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如期进入调整了。
但这并不代表牛市结束了,而是代表牛市的风格,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题材股,尤其是以重组为核心题材的股票,进入了退潮期。
既然是牛市,即便是调整期,也一定会有承接的板块,不可能是一边倒的单边卖出。
所以,当下的主要做的事情,是寻找市场的接力板块方向。
当然,既然是调整周期,也不要对于市场的接力方向,抱有太大的期待。
毕竟,弱势周期里的强势方向并不会太多,上涨的幅度也不会太大。
否则,这就不是调整周期,而是新的上涨周期了。
今天,从潜在的题材和板块方向,去梳理一下,可能会走强做承接的几个大方向。
先说题材。
当下市场上,不属于老周期的题材,其实只有两个。
第一个,智谱AI。
被誉为国内的OpenAI,光听这个名字,似乎就有点牛逼。
智谱AI的横空出世,给国内的人工智能,增加的更多的希望曙光。
背靠清华,也是智谱实力的一种表现。
整个10月份,市场主要围绕科技+重组展开,并没有分心去炒什么新题材。
唯一一个大规模炒作的是四川,但很快就胎死腹中了,因为被辟谣造假了。
所以,在月末的时候,智谱AI的横空出世,是一个全新的题材方向。
既有科技的元素,又有一定的预期,加上新概念的发酵,完全有可能接过题材的接力棒。
第二个,深圳创投。
还有一个在月底才发酵的题材,是深圳创投。
这个题材的出现,其实是有战略性意义的,这也是深圳创投题材背后,为什么有红头文件的缘故。
我们遇到的问题,这几年就是创投圈一蹶不振,IPO也是伤痕累累。
很多资本不愿意进入创投圈,导致了部分产业的脱节,新生代的不足。
深圳这次以国资牵头,去扩大创投的规模,做产业的扶持,是一件大事。
所以,深圳创投这个题材,即便当下遇冷,当下调整,但未来还是有很大潜力的。
这是一个2024-2026的三年规划,路还非常的长久。
在市场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这个题材如果有进一步的文件支持,可能还会继续发酵。
毕竟,行动计划里,提到的创投规模,是万亿级别的。
题材炒作本身,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题材炒作一定在市场中不可或缺。
因为资金要赚钱,也要活跃市场,就需要有想象力的东西,让资金去发泄情绪。
新题材的吸引力,一定好于老题材,所以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再说板块。
当下市场转弱,弱势周期里,有预期的板块方向,主要有四个。
第一,资源类。
资源类比较好理解,主要就是一些大宗商品。
比如,贵金属,稀缺金属,粮食,猪肉,大豆,棉花等等。
有一些是稀缺资源,比如稀缺金属,有一些是大众资源,比如猪肉什么的。
资源类的商品,主要受益于大放水之下的通胀周期。
这个大放水,并不仅仅是国内大放水,还包括全球的大放水。
放水周期会推升物价,带来整个通胀效应,那么对于上市公司,就是大周期的利好。
这些板块的防御性是非常强的,属于最标准的顺货币周期逻辑。
在市场找不到优质题材的时候,资金就会去资源类的板块避险。
从市场实际的反应来看,稀土永磁已经首当其冲了,大概率其他的资源类板块会尽快跟上。
第二,医药类。
医药类,是属于刚需的消费。
医药板块的业绩,其实是比较稳定的。
正因为业绩稳定,医药也是防御性板块的标杆所在。
只不过,整个医药的细分领域太多,从传统医药,到医疗器材,到创新药,中药,医疗保健,包括商业医药连锁,都是医药的细分概念。
医药板块在逆周期的表现,其实是有目共睹的。
再叠加当下整个医药板块的估值偏低,所以非常有望接过市场的接力棒,在调整周期里,得到一定的绽放。
首当其冲的是商业医疗连锁,也就是百姓药房概念,已经开始异动。
生物制药,合成生物等板块,也有一定程度的逆势异动现象。
之后整个医药板块是否会出现内部轮动,现在并不知晓,但大概率会针对部分分支出现轮动。
第三,房地产。
房地产板块,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板块。
但这并不影响房地产板块在最近行情中的韧性。
看了很多数据,十月份的房地产行业销量已经开始回暖,金九银十效应,时隔几年再现。
房地产板块,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放水,以及地方的化债问题。
是一个强政策逻辑的板块,也拥有一定的强预期。
这个板块不一定会逆势大涨,但是就最近而言,抗跌属性非常明显,已经转为一个防御性的板块了。
房地产板块内部的细分现在也越来越多。
小房企的重组,大房企的再融资,各式各样的传闻都有。
所以,这个板块在调整周期里,可能会时不时的有一定表现,需要进一步关注。
第四,大消费。
大消费板块,和医药一样,是一个抗跌属性极强的板块。
因为大消费,本身也是一种刚需。
吃穿住行,是最最基本刚需存在,不会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而且很多人已经发现了,生活的基础消费正在“强制”涨价。
这种涨价行为,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但也是消费刺激的必经之路。
利用涨价叠加补贴的方式,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对于这些大消费企业而言,其实是有利的。
根据历史的经验,防御性的板块,在调整周期里,是有更多表现的。
而防御性板块,指的是在放水大周期里,能够直接受益的板块,或者说是刚需板块。
我们在小的逆周期投资的时候,更多的要考虑到资金的避险需求。
当然,资金也只是暂避锋芒,当回归顺周期的时候,科技依旧会是市场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