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王某购入某小区202室房屋并完成装修,但因长期未入住,对房屋疏于管理。2024年,因同单元一楼住户发现漏水问题,经排查发现漏水点位于王某家中。王某赶回后发现房屋被污水浸泡,主卧马桶持续反流污水,导致装修及家具严重受损。经鉴定,维修费用为2万元,鉴定费6000元,总计损失2.6万元。
王某认为物业未及时清理管道、楼上住户乱丢杂物导致堵塞,遂将物业及2楼以上13户业主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
二、庭审攻防战:各方如何“自证清白”?1.法律条款
《民法典》第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无法自证无过错则需担责。
第1172条:多人侵权且责任不明时,平均分担赔偿。
2.判决逻辑
住户责任:共用管道堵塞系住户不当使用导致,13户业主无法自证无责,按户均摊7成赔偿(2.6万×0.7÷13≈1400元/户)。
物业免责:已履行疏通、清理义务,合同无特别约定,无过错不赔偿。
原告责任:长期未入住致损失扩大,承担3成费用(7800元)。
1.正确使用管道
❌ 禁止丢弃:卫生纸、厨余残渣、毛发等易堵物。
✅ 定期养护:每月用热水冲洗管道,溶解油脂残留。
小贴士:可在排水口加装过滤网,拦截杂物。
2.长期空置房管理
委托亲友或物业定期检查水电、管道状态。
关闭总水阀,降低意外风险。
物业篇:服务细节决定责任1.合同明确责任范围
在物业服务协议中细化“公共管道维护周期”“应急处理流程”等条款。
定期公示管道检修记录,留存书面证据。
2.加强风险提示
通过公告栏、社交平台推送管道使用规范科普。
每季度组织管道疏通,并拍照存档。五、延伸问答:这些疑问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