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今天看到新闻报道某个家伙打死也不认错,突然就来了兴趣跟各位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嘴硬到底的人。
嘴硬的人很多,不过要说能够因为嘴硬而青史留名跻身前三甲的,我认为非此三人莫属:
No.3:嘴硬科探花郎的荣誉当归东晋末期割据泰山的土寇首领王始。公元403年,王始聚众数千人在泰山落草,自称太平皇帝。称其父为太上皇,兄为征东将军,弟征西将军。说起来,这样规模的势力,在那个五胡乱华的乱世年代实在是不值一提。但为什么诸多史书却偏偏放着其它更大的武装势力不提单单都把这个王始记录下来呢?无他,嘴硬耳!在南燕慕容德发兵讨破王始和最后的审问过程中,这个造反失败者仿佛魔怔了一般,坚持倒驴不倒架,口口声声朕啊寡人啊,令审讯者啼笑皆非。
直到最后判处王始及其妻斩刑并押赴刑场时,王始犹自不悟,在回答行刑者最后询问其父兄下落时说;"太上皇帝蒙尘于外,征东、征西将军被乱兵所害。惟朕一身,独无聊赖。"其妻在一旁怒骂道:"都因为你这张死硬的嘴,以至于此,还不知悔改!"王始却一本正经长叹一声道:"皇后啊!自古岂有不破之家,不亡之国邪!"行刑者以刀搁在他脖子上了,还仰视苍天豪气干云地说:"崩即崩矣,朕终不改帝号!"
No.2:榜眼当属隋炀帝时的道士潘诞。其实此人不过是个骗子,以兜售所谓长生仙丹得宠于隋炀帝。帝为之作嵩阳观,华屋数百间,以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充给使,位居三品官。久而久之潘诞入戏太深,处处以得道高人自居,俨然真以为自己是得道高人了。
但是隋炀帝厚待他是想要长生仙丹,潘诞又哪里变得出真的长生仙丹!被皇帝催急了,于是信口胡诌说炼制此丹需要挖取童男女胆汁各三斛六斗方可。隋炀帝是想长生,但他可不是糊涂的暴君,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一听之下当即醒悟,好啊,原来是个骗子!真以为朕是那么好骗吗?勃然大怒之下,下令将潘诞斩首。
可怜这位入戏太深的潘道长,直到将死之时,却还在那对刽子手叹息:“天子无福啊!好不容易碰到我,却不巧赶上我将要兵解,往生梵天。可惜了啊!”
N0.1:至于嘴硬科的冠军、状元,那必须得是我们可爱的蒋总统啊!看看解放战争中委员长亲自审核发表的新闻稿,那可是形势一片大好,国军处处胜利转进,一直转进到台湾啊!
国民党方面的宣传报道,那是一个字也不能信
如1948年国民党中央日报元旦这期,对解放战争的局势总结是“国内匪军被迫流窜,证明已届穷途末路”;而事实是国军在大陆的日子只剩下一年了……
解放军基本上每攻下一城,国民党方面的报纸就要热烈庆祝一次“**大捷!”、“**光复”,歼灭共军***万(单位必须是万,否则都没资格登报)……于是伟大的国府和英明的总统就在这媒体天天吹嘘的连番大捷中一迁广州,二迁重庆,终迁台湾……合着国军一战未输,不败而败啊!
你们说,就冲这嘴硬到底绝不认输的态度,蒋某人拿下这个史上嘴硬状元是不是名至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