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北绵阳南宜泸?重磅解读《绵阳意见》

浩宇说趣事 2023-12-19 21:04:01

四川省《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绵阳意见”),《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先后出台。

2018年,四川确定绵、德、宜、南、泸、达、乐等七城竞争四川经济副中心是初赛;

2022年5月17日,四川省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是半决赛。

11月15日,四川省的一个重要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绵阳意见》和《宜宾泸州意见》,随后,“两个意见”先后出台。这是决赛。

北绵阳、南宜泸,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基本圈定。

为什么是北绵阳、南宜泸胜出?

当时,绵阳GDP2303.82亿;德阳GDP2213.90亿;宜宾2026.37亿;南充2006.03亿,达州、乐山直逼2000亿,彼此差距都不大。

但到2022年,绵阳3626.94亿,宜宾3427.84亿,德阳2816.87亿,南充2685.45亿,泸州2601.5亿,达州2502.7亿,乐山2308.81亿。

绵阳和宜宾明显胜出,站在了同一个段位上。

这一年,领跑的绵阳分别领先德阳810亿、南充941.49亿、泸州1025.44亿、达州1124.24亿、乐山1318.13亿。

省域副中心花落谁家,已经十分明朗。

但为了给更多的城市以机会,四川初步给绵阳定性为“建成”,宜宾+泸州捆绑为“建设,南充+达州捆绑为“培育”。

可谓层次分明。

2023年,差距进一步拉开。前三季度,绵阳和宜宾的GDP增速分别跑出了8.2%和7.3%的加速度,绵阳第一,宜宾第二,远高于全省6.5%的平均值。

反观南充和达州,今年前三季度,一个5.3%,一个5.4%,都不理想,差距与绵阳、宜宾进一步拉大,难以担当“副中心”的责任。

今年,绵阳GDP将突破4000亿,宜宾大概率在3700亿左右,领先优势更加明显。

四川从全省的发展大计考虑,不仅着眼于当下,还要看一个区域的发展未来。

绵阳不仅是GDP领先,在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也比较健全,所以能独挑大梁为“建成”。

而宜宾在这几方面还稍略欠缺一些,于是与山水相依的同志+兄弟泸州组团建设“副中心”。

以成都为核心,以北绵阳、南宜泸为两翼,带动五区共兴的四川现代化经济模式呼之欲出。

现在,虎眼应网友要求,为大家分享解读一下《绵阳意见》。

《绵阳意见》不长,但干货满满。

意见明确,经济副中心当然首先要以总量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做大总量的同时,还要凸显绵阳的军工特色和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保持持久的领先优势,进行高质量发展,为四川川的“五区共兴”贡献更大的绵阳力量。

怎样做大做强?目档任务来了——

到2027年,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需要为大家重点诠释的是: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就是绵阳是坐落在川北的省域副中心,是“正在建成”的副中心,与川南的宜宾、泸州相呼应,形成四川的南北两翼。

1、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年均增速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以上。

2023年,绵阳GDP将突破4000亿元,这就是为2025年突破5000亿作准备。只要2025年闯入5000亿大关,绵阳在“十四·五”期间就实现了5年经济总量跨越三个千亿台阶的传奇,那么,2027年超过6000亿就完全能够实现。

为什么要定下6000亿的目标?

作为独挑大梁的首席副中心,必须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大盘的占比。过去5年,四川GDP从3.8万亿涨到5.67万亿,未来两年有望从全国第6冲到全国第5,对“副中心”的要求必然进一步提高。所以,绵阳必须“跑起摸高”。

同样,绵阳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首先是经济副中心。

2、不仅仅是经济总量,高新技术产业年营业收入突破350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11%,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绵阳在“2023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50强”中,绵阳排名第17位;“2023城市科技创新投入竞争力30强”中,绵阳排名第15位。同时,绵阳跻身中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

绵阳共有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38家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国省企业技术中心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绵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达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4家,科技部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000家,四川省瞪羚企业18家,数量也是高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同样,绵阳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灵魂是科创副中心,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的任务正在强势推进。

3、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区常住人口超过200万、建成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

截止2022年底,绵阳中心城区面积18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5万,2027建成“双200”大城市只有提前,不会推后。产业+教育+宜居环境,绵阳的中心城区人口净流入年年呈数万递增。

城市盘子做大做强,城市能级迅速飙升,促进消费跨越升级。全力助力绵阳建成成渝消费副中心,打造西部消费天堂。

4、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教育、医疗、文化旅游辐射川渝陕甘,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

绵阳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5所,高考一本率和本科率连续24年居全省第一,已经成为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教育名城。

2023年底,三级甲等医院数量将达到15家、2025年底要达到17家、2027年底要达到20家。

值得一提的是,由绵阳发起的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四川阿坝、广元、绵阳、德阳、遂宁、南充和重庆潼南、铜梁)携手,共同打造新时代区域合作新样板,开启流域九地全方位务实合作新篇章。影响很大,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有力彰显了绵阳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绵阳的教育医疗文旅优势明显,同样成为全面建成成渝教育文化医疗副中心的有力支撑。

在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上——

绵阳作为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宝成铁路、西成客专纵贯南北,川青铁路部分通车,绵遂内铁路绵遂段即将全面开工,中欧班列成渝号、中亚班列常态化开行,“十”字型铁路骨架正式确立。

绵阳绕城南环线、成绵、绵广、绵遂、成绵复线、成巴、绵西、德遂、绵苍9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绵九高速部分通车,G5成绵扩容、G5绵广扩容、广平4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居全省前列,“二环九射九联”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

绵阳南郊机场开行航线55条、通航43个城市,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经济发达城市和重要旅游城市的航线网络,年旅客吞吐量峰值达416万人次,随着T2航站楼建成投运,四川航空次枢纽地位持续巩固。

建有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2027年,绵阳建成川北省域副中心,就是为2035年建成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2035年,绵阳将基本建成“双300”国家Ⅰ型大城市,基本实现科技城建设国家战略目标。

绵阳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品质宜居宜业城市、成渝副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这是对之前的提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国家重要的国防科研基地,成渝绵创‘新金三角’”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提出了更加重要的要求。

怎样建成?

综合起来就是——

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五中心一枢纽”建设是战略谋划,“创新引领”是工作要求,“五市战略”是实施路径。

坚持“一线工作法”,跳出绵阳看绵阳,跳出四川看绵阳,在全国找坐标、争位次!向最好的学、与最强的比、跟最快的赛!

绵阳的宏伟蓝图,正在实干中一一变为美好的现实画面。

0 阅读:1

浩宇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