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八月中旬,对小夏这种每天都要上班的人来说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这个暑假可是实打实的过去了大半。提起即将到来的开学,不少同学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然而对于今夏火爆的“研学游”,不少人却直呼在这“行走的课堂”上学到了好多有用的知识。同样都是学习,咋还有两副面孔呢?本期节目小夏就和大家聊一聊“研学游”。
不了解的还真不知道,现在的“研学游”产品可谓是百花齐放,主题涵盖了艺术、体育、民俗、农业等多个领域。小夏对暑假的印象还停留在看电视、吃冰棍、上兴趣班的阶段,但事实上,现在的小孩已经解锁全新的场景了。不仅能在深山中学习中草药相关知识、在苗寨体验独特的民俗文化,还能去天文馆观星、去古城感受历史文化、去草原骑马射箭,实在是让人心动。
据小夏观察,这些研学游产品的价格往往根据配置来制定,通常报价在二三百元到10万元以上不等。对此,家长和孩子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消费热情,“亲子游”类型研学产品订单同比增长近七成。(资料来源:央视新闻20240813)
有人可能会好奇,今年暑期研学游为什么会这么火爆?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多方共同推动的结果。从消费者端来看,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整天在家里玩电子产品消磨漫长的假期,还不如参加研学活动,增长见识。孩子也表示通过研学游自己学到了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了。
而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也吸引了更多的商家加入。相关平台上,搜索关键词“研学”,出来的结果显示有超过4万家,其中,刚成立不满一年的公司就有近3000家。除此之外,还吸引了旅行社外的其他企业,如教培机构、互联网企业公司等入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例如博物馆参观向来是研学游产品中的热门选择,今夏研学热走红,各地也迎来暑期“博物馆热”。不少人说“了解一座城就先了解这座城市的博物馆”,以历史文化名城洛阳为例,洛阳博物馆青铜器、陶器、唐三彩等藏品吸引了大批慕名前来参观的研学团队,此外,“博物馆研学热”还带动了相关文创产品销量上涨。
研学热也推动了地方文旅产业发展。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独特的茶文化融入到研学产品中,为当地茶产业吸引了大批流量。此外,当地特色产业也为研学产品增添了亮点。例如贵州省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民俗风情使其成为研学旅行的绝佳路线,大批研学团队在这里体验苗寨文化,学习蜡染、刺绣等非遗项目。
除了传统的“研学”和“旅游”互相搭配的模式外,近几年还兴起了“跟着课本去旅游”以及高校“踩点游”等新的形势。某平台定制的“课本游”的旅行产品,6月环比意向订单增长了103%,云南、贵州等地频繁在课本中“刷脸”,是这类产品的热门目的地。同时,随着考生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高校云集的城市也迎来了一波客流量。
研学游市场快速扩展,然而,入局的商家却是良莠不齐,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来。近几年,特种兵式打卡、只游不学或只学不游、货不对板等争议频发。在经历过不太愉快的体验后,有家长毫不留情地吐槽说研学游就是披着学习外衣的高价游,是智商税。
对于咱消费者来说,多次“踩坑”难免会对于“研学游”产品丧失信心,但是就研学游本身来说,亲身体验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的确会让人感到获益匪浅。那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踩雷”呢?消保委建议,在购买这类产品之前要选择正规经营、资质齐全的机构,在达成协议之前,仔细阅读合同,保留消费凭证。遇到损害自身权益的情况时,要依法积极维权。
这个假期你有参加研学游吗?有碰上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哦!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