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这位高龄的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在2019年第九次登上春晚舞台时,还能以如此震撼的声音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然而人生的无常,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2020年5月与他相守60载的爱人、新中国第一批杰出舞蹈家张曼茹离世,几个月后又痛失胞弟胡宝善。
双重打击之下这位"歌坛泰斗"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然而失去至爱的他,是如何在音乐中重获新生的呢?
在胡松华老先生回忆起妻子最后的日子时,他的眼眶总是不自觉地泛红。
说起来这一切的转折还要从2011年说起。
那一年张曼茹突然病倒,这可把一家人都吓坏了。
胡松华二话不说,立即放下所有工作,寸步不离地守在妻子病床前。
"那段日子真的很煎熬,"他说"但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夜深人静时,能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守在她身边。"
每个深夜他都会紧紧握着妻子的手,回忆着他们共同走过的漫长岁月。
命运似乎被他们的深情打动,张曼茹奇迹般地康复了。
康复后的日子就像一杯温热的茶,平淡却充满温情。
两人减少了演出活动,开始享受属于他们的清闲时光。
周末时他们会和家人一起聚会,享受天伦之乐。
谁知道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2020年的那个五月,张曼茹的病情突然恶化。
这一次即便是胡松华再多的不舍和牵挂,也留不住命运的脚步。
要知道这位倔强的老人,此前从未在公众场合落过泪。
但在送别挚爱的那一刻,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60年啊"他哽咽着说,"说不上多轰轰烈烈,但每一天都过得那么踏实、温暖。"
这个打击对胡松华来说实在太大了,几个月后他的胞弟胡宝善也离世了。
看着父亲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女儿心疼得直掉眼泪。
但让人意外的是,面对这样的打击,这位倔强的老艺术家并没有被击垮。
家人们发现每当他站在舞台上,仿佛又找回了从前的精气神。
"这可能就是艺术的魔力吧,"他的女儿感慨道,"音乐不仅治愈了父亲的心灵,也让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说起他们的相遇,还要追溯到1949年,那时的胡松华刚从华北大学毕业。
年仅19岁的他就凭借着出众的声乐天赋,成功入选了12人组成的中央访问团。
谁能想到这一次的选择,不仅决定了他的艺术道路,更是让他遇见了此生挚爱。
那时候的胡松华,年轻帅气嗓音清亮,是团里最受欢迎的男高音。
那会儿的张曼茹,青春靓丽舞姿曼妙,一颦一笑都充满着无限活力。
命运的齿轮在云南香格里拉悄然转动。
在一场篝火晚会上,胡松华被邀请献唱,而张曼茹则在台下跳着欢快的舞蹈。
他们的第一次对视,就像是电影里的慢动作,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
后来胡松华笑着说:"那时候看到她的笑容,就像看到了整个世界的光。"
这对年轻人开始了青涩却甜蜜的恋爱,他23岁她18岁正是最好的年华。
小俩口的互动也是可爱得不行,他给她写情诗送精美的马靴;她则在他的水壶里偷偷加水,把珍贵的水果悄悄塞进他的包里。
有一次胡松华嗓子发炎,张曼茹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偷偷给他送去了一串广柑。
结果被吓得从窗户跳了出去,这件事后来成了两人之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然而1954年组织安排19岁的张曼茹去蒙古国深造。
分别前夜两个年轻人立下山盟海誓:此生不离不弃,白首不相离。
这一分别就是好几年,但爱情的力量让他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
每当在新疆演出时,胡松华就会望着远方的阿尔泰山,写下一首首思念的诗句。
他还会把诗折成小船,摘一朵鲜花放在河里顺水漂流,寄托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终于在1960年30岁的胡松华和26岁的张曼茹,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步入婚姻的殿堂。
这一牵手就是一甲子的光阴。
婚后的生活对这对艺术家来说,仿佛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
1964年《东方红》大型歌舞剧正在如火如荼地排练。
当时的张曼茹已经怀孕,但她坚持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创作。
"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就该为国家做贡献,"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就是在这样的支持下,胡松华创作出了传唱至今的《赞歌》。
有意思的是这首歌还有个小插曲。
当时已经是凌晨一点,胡松华接到通知说需要一首压轴歌曲。
他二话不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天亮时就写出了这首后来被收入建国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的作品。
与此同时张曼茹的《灯舞》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这个被誉为"新中国第一支创新民族舞蹈"的作品,让观众大饱眼福。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1990年。
这对事业有成的艺术家夫妻本该安享晚年,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他们拿出毕生积蓄创办了一所艺术学校,面向全国招收有音乐天赋的学生。
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免除了所有学生的学费。
"钱算什么能为艺术培养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胡松华常这样说。
但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经费开始捉襟见肘。
这对年过花甲的老人,居然又重返舞台筹措资金。
看到父母这么辛苦,他们的女儿主动接手了学校管理的重担。
但这对老艺术家还不满足,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他们想要拍一部展现中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的纪录片。
就这样年过古稀的两人,带着摄制组跋山涉水,走遍全国48个民族聚居地。
历时四年他们终于完成了《长歌万里情》这部珍贵的艺术纪录片。
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中国各民族的原始歌舞,更记录了这对艺术家夫妻的赤诚之心。
岁月的长河静静流淌,但生命的乐章从未停止。
失去挚爱的胡松华,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演绎着这场独特的人生交响曲。
在那段最难熬的日子里,他选择重新拥抱舞台。
当他站在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上,与田华合作演唱《到人民中去》时,整个人仿佛又焕发出了光彩。
那一刻所有观众都被这位老人的精神所震撼。
"在舞台上我仿佛又看到了她在旁边翩翩起舞的样子,"他总是这样说。
音乐成了他与亡妻交流的桥梁。
每一次演唱都像是对她的一次深情告白。
这个倔强的老人,用歌声治愈着自己的思念。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开始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除了继续演出他还坚持指导年轻的音乐人。
"我和老伴一直想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多做贡献,现在我得替她完成这个心愿。"
有时候学生们会看到他独自坐在琴房,对着窗外轻声哼唱。
那些歌里有对往事的追忆,有对挚爱的思念,更有对艺术的无限热爱。
年龄并没有让他停下脚步,反而让他的艺术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他常说:"只要还能唱,我就要继续为观众献上最好的歌声。"
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告慰,也是最美的纪念。
他用歌声延续着对妻子的思念,也延续着他们共同的艺术梦想。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家精神",什么是"至死不渝的爱情"。
让我们祝愿这位可敬的老艺术家,在音乐的陪伴下,继续谱写人生的华彩乐章。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