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于解放军陆基反导系统能力评估

君豪看国际 2023-04-04 08:26:01

声明:本文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不存在任何涉密内容,且来源均有可查出处。望周知

从预警系统说起。

部分陆基战略预警雷达图:

大致覆盖范围:

印度/日韩方向(北极方向还有一块儿没画出来)

西太平洋方向

以及为了应对未来海量小型空间目标(星链)而研制的机动空间预警雷达:SLC18

SLC-18 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多目标、大威力、大搜索范围等突出优点,能在大范围空域内实现对低轨道目标的探测,可覆盖大量低轨卫星目标。

还有已服役多年、但外界鲜有报道的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即前哨/尖兵系列预警卫星)

注意右上角

关于反导实验:

14年之前我军中段反导/反卫星实验汇总

中国的反导试验分别于2010年1月11日、2013年1月27日、2014年7月23日、2018年2月7日、2021年2月4日和2022年6月19日进行,其中2010和2013年测试拦截酒泉基地发射的东风-11型弹道导弹,2014年后开始逐步使用东风-3和东风-4型远程弹道导弹作为拦截靶弹。

2021年2月4日使用东风-4型导弹作为靶弹进行测试,该次测试的导弹由太原基地发射,反导弹由库尔勒基地发射,是一次“头对头”拦截测试,主要试验拦截弹的理论拦截能力。

2022年6月19日,官方发布的禁航区范围

而去年的测试同样使用太原基地发射的东风-4或5型靶弹模拟洲际导弹目标,拦截点距离发射点约1400公里,拦截高度约300-500公里,关机速度约5千米/秒,拦截改为更具有实践意义的“头对身”式拦截,这意味着库尔勒基地的导弹跟踪雷达和天基红外卫星全程对弹道导弹靶弹进行跟踪的难度更高、更贴近实战。

关于拦截弹:

从现有信息来看,中国的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大概率包括6种导弹,即红旗-9B、红旗-19(类似THAAD)、红旗-26(类似陆基标准3)、红旗-29(类似爱国者3)、动能-1(DN-1)和动能-2/3(DN-2 相当于美军的GMD)拦截弹。

这六种导弹分别构建了三层导弹防御网,第一层为中段拦截层,主要完成大气层外的导弹拦截任务,是中国构建反导系统的核心关键。第二层为大气层内外和大气层边缘的拦截层,即中段反导拦截,主要依靠红旗-19和红旗-26导弹进行拦截。第三层为末段拦截层,主要通过红旗-9B和红旗-29等导弹进行末段拦截。

1、SC19

网友制作的SC-19模型

SC-19即动能-1低层拦截弹,这是一种基于开拓者1号四级火箭的拦截弹,在东风-21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过来。该型拦截弹可能只具备反卫能力,并且是中国2007年反卫星试验的主要拦截器,由于其毁伤效果不好,目前可能已经退役。

2、HQ19

疑似HQ19运输车,采用万山重型特种卡车WS2250(8×8)基本型衍生系列起竖式底盘

红旗19,战区反导系统弹,拦截高度约100-150千米,有猜测认为类似THAAD-ER而可以在卡门线内外拦截。

根据相关信息推测,HQ-19导弹现阶段的任务主要拦截射程3500公里左右的中程导弹,已经可以对周边国家的中程导弹形成较为稳定的拦截能力。其应该只具备理论上的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并不是其主要任务。

国内曾经隐约提到红旗19导弹的公开文献是中航集团于2000年发表的一篇报告。其中提到:“……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都拥有中短程弹道导弹,而WW也在积极发展此类武器。为打赢未来局部战争,有效遏制对方的导弹讹诈,必需优先发展高空远程反导系统,拦截射程3000千米以内的弹道导弹。”而且,中航原文还称:“……新式导弹使用了高质能比,可多次点火的新式固体脉冲火箭发动机,显著改善了导弹的机动性能并扩大了导弹的攻击范围。”这算是有关红旗-19最要的报道(虽然没有提到红旗19的字眼)。

HQ19和萨德的对比图 无限接近

3、HQ26

很多人把HQ19和26混为一谈,但事实上HQ26极大概率是舰载型号,尺寸/性能大致相当于标准三,和专注于卡门线内外反导的HQ19有着本质区别。

海基新弹,疑似HQ9C/HQ26?

基本实锤舰载反导拦截弹,外形类似标准三

未来HQ26的主要载舰即055,央视已经披露过相关能力。

4、动能2/3

作为国家反导系统的一部分,DN2/3是当之无愧的高层拦截弹,拦截高度可达数百千米。

关于动能系列的信息凤毛麟角,公开消息仅有央视公布的一张疑似DN3测试图

DN2首次试射是在13年1月,DN3则是在18/21年,二者可能已经小规模投入战备值班。

无论DN3还是DN2,实际上都是一种反卫/反导双修的拦截器,高可以毁伤运行在同步轨道上的大型卫星,低则可以拦截进入中段还未再入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用途等同于美国的GBI拦截弹,但实际技术水平可能更高。

关于我军反导部队:

2017年3月,一则公开的新闻报道《部队整体移防,官兵面对两地分居等困难怎么办?》披露,新组建的某导弹营官兵来自空军26个团以上单位。根据其技术难度,我们可以推测这个营列装的是红旗-19或者红旗-26部队,以红旗-19的可能性最大。换言之,现在解放军应该有1-2个红旗-19反导防空营,专门负责中段弹道导弹拦截任务。

同年中国军网的一则报道中,则首次披露了我国组建第一支反导作战部队的经过,表明我国红旗-19导弹可能已经战备值班了。

2016年央视报道截图 疑似HQ19

以及去年10月,中国首次公布中段反导画面

虽然是概念图,但释放出的信号不言而喻

从近两年我军中段反导/反卫星实验频率、特别是去年六月“临时加塞”的那一次,已经基本证明了我军战区/战略反导体系已经初步具备即时反应/全域预警能力。当然,具体的规模/搭配/技术装备等可能要等到25年大阅兵才会首度公之于众。

总结:

当前反导系统和弹道导弹的发展呈现出“矛强盾弱”的大趋势。低成本、大量扩散的海量短程弹道导弹极大增加了反导工作的难度,而现有战术反导系统在历次冲突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事实上,一枚反导拦截弹的技术难度和价格远超传统弹道导弹,而拦截一枚目标则通常需要3~5枚拦截弹齐射,这种近乎败家的打法使得哪怕“财大气粗”的美军也吃不消,具体表现便是标准3等中段拦截弹的采购数量远远不及萨德和爱国者这种战区末端拦截系统。

战术反导尚且如此,那洲际导弹拦截就更不必说了。事实上,未来10~15年内各国装备的战略拦截弹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根本不足以应对大规模的核战争,只能在和平时期负责处理可能出现的零星误射事件。如果想真正具备完全可靠的洲际反导能力,大概只能等到大功率激光武器投入服役。

因而我军不太可能会像日本那样“被迫”大量装备类似标准三系列的昂贵中段拦截弹,而是增大HQ9C/29这类战术反导系统的采购量,以应对周边越来越泛滥的短程弹道导弹海。同时另一个重点是加大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预警/拦截体系建设,以确保能应对2030年以后西太平洋漫天高超的局势。

西安航天动力所的新作品,能够模拟高超音速武器,飞行特性猜测大致类似于匕首/东16/Kh32。

而未来我军装备的少量DN2、3系列,则主要负责拱卫我西北战略导弹发射基地,包括地下长城/各指挥中心/TEL集结地/发射阵位,哦对了,还有一大批新建的风力发电设施。

考虑到在西北的瓜州、哈密、杭锦旗部署的约325-350个导弹发射井,在西北部署陆基高/低层拦截弹具备非常大的实战意义,可以有效保护我陆基发射井在敌小规模核弹道导弹攻击中幸存下来并展开落地后反击发射。

事实上,库尔勒基地的高拦弹已经可以对几乎整个火箭军64基地的活动区域进行保护。目前,继2018年我空军第一个装备红旗-19型战区/低层拦截弹系统的反导营成军之后,动能-3型高层拦截弹系统也完成了实战测试,这标志着我国陆基中段反导即将进入全面实际部署阶段。

9 阅读:1705

评论列表

十三月十七日

十三月十七日

5
2023-04-07 22:40

兔子:我有一剑,可断虹,可斩月,可破日,可遮天。

温润如玉

温润如玉

4
2023-04-06 11:32

间谍来钓鱼啦!

d8wenyhu

d8wenyhu

3
2023-04-08 15:50

唉,以前多专业的几个航天论坛啊,可惜都关闭了!二十年前的虚幻天空,大佬云集,都是根据公开的新闻和图片,通过专业知识去计算推导武器性能。后来虚幻关闭后,就是航空航天港论坛,前两年也关闭了,连上了二十多年的超大也关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些

Lucky灬8

Lucky灬8

3
2023-04-11 09:52

像萨德的话不是应该末端拦截吗

君豪看国际

君豪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