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执政虽不足一月,但其主导的美国战略收缩趋势已十分明显。这是美国近百年来首次出现战略收缩,背后原因主要是财政难以为继。拜登执政4年,美国国债增长8万亿,现国债已突破36万亿,每年还利息就要上万亿。按此趋势,最多两个任期,美元有较大崩盘风险。黄金价格逼近3000美元/盎司,46个州立法黄金作为货币,显示全球对美元前景信心不足。
美国战略收缩,一方面是因财政困境,另一方面是特朗普的经济考量与战略算计。特朗普上台后,除民主党反对外,共和党与美国精英阶层集体默认。如马斯克裁撤国际开发署,该署是美国输出影响力的重要工具,但因找不到变现渠道,每年投入450亿美元,现被砍掉。这背后有党争打击民主党钱袋子的私心,但明面上维持全球话语权却无利益兑现渠道是事实。
美国制造业衰落是根本原因。若中国掌握全球话语权,可为商品畅通无阻进入各国制造舆论氛围,减少贸易摩擦,增加贸易顺差。美国主动放弃全球话语权阵地,中国应去占领。特朗普不仅裁撤国际开发署,还对FBI、CIA大规模裁员,每年省下上千亿美元。但与美国财政亏空相比,还远远不够。
特朗普还考虑撤出第一岛链大批美军,要求北京减少海警船只数量。美国在海外有800多个基地,每年军费近万亿美元,无法维持这些基地开销。美军在海外基地生活品质高,但造成财政负担极重。特朗普战略收缩,将海外基地驻军大幅度削减,财政也无法供养海外基地存在。
在欧洲、东亚、中东、非洲,美国都不得不进行收缩。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显示美国在欧洲收缩态势:停止对乌克兰援助,未来援助靠欧洲;停火后美国不出兵乌克兰,由欧洲派兵;北约国家国防费用提高到GDP的5%,美国压缩在北约投入;乌克兰用国家资源偿还美国援助债务。特朗普对欧洲态度是:未来不为乌克兰花钱,前期投入要收回;大幅减少为欧洲安全投入。
特朗普在东亚收缩也是大概率。第一岛链解放军军事优势明显,驻军耗资巨大却达不到效果,反而成财政负担。美军在东亚大规模收缩,中国可加速推进两岸统一,实控南海,日韩也将投入大中华经济圈怀抱。
特朗普要解决财政亏空,还需开源。其思路一是扩大资产,如吞并格陵兰岛、加拿大,拿下巴拿马运河,以增加美国资产负债表和融资。二是加关税,逼迫制造业向美国转移,逼迫各国进口更多美国产品。为捞钱,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暂停执行《反海外腐败法》,鼓励美国企业在海外不择手段做生意。
特朗普执政的战略收缩对中国是好事。其主要精力对内,对外也对盟友挥刀,给中国压力小得多。特朗普不择手段捞钱,中国在国际上发展与腾挪空间变得广阔。美国战略收缩,中国应抓住机遇,提升国际影响力,推动自身发展。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有更深的见解,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别忘了点赞、关注、分享这篇文章,并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