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又一场巨头的存亡

巨潮WAVE 2021-07-07 23:26:25

文 | 杨旭然

编辑 | 王方玉

出品 | tide-biz

黄峥告诉所有人关于他科学家的梦想,然后把投票权放在了董事会的桌子上离开,任由拼多多市值跌去42%。

张近东不想离开,但苏宁已经不再姓张。千亿负债难题持续发酵,最新的股权交易显示出,苏宁已经不再有实际控制人,由江苏省国资、南京国资、阿里、和一众家电品牌组成的战略同盟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以88亿元的价格接手苏宁16.96%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如果把持有苏宁易购19.99%股份的淘宝,视为新新零售基金的一致行动人,那么苏宁的实际话事人已然变化。“强人”张近东,近乎于告别历史舞台。

不知不觉之间,国美已经是创业者仍在一线打拼的,唯一一家电商零售企业,这个苏宁的老对手,正悄然成为电商混战格局的受益者。

国资、产业资本入股苏宁,宣告着张近东时代的告别。苏宁的股东们在庆幸其股价的涨停,但整个交易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赢家。甚至有投资者猜测,苏宁易购2021年一季度账面上仍然存在的416.6亿元(见下图,单位:亿元)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暗示着家电巨头们的入股,或许并非出于主动。

外界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每一个都是考验接盘者智慧的难题:产业资本和国资会怎样帮扶苏宁?一众家电品牌企业掌控渠道之后,是否会削弱渠道的盈利能力?阿里所看重的线下门店价值,要如何才能被进一步释放?

如今的电商行业群雄四起,强人退场、格局骤变。有人忧愁,有人焦虑,有人置身事外,也有人嗅到了血腥与杀戮的气味。电商与零售的世界里没有终点,只有无穷尽的竞争与博弈。

01 剧变刚刚开始

作为盟友,阿里可以容忍苏宁的经营问题。但涉及到深度介入经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张近东不止一次在互联网的竞争面前展示自己的强人姿态,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在2012年宣称,“京东的增速如果比苏宁快,就把苏宁易购送给他”。

这股不忿的劲儿变成了一个个投资计划:苏宁易购、苏宁金融、苏宁物流、苏宁小店,然后沉淀成财务报表里的负债数字。到2021年,已超1500亿。

并非是张近东有多无能。在电商时代来临之前,他已经最大限度地证明了自己,但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成果,整个行业已经骤变。张近东可以不把苏宁送给京东,却只能把苏宁卖给阿里和他所信赖的地方国资。

阿里是最熟悉苏宁的电商巨头,对其态度长期友好,此前通过换股的方式获得苏宁19.99%的股份。售卖阿里巴巴股票,也在过去几年多次拯救了苏宁。作为盟友,阿里可以容忍苏宁的经营问题。但涉及到深度介入经营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更严格的控制,意味着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向阿里倾斜,员工们将陷入到管理思维与企业文化的冲击之中,冲突与阵痛成为必然,谁走谁留?

其次,阿里有自己的金融体系、物流逻辑、线下商超的投资逻辑,苏宁的资产是存是废,必须经过与阿里的适配,否则只有被抛弃的命运。可以预见的是,此前苏宁按照“大而全”设计和构造的零售生态,将有一部分被放弃掉;

另外,小米、美的、TCL等家电品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掌握了在重要家电销售渠道中的话语权,他们将会如何使用这份话语权?

可以借鉴的是,当阿里掌控了“四通一达”的部分股份甚至是控股位置之后,一直在严重削弱快递公司在电商体系中的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快递费用越来越便宜,阿里“功不可没”,但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利益上的严重损失。

成为阿里同盟,还是被肢解甚至放弃?员工的博弈,业务的博弈,上下游利益分配的博弈,全都在考验交易参与者们的智慧。苏宁获得了88亿元救命钱,但这只是剧变的开始。

02 巨头起手式

电商赛道里,几乎任何账面盈利都有可能会被视为“短期行为”。

回顾巨头们的崛起,起手式就是背负巨额融资甚至债务压力。各种新的零售模式,从一开始就渗透着低价逻辑:

早年,国美和苏宁把早年百货商场的电器搬到专营店,消费者获得了价格上的实惠和服务上更好的体验;

京东把自己定位为“渠道”,直接对接品牌商与消费者;

拼多多用拼团购的方式团结白牌厂商,并用百亿补贴赤裸裸地拉拢用户;

社区团购绕开传统社区零售,直接对接了生鲜批发商和消费者,价格可以拉到更低……

可以说,电子商务存在的关键基础之一,就是零售商、制造业企业们通过线上渠道,去绕过传统商品流通体系、缩短供应链链条,以降低商品价格。

如果无法直接通过采购降低商品价格,企业也必须通过补贴的方式去降低商品价格。这类似于一场囚徒困境——你不低价,其他对手就会想办法低价,即便是零售企业形成价格同盟,也很难保持动向一致。

低价的逻辑不难理解,难以理解的是,低价逻辑将持续多久。

如果说电商行业发展早期,人们还能理解低价、亏损的重要意义,那么到了发展十几年之后,电商们仍然在低价促销甚至导致亏损,很多投资者已经理解不了了:这个行业的低价格竞争,究竟要到什么时候?

实际的情况是,阿里刚刚试图盈利赚钱,就立刻养肥了拼多多这个巨大无比的竞争对手,并立刻让淘宝直播遭受了抖音与快手的两面夹击,令其股价和市值陷入停滞。

苏宁试图多线开花,却最终走到资金链断裂的败局。

电商赛道里,几乎任何账面盈利都有可能会被视为“短期行为”,学会如何驾驭亏损,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生存,低价经营策略,要比所有人想象得更有生命力,更加符合这个行业的现实。

这意味着,需要有企业为担责,承担压力,需要企业家展示魄力。

03 低价才能破局

低价是零售业最核心的竞争手段。但如何解决低价造成的亏损,是企业家的事,消费者不会关心。

作为苏宁同时代发展而来的对手,国美更清楚在激烈的竞争中,用户到底需要是什么。

简言之就是:低价。

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加简单直白的方式去理解电商之间的竞争:一条街上有10家小卖部,每家的店名(品牌)不一样,进货方式(供应链)不一样,有批发有零售还有寄卖(商业模式也不一样),那么街上的消费者最终会去哪家消费呢?

答案是,大家都会走进那家东西最便宜的商店。店名品牌、进货渠道和售卖模式,在店主眼中很重要,但在消费者眼中不重要。

低价格的基础上,商家通过增加娱乐元素,类似于商圈中的电影院、餐饮、亲子业态的布设,可以实现获客和增加粘性的作用。在这方面,拼多多和国美“真快乐”都在大量借鉴。

低价是零售业最核心的竞争手段。但如何解决低价造成的亏损,是企业家的事,消费者不会关心。只有低价才能破局,这在国美苏宁、阿里京东、拼多度和兴盛优选的崛起过程中都已经体现过了。

国美明确提出了“真低价持久战”,又一次杀到了价格战里。但并非谁都敢于承担低价背后的亏损与压力。创业家与管理层在消费者的低价诉求面前,会有不同的思考——管理层倾向于求稳,而创业者则对于压力的承受力更大,更适合以低价争取更多用户。

过去线上与线下零售模式的争论,也同样基于价格。曾经的电商能够以几台服务器服务上亿用户,用低边际成本拉低商品价格。但随着线上流量见顶,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电商的低价壁垒不再,国美、苏宁在线下的流量价值就凸显出来。

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影响消费者决策,消费者决策最终促使企业改变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在循环往复中,零售业蜕变、升级。我们能看到新面孔的光彩,也看到老面孔的坚韧。

04 写在最后

电商曾经在商业模式上完成了传统零售的碾压——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资本的扶持,资本的介入进一步推动了整个零售业的竞争。

这种高强度竞争,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可怕的。不论是像国美一样隐忍,还是像苏宁一样挣扎,都没有人能够在如此混乱中独善其身。

流量的变化与价值,仍然是这场竞争的主线之一,是梳理竞争关系的线索。线下流量的蓬勃,让国美和苏宁成为了前电商时代的巨头;线上流量价格的低廉,促生了阿里与京东的崛起;直播和内容流量的兴盛,让带货成为新的购物渠道。

当线上的流量价格变得越来越高,线下的流量价值被再度发掘就成了大概率事件。这是国美二次创业的根基土壤,苏宁却有可能因震荡整合期而错过机遇。线上战场的战事已到收兵之时,而在线下战场,巨头国美早已伺机而动。

13 阅读:39846
评论列表
  • 2021-07-08 11:53

    资产都转移到意大利去了

    mazedws 回复:
    不是开曼群岛吗?
  • 2021-07-09 01:38

    这些平台都应该倒闭,实体现在有多惨

    任从你心 回复:
    除非国家限制电商发展,要不然倒下了一个,还会起来另一个。资本家们有的是钱,人家玩的起,底层人民慢慢地都成资本家的长工了[笑着哭]
    yfkkohp 回复:
    为什么惨?价高,为什么高?
  • 2021-07-08 23:46

    苏宁的衰退首先是从2018年苏宁开设全国1500多家小店开始的的,然后是同年苏宁在全国开设上千家苏宁直营店(直营店是介于大家电的常规店和苏宁小店之间,可以理解为夫妻店或者创业者店面积不大,但多数还是苏宁派去的销售部门督导之类的去做店长),开的这些小店和直营店的💰都是来自投资者和阿里巴巴的200亿,结果2年多一点的时间,这些💰就消耗、亏损了一大半,可小店和直营店的经营不好,毛利率如果能持平就谢天谢地了,这时苏宁的内部问题就开始出现了,2020年的疫情让本就因小店、直营店亏损的数百亿问题和苏宁集团的财务雪上加霜,同时收购天天快递后的苏宁快递/物流这都没有盈利,苏宁快递更是只靠几乎来自苏宁易购网的单量年年亏损,想甩手也甩不掉,最后守不住、刹车也刹不住就只能爆发了,所以苏宁的问题本质上其实是业务贪多求全、精力分散、盲目投资造成的,苏宁云当初也花了数亿元后来2020年还是关闭了,苏宁盲目跟从以苏鲜生和苏宁小店做起社区团购卖菜之类的其实犯的错就已经加重了财务问题,苏宁金融用户多数也只是内部员工和厂家派在苏宁门店的促销员以及买家电的一部分用户,企业参与的不多,所以注定吃不开。我在苏宁5年深有体会

    打死不说谎 回复:
    一看就是内部人,眼光犀利独到。
    千墨文化 回复:
    苏宁最初收购的被人家不要的天天快递业务逐年下降、亏损,再加上苏宁后来2018年2019年2020年几十亿大举收购家乐福、万达百货等资产后,发现业务毫无气色,苏宁体育的冠名在2020年初被取消,张近东儿子花了好几十亿的国际米兰和pptv投了不少钱,可业务口碑不理想,2019年下半年苏宁置业(房地产项目)出现问题还投了上百亿给恒大,后来恒大出事……一大堆问题拦不住了,就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到了2020年底疫情出现,苏宁彻底爆发了,卖资产无人接手面对不确定性的疫情也不敢接手
  • 2021-07-08 14:23

    我就知道苏宁会有这一步,我买一台手机,有问题,还没使用,退货居然叫我去检测,我的天,耽误两天时间我那个去

    ,,, 回复:
    没使用也能知道有问题?
    我只代表我 回复: ,,,
    也许是开不了机[呲牙笑]
  • 2021-07-08 09:24

    投机倒把的资本家,命能长?

  • 2021-07-09 02:54

    在米兰的时候,东哥说:“家印,家印,你的车呢?”

  • 2021-07-09 05:37

    拼多多也该倒闭了

    用户14xxx66 回复:
    你看不清啊,拼多多为什么活着?没人买会嘛?
  • 2021-07-08 09:29

    3号在苏宁买的货,今天8号了还没到。你说我下次还会来吗?

    任从你心 回复:
    主要是资本家为了上市割韭菜
  • 2021-07-08 04:38

    撑不下去的

  • 2021-07-08 17:56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鼓掌]

    用户10xxx31 回复:
    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 2021-07-08 01:52

    [点赞][点赞][点赞]

  • 2021-07-08 08:38

    小编你明白这是张近东卖股份吗?这88亿钱是张近东的,不是苏宁易购的,并不是易购增发,易购并没有获得资金,但是新进入的股东强大,会获得银行授信,借钱更容易

  • 2021-07-09 02:43

    拼多多是个良心好平台,在拼多多购买的敌敌畏和百草枯就没人给过差评!

  • 2021-07-08 21:36

    有钱人玩的资本游戏罢了!

  • 别老拿双东打赌说事,虽然现在京东甩苏宁好几条街,但事实上,那一年的打赌是刘强东输了,因为赌的是那一年的增长,不是后几年的

    深深的海洋 回复:
    你又知道了
  • 2021-07-08 22:29

    低价势必影响的是生产力,以及产品的发展,当城市的现金流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泡沫真正破解的时候,快了

  • 2021-07-08 23:20

    苏宁的业务太多容易分散精力。我在苏宁干了5年,这点是知道的,主营业务家电刚有起色成为领导者,就开始有点飘了

  • 2021-07-10 06:45

    把䒑这个饼保住,继续炒

  • 2021-07-11 20:43

    市场已经被玩坏

  • 2021-07-11 23:47

    如果20年恒大200亿对赌输了连本付息还给苏宁了,结局会怎样?恒大1200亿债转股里面的内容,希望知道的大佬多多普及

  • 2021-07-11 19:56

    好戏才刚刚开始

  • 2021-07-08 02:54

    [横脸笑][呲牙笑]

  • 2021-07-08 07:46

    苏宁是不是张近东的不重要,但愿苏宁易购能活下去

  • 2021-07-08 18:35

    想融资却被资本玩死,苏宁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 2021-07-08 22:25

    苏宁到底干啥的?

  • 2021-07-09 23:46

    恒大那个坑也敢跳

  • 2021-07-13 08:22

    黄:十年后再战辉煌,张:好的,我给你机会

  • 2021-07-09 17:23

    还是掌舵者的战略眼光问题,谁也怪不了,不能从管理中看到企业的机遇与危机,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要被市场淘汰。

  • 2021-07-08 21:28

    套现再套现,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惨的是散户,大股东能亏吗?钱早就转移到国外去了!!!

  • 2021-07-09 09:15

    也舒服过了,时代变迁太快,放高利贷风险很大

  • 2021-07-09 20:53

    文章不错。

  • 2021-07-10 04:53

    话说许家印也是差不多了吧

  • 企业做来做去,只有老干妈笑到最后~

  • 2021-07-11 18:17

    扩张的太快了!

  • 2021-07-10 21:00

    实体店很难生存,网店经营的再不好,不死咋办

  • 2021-07-12 21:39

    中国的巨头都是海绵宝宝,水份一挤都成干鱼了。

巨潮WAVE

简介:融入时代巨潮,发现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