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交锋,中方对韩断供尿素,韩国发起第二波报复,贸易冲突加剧

咱说点域的事 2025-02-22 05:01:59

文案|编辑:法拉

韩国国内忙着弹劾尹锡悦,但对外也没忘对我国出手,之前因为中国调整了出口政策,导致供应量减少,韩国就觉得被“针对”了,立马对中国尿素说拜拜,转身去找越南接盘。

没想到转了一大圈后,发现越南这边的尿素,竟然还是”中国牌“,结果尿素这事还没消停,

韩国又转头在钢铁领域搞起了反倾销,说中国产品抢了他们的地盘,准备硬碰硬地“教训”中国,可忙到最后,发现吃亏的是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说说尿素这事情,它作为农业和化工生产里,非常重要的原料,这玩意在很多国家都是“刚需”,前几年,中国出于国内需求的原因,对尿素的出口政策进行了调整,主要目的是优先满足国内用量。

这事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但韩国那边可不这么想,他们立马炸锅了,觉得中国是在“断他们的粮”,解读成中国刻意对他们“卡脖子”。

于是韩国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一拍桌子,直接启动“找替代供应商”的计划,他们很快盯上了越南,签了一份大订单,搞得好像是一场“脱中独立”的胜利一样。

自此之后,越南的单子越来越多,成为了他们最大的越南尿素进口国家,中国的单子逐渐减少,可慢慢发现,这事情并不简单。

原来他们所买的“越南货”,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也就是说,同一批中国尿素,只不过这次多了一层“越南的壳”,当初喊着“摆脱依赖”,现在只剩下“自己糊自己开心”的尴尬。

这么一来,韩国的尿素价格还莫名其妙地提高了,一番折腾下来,换来的是更高的成本、更低的供应效率和一场笑话,说白了,韩国不仅白绕了圈,还相当于花钱给中国打了“宣传广告”,他们没了中国还真不行。

尿素的账还没算完,韩国这头又换了战场,把钢铁作为对中国“出招”的第二回合,这次的操作更加直接,不绕圈子了,干脆出手对中国钢铁产品来了个“反倾销”,意思就是中国的钢材太便宜了,占了他们的市场份额,让他们国内的企业没饭吃。

这次对钢铁动刀的原因倒也不复杂,从韩国人的角度看,他们特别不服气,明明中国钢铁涌入了韩国市场,还压低了价格,对本国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有冲击不说,中国也没有怎么购买”韩国货“了,导致他们的钢材对华出口减少,这就让韩国的贸易逆差大大增加,日子过得越来越难,他们干脆来个硬手段,试图靠给中国产品抬关税,来扳扳手里的局面。

另外这背后还有美国那一脚“助攻”,美国前一阵搞了个大动作,突然对全球的钢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韩国在内的多国出口商,都被狠狠打了一巴掌。

韩国钢铁企业本就因为中国产品,冲击而日子难熬,这下出口美国又受阻,压力更是倍增,反正里外挨揍,韩国干脆对中国和日本的钢铁产品,一起反倾销,算是“出气”了。

听上去似乎很强硬,但仔细一品,韩国这波操作和尿素的事如出一辙,几乎是“不看后果、只顾动作”,首先是中国产品低价格的优势。

中国的钢铁这么便宜,是因为有完整的生产供应链,规模效益拉满,技术积累够硬,再加上高性价比的劳动力,整体生产成本就是打不下来。

韩国不去解决自己企业的成本问题,反而想着靠加税限制中国钢材,这简直是隔靴搔痒,就算短时间能减少一部分进口,长远来看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再说了,中国在这一领域,并不是只有单一出口的路,从东南亚到中东,中国的钢材市场覆盖面广得很。

韩国这里一堵墙,那边中国可能转头就把产品卖到别的地方去了,万一中国通过第三国中转到韩国市场,那这些反倾销措施作用,还可能就人家费点“物流费”,毫无痛痒。

而韩国显然也没想清楚反制的后果,毕竟中国可不是个容易被动的角色,要是真被惹毛了,采取点措施减少从韩国进口高科技产品,或者其他核心零部件,韩国一下就要大伤元气。

到时候,不止是钢铁的麻烦,韩国的半导体、汽车零部件这些命脉产业都不可能幸免,钢铁是你们的饭碗,电子产业莫非就不是了?

乍一看,韩国在这两场贸易战里显得信心爆棚,像是为自主经济权奋力一搏,但别忘了,这种“出口气”的方式往往是两败俱伤。

不管是尿素也好,钢铁也罢,很多产品的供应链,韩国和中国都有深深的依赖关系,韩国说想脱离中国的“掌控”,但实际上的布局却绕不过中国,那韩国为啥总是摆脱不开中国的供应链?

其实背后原因很简单,中国的制造体系够完整,成本低,产能还超级强,像尿素这类化工品,中国不仅是制造大国,所需的原材料很多也是全球供应的源头,而钢铁更不用说了,中国在全行业里的规模和技术,已经搭建了一种无可替代的生态。

比如,你韩国想买越南尿素,越南背后的原料和生产链条却连着中国,这是全球化下供应链的必然趋势,想绕开也得先掂量清楚代价。

而韩国这次的冒险,就好比“硬拆链子”,最后不仅拆不动,还可能把自己的链条弄得稀巴烂。

还有就是韩国如今夹在中美之间,确实是“两头受气”,美国一边给韩国军事保护、安全承诺,一边又在经济上搅局,先是放了钢铁关税这颗“雷”,还随时对韩国的半导体行业指手画脚。

而中国这边虽然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这两年因为地缘政治上的紧张,韩国也未必敢得罪,

可问题是,中国市场对韩国的企业利润还挺重要,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占了其外贸总量的1/4,这数字再清楚不过了。

韩国夹在两个势力之间,日子也不好过,而他们试图用反制中国的方式,换取些许喘息,不过是一种短期的盲目赌局,真正的结局往往是赌输了,却没后路。

说到底,在尿素和钢铁这两轮贸易博弈里,韩国一直在“自我迷惑”,他们一边强调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一边无力脱离全球化供应链的现实,在进退两难中越挣扎就越被拖得深。

无论是多花钱的尿素“乌龙案”,还是劳民伤财的钢铁“反倾销”,都在证明韩国对中国产业体系的依存,压根没法绕开。

这两场“盲目较量”,说白了像极了讽刺版的经济实验,想一波硬刚,但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损失了钱,也没占到便宜。

如果韩国还是这么盲目,与中国对抗下去,恐怕只会更深地,陷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循环中。

资料来源

0 阅读:0
咱说点域的事

咱说点域的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