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传,吴一钶如何以身作则塑造孩子价值?

吴一钶育儿 2025-01-27 10:32:49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场景:小浩是个城里孩子,聪明伶俐,但总对乡下来的亲戚带着点不以为然的态度;而小红,虽然家境一般,却总能对每一个人都展现出同样的尊重和热情。

长大后,小浩在职场上屡屡碰壁,因为不懂得尊重多元背景;而小红,却因为她的包容和善良,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这背后的差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从小被培养的价值观不同。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怎样才能像培养小红那样,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大后懂得感恩、尊重他人,而有些孩子却自私自利、目中无人?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用对了方法,去引导、去熏陶。

第一招:身教重于言传,用行动做榜样

妈:小浩啊,你看隔壁张阿姨,虽然自己生活不富裕,但每次乡下有亲戚来,她总是热情招待,从不嫌麻烦。

儿:妈,那是因为张阿姨人好吧。

妈:对呀,这就是咱们要学的。张阿姨用行动告诉我们,不管对方来自哪里,都应该平等对待,热情相助。就像咱们家,不管谁来做客,都要像对待家人一样。

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例子,有个家长,每次带孩子去超市,都会特意挑些散装的便宜水果,说是要支持那些小商贩,让他们也能有生意做。

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慢慢就学会了尊重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

所以,咱们做家长的,别光嘴上说“要尊重别人”,更要用实际行动去展示。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学在心里,慢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招:故事里藏智慧,用情感去触动

儿:妈,为什么我们要对乡下亲戚那么好啊?

妈:来,妈妈给你讲个故事。从前啊,有个小男孩,他住在城里,很少去乡下。有一天,他去了乡下奶奶家,发现那里的孩子虽然条件不如他,但都很快乐,很善良。他们分享食物,互相帮助,让他很受触动。回来后,他就学会了珍惜自己拥有的,也更加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人。

这样的故事,咱们可以多给孩子讲讲。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一定是能触动心灵的。

让孩子在故事中感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美好,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珍惜。

就像有个家长,经常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在农村的经历,讲那些淳朴的乡亲和他们之间的温情故事。

孩子听了,对乡下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对农村人也有了更多的尊重和同情。

第三招:实践出真知,用体验去深化

妈:小浩,明天乡下表哥要来咱家,你准备怎么招待他呀?

儿:妈,我想带他去看看城里的博物馆,还有那些好玩的公园。

妈:好主意!这样表哥就能感受到城里的美好了。但别忘了,我们也要听听表哥的故事,了解他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对吧?

就像有个家庭,每次乡下有亲戚来,都会安排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一起去郊游、一起做手工。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还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

当我们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力量时,他们自然就会把这些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嚼思行导教创人生

现在,你明白了吗?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就在我们的故事和情感中,就在我们的实践和体验中。

嚼思行导教创人生。我们要嚼得透,思考得深,行动得实,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孩子,创造他们美好的未来。

当我们用心去做这一切时,你会发现,孩子正在悄悄地变化,他们变得更加善良、更加尊重他人、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

最后,吴一钶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在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哪一点最难做到?是身教重于言传,还是用故事去触动,还是实践出真知?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经验,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PS1】如果你关注孩子专注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欢迎转发,点我头像——书信——“专注”,得《如何在不经意间提升孩子专注力》

【PS2】蕞后,如你对《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感兴趣,欢迎转发,点我头像——书信——“好妈妈”,得《吴一钶智慧育儿:尹建莉育儿案例 深度解读》

     

0 阅读:1
吴一钶育儿

吴一钶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