜成名的相声艺术家们,没有经过扎实的基本功学习,也没有经过市场磨砺,传统没学会,创新又无力,创作能力缺失,几个段子就耗尽毕生才华,黔驴技穷,后劲乏力。杨义就曾痛批有的相声演员:“整天不学习基本功,拿着师傅的名义到处招摇撞骗!”

四是后继无人。即便有些个好的相声艺人,也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愿意耐下性子悉心授徒,不注重后备人才的储备。师傅无能徒弟混蛋,相声传承遇到危机,偶尔遇到一个好苗子,也是稍纵即逝,昙花一现,泯然众人矣!

五是风气日下。相声界已不仅仅是一个曲艺圈,而是一个生态圈。形成了饭圈文化。浮躁之气弥漫整个曲艺圈。很多人不思钻研业务,却把拜师收徒当做进身之本,甚至收义子拜干爹,乌烟瘴气,风气日下。

姜昆是后马季时代中国新派相声的一面旗帜

姜昆,师从马季,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第三代传人。

马季是新中国成立后新派相声的集大成者,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宝全四人都倾囊教授马季。造就了马季先生过硬的相声功底。因为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师徒关系是被认定为陋习的。因此主要的责任老师就是侯宝林先生,也是马季先生的师父。

1974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上山下乡的姜昆与师胜杰合作了相声《赫哲新花》和《林海红鹰》,在黑龙江地区一炮而红。1976年,唐杰忠发现了姜昆这个好苗子,把他推荐给了马季,于是姜昆就跟随师父马季学习相声。1979年,姜昆与搭档李文华合作创作表演相声《如此照相》迅速获得知名度。随后与李文华形成固定搭档。1985年李文华因病离开舞台,姜昆开始与唐杰忠搭档,并与1987年推出成名相声作品《虎口遐想》。

姜昆是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的编导成员之一,连续7年担任春节联欢晚会的主创人员、主持人,总共参加过22届央视春晚,把欢乐送进了千家万户。

姜昆的相声作品很多,他的相声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记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中大众生活的市井百态,直面社会进程与人民切身相关的各类问题,既有讽刺意味,又有教育意义,立意超越、回味悠长,同时具有贴合时代背景的社会符号。

2004年,姜昆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12年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艺类相声代表性传承人。历任中国说唱文工团团长、中国曲艺家协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在后马季时代,姜昆就是中国相声的一面旗帜。

姜昆是“教育型相声”的代表人物,也是主流相声的守墓人

纵览姜昆的曲艺生涯,大部分作品都是寓教于乐,具有明显的讽刺、教育性相声的特征。

他引领相声演员抛弃传统大褂,不用折扇、醒目、布巾等相声传统三件套,而是西装领带黑皮鞋,撤掉桌子说新相声。这种类型的相声也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是那个年代相声表演的主流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娱乐的丰富,观众的欣赏口味发生了变化。1992年在姜昆的发掘下,赵本山登上了央视舞台。

小品的迅速崛起,让相声市场的观众迅速流失。

1990年姜昆搭档杨澜主持央视金牌节目《正大综艺》,没有了市场的相声演员们纷纷效仿,开始跨界做主持。有的干脆转行做演员。

面对日益没落的相声,姜昆也做过不懈努力。他敢于突破创新,虽为侯氏相声第三代传人,却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贴紧时代脉搏。借助曲协平台举办各类相声演出、比赛、排演相声剧等,意图挽救相声大厦于将倾,可惜因太过突出个人而被世人诟病。

姜昆先生也曾尝试让相声走出国门,他也成为与新加坡相声演员合作,开启两岸相声合作演出第一人。2015年推出《姜昆“说”相声》,回顾纪念自己从艺四十年,并开启全球巡演。领导曲协开展“中华曲艺海外行”,出海展演20余个国家。

遗憾的是,姜昆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却没有把握住相声的脉搏。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相声终归在他的面前走向了没落,作为曾经中国相声的重要代表人物却无能为力,成为了后马季时代中国相声的守墓人。

浅析姜昆先生的功与过

姜昆才华横溢,是不可多得的相声人才。适合作为中国相声中兴的领军人物。他也曾经为相声事业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经历过相声事业的繁荣与辉煌。

遗憾的是,长期活跃在曲艺界,掌握曲艺界话语权的姜昆却眼看着相声的没落而束手无策。

一是姜昆作为著名相声前辈,他的很多行为不经意地给青年相声演员带来了负面的心理暗示;

首先一点必须承认,以姜昆的能力来说,他并不需要相声演员身份的加持,就能在娱乐圈、影视界、主持界混的风生水起。这让很多相声演员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潮,纷纷效仿。而且身为曲协主席的姜昆,却放纵相声演员放弃相声从事其他更能体现价值的行业。

反观马季对相声事业的坚守就高下立分了。黄宏作为马季先生的徒弟,曾邀请马季参与小品演出,可他对黄宏说过:“我要是和你去演小品,那相声可就真的完了!”

再者,姜昆因时代局限,并没有扎实的相声基本功,他自己也坦诚相认。这给了很多青年相声演员心理暗示,忽视了对相声基本功的锻炼。拉低了相声演员的准入门槛,让一些良莠不齐的所谓相声演员进入相声队伍,影响了相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不注重相声后备人才的储备与选拔。

虽然姜昆也开办过“相声研习班”,推动曲艺学校相声班的教育。但是,这些都是台面上的例行公事,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有些孩子入学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或者是为了以后进入体制内工作,不是真正为了从事相声事业而学习。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传承教育体系,导致相声事业后继无人。

三是忽略了对传统相声的传承。

中国曲协副秘书长常祥霖表示:姜昆在那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创造了侯宝林、马季之后的侯派相声的真正的高峰,属于新时代相声的来临。

没错,姜昆时代的相声核心就是“新”。

顺应时代没错,但是相声是一个传统曲艺,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让相声这门古老的曲艺形式焕发生机。

姜昆的西装相声“新”在表面;

而不修基本功的相声却是“新”在骨子里;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门门都需要千锤百炼,得下功夫一点一点磨练,每个作品都要在小剧场反复打磨,包括气口、技巧、节奏需要师父一点一点“说活”,才能登场表演。可是,一些相声演员却是磨蔓、太平歌词、腿子活等一窍不通;说学逗唱、三翻四抖、铺平垫稳一概不知。而这种对传统“三不知”的人却充斥着主流相声界。

不注重基本功的练习,犹如只会一点花架子就想华山论剑的愣头小儿。到头来要么命丧剑下要么贻笑大方。

四是忽略了对相声演员德行的考量。

姜昆其实对相声圈内人还是很爱护的。

在他主持曲艺家协会期间,大批的相声演员都有了正式编制,最大可能的解决了相声演员们的职称问题。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家,只要符合要求,都给予支持与帮助。解决了相声演员后顾之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道德品行方面并没有严格要求,以至于为网友所诟病。

以上几点虽不是相声没落的全部原因,但却是主要原因。

郭德纲的崛起,开启了传统相声的回归之路

也许冥冥中缘分注定,郭德纲3岁的时,初露锋芒的姜昆获得了马季的赏识,由此确立了侯氏相声第三代传人的地位。二十八年后,郭德纲也正式成为侯门弟子。

郭德纲的成功也是有着一定时代背景的。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在人们对物质追求基本满足的时候,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单凭一张嘴讨生活的相声市场逐渐被小品等更多的娱乐形式所挤压。

随着国家的强大,文化的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蓬勃生机。唐装汉服、师道传承、祖先崇拜等传统逐渐回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

此时,郭德纲应运而生。

受益于幼年曲艺的长期浸淫,郭德纲对京剧、评书、相声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热爱,所以努力。郭德纲成为了建国以来相声基本功、四门功课、各种技巧最全面、最扎实的相声演员。最主要的是,他看清了相声衰败的症结所在。那就是:

新派相声一味地革新,失去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一味地追求创新,失去了相声原有的汁和味;一味地迎合时代,变得毫无灵魂,只剩皮毛。

出身草根的郭德纲从小剧场做起,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注重相声四门功课锻炼,强化了相声本门唱太平歌词地位,强调师承和师徒关系,确立了传统相声规矩,统一了相声表演时着装、装台和道具。让相声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重新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对传统相声段子的收集整理创新,重新让小曲小调走进相声。这既是对相声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郭德纲是市场型相声的集大成者。

相声起源不详,但成型于清,兴盛于清末。

撂地演出、白沙写字、太平歌词是相声最初的表演形式。他们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进不了大雅之堂,全凭一张嘴讨口生活。清末相声鼎盛时期,才逐渐形成了集口技、评书等艺术之长,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单口、对口、群口为主要表演形式,具有讽刺时弊、寓庄于谐等喜剧风格的曲艺形式。

清末的张三禄构建了早期相声的师承体系,而朱绍文则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穿大褂、摆桌子、三件套的演出模式。民国初年的“相声八德”进一步让相声逐渐走进了茶社、小园子和大戏台以侯宝林大师为代表对相声的改良,终于让相声进入了大雅之堂。在马季先生的引领相声下,相声迎来了空前大繁荣。

相声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改良与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其丰厚的传统遗存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相声滋生于贫苦大众之间,必定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郭德纲出身草根,学艺于民间。他的幼年时代是随着相声的黄金时期一起度过的,怀着对曲艺的热爱,他通过一切办法尽力地汲取着曲艺传统文化的营养,他也曾希望进入专业团体从事相声表演。也曾希望融入花团锦簇的相声大家庭,无奈处处碰壁,难以如愿。

好在社会形势的高速发展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凭借着过硬的基本功,熟稔的舞台经验,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活的临场反应,他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也把握住了市场的机会,2005年,终于迎来了属于郭德纲的时代。

在经历成名之后的几次风波后,郭德纲对德云社进行了改革,夫人王惠担任德云社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规范了社团管理和企业运作,引进经纪人,针对不同演员,安排不同的经纪人管理,由专业的人员进行企业管理和资源调配。企业管理日益规范,德云社也不断长大。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郭德纲实行公司化改造,改变以前收徒制的演员培养模式。即便是徒弟也不再严守“三年学艺、一年效力”的原则,全部改为合同制,激发了演员们的创作热情,也为源源不断的演出储备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而今的郭德纲以及德云社拥有400多相声演员,在全国开设了五家分社,在北京有八家小剧场,九个演出队驻场演出,每年还有开箱封箱演出、纲丝节,各种专场演出,各地商演,国外巡演等等。

可以说,在德云社,只要你有能力就有演出机会,就有锦衣玉食的生活。

徒弟们的尊敬与热爱,观众们的支持与喜爱,成就了郭德纲。

郭德纲常说的一句话“观众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一句话,牢牢地把握住了观众的心,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赢得了观众,也收获了市场。

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确实是“市场型相声”的一面旗帜。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将相声产业发展的如此规模宏大?

在德云社繁荣的引领下,相声重新成为人们的重要娱乐选择。市场上相声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相声从业者队伍不断壮大,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业之路。

传统相声再次焕发魅力,吹拉弹唱,京评梆曲,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相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枯木逢春,灿烂繁荣。让年轻一代在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中找到自我、重拾自信,必将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语

而今,即使有部分声音对郭德纲褒贬不一,但郭德纲的相声陪着多少人度过了不眠之夜,却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德云社满坑满谷,一票难求的市场壮观,主流相声界却没有接受现实,他们不知求变!不知道反省和改进。反而除了“羡慕嫉妒恨”之外,就是以“三俗”的名义打压,何其悲也?

我们的主流教育型相声团体和演员们,如今还是依旧常常打着“慰问”的旗号下乡演出。“慰问”两个字看似关怀,实则居高临下。而今的观众,他们迫切需要的是生活重压之下的快速释放,需要的是疲惫工作之余的短暂快乐。所谓的精神慰问味同嚼蜡,只能与观众越走越远。

相声起源于草根,就应该回归市场。相声发源于滑稽戏,就应该回归它的本能。一场让观众感受不到欢乐的演讲式相声演出,和枯燥的开会有何区别?

因此,有时想想郭德纲的“发鸡蛋看演出”之调侃,诚不欺我也!

曲协已经换届,希望天下相声成一家,不管主流、非主流,都能携起手来,共同为老百姓制造快乐,为传统曲艺的发展传承贡献应有的力量。

0 阅读:3

锅哥在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