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冲突再起,解放军13字定义菲军,外媒分析用词,菲记者怕了

咱说点域的事 2025-02-22 02:38:42

黄岩岛又闹起来了!

这次菲律宾上演了一场“硬闯领空”的自导自演大戏,还带上记者试图抹黑中国。

结果被我方直-9直升机一招“下洗气流”警告打得原形毕露。

事后,中方用13个字直接定义菲方挑衅性质,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这一表态不仅让外媒开始紧张揣测,中方态度是不是硬到要“真动手”,连菲方国内也乱成一锅粥。

文案:凤梨 编辑:凤梨

2月19日,菲律宾公然派出一架挂着“渔业与水产资源局”标志的小型涡桨飞机闯入我国黄岩岛的领空。据多方消息,该飞机搭载了一名菲律宾记者。

他们可不是“迷路”或者“误入”,他们就是冲着搞事情来的。

当时菲律宾派出的小型飞机

这已经是菲律宾的老套路,在过去几年,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一直扮演那种“我弱我有理”的角色,摆出一副“吃亏小弟”的姿态,然后借助舆论声浪搞对华操作。

他们每次都能把自己装成“受害者”,在国际上博取同情,然后再顺势捞点援助。

这次为了作秀,他们还特意把记者拉进飞机,就是为了拍个所谓的“实况直播”,把中方的正常反制渲染成某种威胁动作。

结果,这盘“好牌”,戏还没开场,自己就崩了。

当他们的飞机跨过界占领空时,南部战区反应相当迅速,一架直-9直升机立刻升空,对菲方飞机进行了连续喊话警告。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可这帮人偏偏就装聋,解放军的话像是对牛弹琴一样。

菲律宾事后发布的中国直-9现场驱赶图片

遇到这种满脑子戏的挑衅分子,当然不能光靠嘴巴劝。

于是,我方直升机对菲律宾来了个“降维打击”

直升机拉高高度,直接飞到菲方飞机上面,然后用旋翼刮起的下洗气流狠狠“压”了过去。

这个动作属于国际上高度认可的合法警告手段,相当“温柔”了,可效果那是杠杠的,菲律宾那架小飞机压根顶不住这种气浪,直接开始左右摇摆,晕头转向。

听说机上的记者当时已经慌了,向“上帝”开口求助,机组人员一看没办法再硬刚,赶紧掉头灰溜溜撤了回去。

虽然戏没演完,但他们还是不想放弃抹黑中国,回去后就把自己被下洗气流“警告”的那段视频拿出来,剪辑后贴上“中方危险飞行”的标签,然后对外甩锅。

菲律宾官媒对这起事件的报道

不得不说演戏这方面,他们确实够娴熟,但观众可没那么好忽悠。

对于菲方的整套挑衅操作,中国南部战区没有废话,直接甩出了13个字:“妄图以军事挑衅谋求其非法主权主张”。

这13个字可不简单,尤其是“军事挑衅”四个字,分量很重。

我们已经不想跟这帮人浪费力气扯皮,这次干脆直指问题的核心。

以前菲律宾这种擦边球事件,我国官方一般只会用“非法进入”或者“挑衅行为”这样的词汇,处理得还算留有余地,但这回连余地都不给了,明确告诉对方:这性质很严重。

言外之意非常清楚,就是清楚告诉菲律宾,这种挑衅别以为没风险,再来试一下,你们可能扛不住后果,试试再挑个事,看解放军会不会再次亮相?

菲律宾搞事真面目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菲律宾明明实力不够,又吃过不少亏,为啥总是乐此不疲搞这种挑衅小动作?实际上,他们心里算盘打得贼精,从国内国际两方面都有目的。

黄岩岛对菲律宾来说,是个天然的“注意力吸引器”,只要在这片区域闹一闹,就能让全世界的目光投过来。

尤其是在国际场合喊“我被中国欺负了”,最容易博到西方国家关注。

从短期来看,这种蹭热度的操作可以让他们的政府短时间内刷一波“爱国分”,赢得一些道义支持,没啥成本,炒作效果还一绝。

菲律宾这么经常挑事,背后的靠山少不了美国这一类的西方国家。

美国人打南海牌都打了这么多年,菲律宾在这局里能得到些军援、经费支持,这可是政府翻身的“资源”。

但问题是,这种帮衬并不可靠,菲律宾始终只是美国的在南海的一枚棋子而已,被用完就能随时扔掉。

这次闹剧,很明显就是他们想“刷刷存在感”给美国大哥看看,证明自己还是个“有用”的棋子。

而且在菲律宾国内。他们今年面对国内各种经济和民生压力,光靠喊口号是不解决问题的,这时候拿黄岩岛出个事就刚好,既能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又能顺势把内部问题往外甩

说白了就是转移内部矛盾,挑起百姓民族主义情绪。

于是黄岩岛这张牌就这么被他们翻来覆去了用。

当人,菲律宾的动作还带着点“试水”的味道,他们其实是想趁着这次行动摸摸中方的底线,看看我们能忍到什么程度,他们再决定接下来还有没有“操作空间”。

从实力对比来看,菲律宾这次的表演只能说是“以卵击石”。

解放军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无论是舰艇建造还是装备更新,都拉开了和菲律宾这种“小国海军”几十年的差距,档次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而且,在防空能力、战略部署以及综合国力的支持上,菲律宾跟中国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堑”。

即便菲律宾再怎么硬着头皮挑衅,中国现在已摆明了态度:黄岩岛是咱们的地盘,谁都别想撒野。

提到菲律宾挑事背后的靠山,就不得不说那些自诩为“盟友”的西方国家。

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他们鼓动菲律宾打头阵,目的只有一个:牵制中国,不让中国在南海区域站稳脚跟。

但菲律宾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真能经得起考验吗?怕是未必。

乌克兰的现状已经明摆在那儿,一旦美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觉得某个小国再也不“有用”了,随时可能就抽手跑路、

菲律宾想靠这样的盟友“硬抗”中国,就像买了一根粗制滥造的拐杖,到头来没了支撑,他们更可能在国际局势中成为一个被牺牲的棋子。

这次的黄岩岛“闹剧”,对于菲律宾来说,无疑又是一堂深刻的反面教材。

他们想拿黄岩岛刷存在感,结果狼狈退场,想利用国际舆论扭转局势,反而落下笑柄。

中国的回应已经昭然若揭:中方的耐心是有限的,底线一旦触碰,就别指望有好脸色。

菲律宾这些年一直在玩“擦边球”的把戏,但这游戏总有结束的时候。

黄岩岛、南海这片区域,从来不是菲律宾撒欢的地方,再肆无忌惮的蹦跶,后果他们得负责。

这也是中国13字背后的深意:妄想挑衅,终究是自讨没趣。

信息来源:

0 阅读:0
咱说点域的事

咱说点域的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