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对王毅避而不见,中俄外长在南非碰头,拉夫罗夫对华交底

咱说点域的事 2025-02-22 05:01:43

最近国际外交场上挺热闹,但也挺有戏剧性。

一边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连续两次“躲着”中国外长王毅,连联合国安理会和G20这么重要的场合都没露面。

另一边,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直接在南非跟王毅碰了头,还主动“交底”,连美俄谈判细节都愿意透露给中国。

显然,中美俄之间的这场外交博弈,比表面看到的要复杂得多。

文案:凤梨 编辑:凤梨

鲁比奥对王毅“避而不及”

中美这次交锋的重点之一就是“见与不见”。

在前不久,中方主持的纽约联合国大会,当时所有人都以为王毅和鲁比奥能碰个面,聊聊中美两国未来关系,结果美国直接选择“隐身术”,谁都没看见鲁比奥的影子。

紧接着在南非的G20外长会议上,美国直接又摆出一副“我不去”的架势,还把理由甩到“对议题不感兴趣”上。

鲁比奥接连两次不愿与中方参加国际会议,舆论猜测,美国估计不想太早,也不想太显眼地跟中国正面“掰手腕”。

换句话说,现在他们更热衷于通过低调的方式调整自己的战术,给整个世界传递这样一种信号:美国可以先降降温,集中精力搞别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可能牵制中国的动作。

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甚至直接指出,美国在外交上的“回避策略”,本质上可能是为了“另有打算”,有专家推测,美国想先要调整和俄罗斯的关系。

因为特朗普团队早就说了,要和俄罗斯搞得亲近点,这样美国就能腾出手“对付中国”,这算盘倒是打得“响”,但现实中能不能如愿就难说了。

这种“冷处理”最多也只是暂时性策略,要真说永远把中国晾一边,那美国的很多事情估计都办不下去。

从经济问题,到全球气候应对,再到国际安全合作,这些环节里,美国离不开中国,只是看它愿意在什么时候放下面子来继续打开中美对话的大门。

反观中俄这边,外交操作的模式完全不一样,和美国转着弯绕圈子不同,俄罗斯明显更直接,甚至可以说是主动。

这次拉夫罗夫主动找上王毅,带着一大套“稳定关系”的熟练台词,让全世界都看得明白:中俄这关系,稳得很。

这里最有意思的是拉夫罗夫在会谈中提到的那些关键词,他反反复复说了一些“稳定国际秩序”,“国际局势不该对抗之类”的话。

别看是些官方语录,它背后透露的逻辑很清晰——中俄关系稳不仅是两家的事,还是为了告诉其他国家:你们就算再挑拨离间,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波澜。

拉夫罗夫还直接对王毅“交底”:俄罗斯会把美俄之间谈判的细节第一时间和中国分享。

这可是重大国际场合,这些话说出来就相当于告诉全世界,中俄关系不是普通的合作伙伴,是属于实打实的“兄弟间的信任”。

能把和美国的内容直接告诉中国,这种透底的程度没点真感情能干出来?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向美国暗暗表示“别自作聪明”的信号,同时也是让所有质疑中俄关系的声音闭嘴,

而且别忘了,紧接着拉夫罗夫又加码爆出了另一个消息:普京要访华。

不光要来,还得赶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日子。

这对中俄关系来说又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继续发力加深两国的关系,美国听了估计得后背发凉了。

除了中美俄三国错综复杂的关系外,北极圈的另一边还有美国在悄悄运作对俄的策略。

过去几个月,美国和俄罗斯关系的改善动向愈发明显,特朗普团队不仅派代表跟俄方洽谈,还给舆论吹了不少“风”。

他甚至直截了当地暗示:改善美俄关系,可以让美国在处理全球事务上更有余地,尤其是,这关系一缓和,说不定能挑拨中俄,把俄罗斯变成“临时队友”。

问题是,这种策略的成功率看上去真不高。

第一,美俄两国从历史问题到现实利益上都隔着一条相当深的大沟。

这条沟怎么填?先不说俄乌冲突、中东博弈这些大事,两国的基本信任上还差很远,别看表面上搞谈判,里面问题多着呢。

更别说,美国一边谈友好,一边继续制裁俄罗斯,谁信啊?

第二,俄罗斯这边也挺精的,普京的那句“跟特朗普喝杯茶可以,但仅此而已”,就已经把意思说明白了。

美俄之间顶多能短暂达成一些利益上的交换,但要真说彻底站队美国,那是不可能的。

而这种态度,从普京愿意第一时间与中国交流谈判内容、并安排访华的动作中,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总的来说,美国叫得挺响,但实际操作中,美俄之间始终存在太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俄罗斯显然也看得很明白:搞好中俄关系显然比被美国“临时拉拢”划算多了。

中俄关系之所以这么稳,显然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上的互吹,而是真实的“硬件”在支撑。

从经济到能源领域,两国关系的绑定是全方位的。

比如能源,近些年中国在俄罗斯出口能源的占比节节攀升,这已经是两国经济合作的核心纽带之一了。

除了传统的能源合作,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也一块儿上来了,比如5G、人工智能这种新兴产业,简直就是给西方国家看着扎心。

还有国际舞台上的“配合度”,像金砖国家峰会这样的场合,中俄在议题上的协调就非常默契。

大到解决地区冲突,小到搞一些经济发展倡议,两国的联合发声看起来每次都站在同一立场。

讲道理,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背后离不开长时间的利益绑定和立场趋同。

换句话说,中俄关系的稳定真正落到了“底气”上,不是说表面上一起吃吃饭、拍拍肩膀就完了,而是真正有实力、有利益的双向支撑。

尽管现阶段似乎中俄联手让美国略显“尴尬”,但话说回来,这场“大戏”里每一方仍在试探、调整和布局。

紧接着的几个月里,普京的访华计划无疑将是新的焦点,而接下来中美俄三方如何应对这一系列互动,仍然充满戏剧性。

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美国可能还会在今后尝试打出各种组合拳,从拉拢俄罗斯到继续保持对中国的压力,这种策略闭着眼睛都能猜到。

但中俄之间目前展现出的合作强度,已经足够让美国这些博弈中岀其不意的“小花招”难以奏效。

说白了,这场三方的“暗战”才刚刚开始,眼下的平静也许是一场更大外交风暴的前奏,而三方之间的每一步都将带来连锁反应。

正如那句老话说的,这场棋局远未结束,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信息来源:

0 阅读:0
咱说点域的事

咱说点域的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