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简称“皖”,共下辖16个地级市,截止目前,安徽16个地级市中,已有11个城市1-2月地方财政收入更新出炉,目前皖北地区的淮南、亳州和宿州,皖南地区的黄山和池州暂未更新地方财政收入数据。
从已更新的11个城市来看,合肥地方财政收入一城独大、优势明显,完成223.1亿,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亿,同比增长1.36%,省域副中心城市合肥完成80.4亿,占比合肥1/3左右,芜湖地方财政收入虽然没有合肥高,但增量与增速都高于合肥,增量领先合肥4.3亿,增速领先合肥8.63个百分点。
经济第三城滁州,地方财政收入原地踏步,仅完成59.3亿,较去年同期仅仅增加了0.3亿,滁州低增长的原因是市本级财政收入负增长,县域财政收入实现了增长,与芜湖的差距也是近一步被拉大至21.1亿。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六安,经济总量位居安徽省第十名,但1-2月地方财政收入却高居安徽省第四名,完成44.2亿,领先安庆和阜阳等城市;安庆、马鞍山和阜阳地方财政收入也都超过四十亿,分别完成41.7亿、40.8亿和40.8亿。
安庆地方财政收入强势反超马鞍山、宣城和阜阳,上升至安徽省第五名,而马鞍山和阜阳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了2.2亿和1.9亿,目前马鞍山和阜阳地方财政收入完全一致。
蚌埠和宣城地方财政收入接近四十亿,分别完成39.9亿和38.4亿,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0.8亿和-3.3亿,宣城是已更新的城市中,跌幅最高的城市,较去年同期下跌了7.91%,地方财政收入也是直接被安庆和蚌埠双双反超。
铜陵和淮北地方财政收入都超过二十亿,分别完成27.2亿和23.1亿,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0.9亿和2.8亿,铜陵中规中矩,而淮北表现很优秀,增量仅次于芜湖和合肥,位居全省第三名,而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名,同比增长13.79%,成为全省唯一超过10%以上的城市。
已更新的11个城市中,有3个城市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宣城、马鞍山和阜阳,有8个城市实现了增长,分别为淮北、芜湖、合肥、滁州、六安、蚌埠、安庆和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