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来到2025年2月的时候,中国在时隔14个月之后,再度当选为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国,将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负责联合国事务。然而,在未来这一个月期间,我国代表团所面临的局势相当严峻,其中甚至还包含美国可能造成的变数。
联合国已对外公开声明,中国正式接手2025年2月的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一职。在之后的一天里,相关的准备工作以及办公室搬迁工作便随之开展起来。我国代表团会举办就职之后的发布会,对外公布接下来一个月的联合国安理会工作计划。在中国此次接任之际,正赶上传统的蛇年春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以春节祝福之际,也对中国当选轮值主席国表达了祝贺之意。另外,像俄罗斯以及上一届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等国的代表,同样送上了新春的祝福与美好的祝愿。
依据联合国的相关文件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主席国实行每月轮换制。这一制度规定,由5个常任理事国与10个非常任理事国依照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轮流担当主席国。主席国的核心任务包括:负责主持安理会会议并维持会议秩序,针对相关国际事务组织进行磋商,在对外事务中代表安理会表明态度并发表言论。从这个角度来讲,主席国既是国际事务的参与者,也是会议的主持者。在我们这个月轮值的20余天里,会议日程可谓十分紧凑。今年国际局势愈发严峻复杂。预计会举办大约20场公开与闭门会议,这些会议涉及俄乌、巴以、伊核、朝鲜半岛等诸多地区的问题,安理会内部的矛盾估计也会更趋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担当轮值主席国的这个时期,最大的不稳定源头依然是美国。当前美国所提名的新任驻联合国代表艾莉丝·斯特凡尼克,完全就是一名保守的共和党人。她长期在国内担任议员,年龄相对较轻,外交经验也比较缺乏,她的到来或许会引发诸多变数。例如,她对以色列满怀同情,并且坚决执行总统特朗普的政策,这便可能致使她在巴以问题上偏向以色列,在俄乌问题上削减对乌克兰的支持,在退出国际组织的话题方面更加果决,这都会给我国的会议主持造成某种复杂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