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冬天来了,气温骤降,这时候大家都开始穿上厚厚的衣服,裹得严严实实,以抵御寒冷的侵袭。
但对于那些心脏不太好的朋友们来说,这个季节可真是个考验,天一冷,他们的身体就得承受更多压力,有时候甚至可能触发一些严重的心脏问题。
我在医院工作多年,接诊了不少因天气突变导致病情加重的患者,每到冬季,我常常看到一些心脏病患者因没有做好预防措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加剧,甚至住进了ICU。
其实,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很多人都忽视了寒冷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威胁,直到问题爆发时才感到后悔。

很多人都有一种误区,认为“抗寒”就是要在寒冷的环境中呆得时间越长越好,甚至有些人会选择冬天里进行滑雪、登山等户外活动,觉得这样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心脏有问题的朋友们,如果在冷天里待太久,尤其是气温骤降的时候,血管可能会突然紧缩,给心脏带来额外的负担,严重的话,这还可能引起心脏病突然发作呢。
有一位患者就曾因长时间在寒冷环境中工作而发生了心脏问题,这位患者是一位环卫工人,每天需要在户外工作几个小时,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

尽管他身体较为强壮,但在连续几天低温天气下,他感到胸口发闷、呼吸困难,最终因心肌缺血被送进了医院。
气温突然下降,尤其是早晚特别冷的时候,咱们的身体里的血管会很快紧缩起来,血液流动就不那么顺畅了,这会让心脏感到压力山大。
要是心血管功能本来就不咋地,再在冷飕飕的环境里待着,血压很容易就噌噌往上涨,这时候心脏就特别容易出状况,急性症状可能说来就来。
因此,心血管问题的患者尽量避免在寒冷的环境中逗留过长时间,尤其是需要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待在户外的情况下。

冬天洗冷水澡,不仅让你感觉到清爽刺激,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很多年轻人觉得这是一种对抗寒冷的有效方式,但是对于心血管有问题的人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冷水一激,血管能立马缩起来,特别是那些心血管不太强的人,冷水一刺激,血管就可能痉挛,严重的话,心脏病都可能被诱发出来。
我曾接诊过一位老年患者,这位老人家心脏有些问题,平时也一直在吃药调理,但他习惯了早晨起来用冷水洗脸、洗澡,觉得这样能增强体质。

一天早上,他照旧用冷水洗了澡后,突然感到胸口不适,迅速感到头晕、心慌,家人赶紧把他送往医院,最后经诊断,确认为心绞痛发作。
医生的建议很明确,心血管患者在冬天最好避免冷水洗澡,尤其是在气温骤降的天气里。
因为突如其来的冷水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心脏工作压力增大,增加了发生意外的风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温暖的浴室更为适合,冷水洗澡有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健康隐患。

不少心脏不太好的朋友们,到了冬天就爱吃些咸的或者甜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天冷了,人就容易想吃点啥,食欲就上来了,结果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尤其是一些盐分和糖分含量较高的食品,虽然口感较好,但却容易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曾有一位长期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冬天喜欢吃咸菜、腊肉和一些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虽然他每天按时吃药,控制血压,但因为他对盐分和脂肪摄入过多,导致血压一直控制不好。医生多次提醒他减少盐分摄入,但他总觉得高盐食物有助于增加食欲,改善食物口感。

最终,这种不良习惯导致他的心脏负担加重,血压持续升高,心脏功能逐渐下降,而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高盐和高糖的摄入,他的健康才逐渐恢复了正常。
冬天的时候,心血管病患者最容易放松对饮食的控制,一不小心就吃得太咸或者太甜了,这样身体里的水分容易积压,血管压力跟着就上去了,心脏的负担也就更重了。
医生建议,冬季应尽量减少盐分和糖分的摄入,避免过量食用腌制品、糖果、巧克力等高糖高盐食物,以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冬季,气温骤降,人们往往会觉得口渴,喜欢喝冷饮或者吃冰激凌等冷食。
尤其是在节假日,一些聚会和聚餐时,冷饮和冰冷食物成了餐桌上的常客,然而,这对心血管健康也是一种隐形的危害。
有一位常年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寒冷的冬季喜欢喝冰镇饮料和吃冰激凌,尽管医生反复提醒他避免食用这些冷食。
最终,这种习惯导致他的血管反应过度,出现了血管收缩过度的情况,甚至发生了血压骤升和心脏负担加重的问题。

医生提醒说,吃那些冰冷的东西会让血管突然紧缩,血液循环就会受到阻碍,这样很容易引起心血管方面的问题。
冬季降温,尤其是对于心血管问题的患者,身体的负担加重,因此,寒冷的天气更需要我们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保持谨慎,做好防护。
“2不做,2不吃”这个原则听起来挺简单的,但其实挺管用,它能帮我们减少因为天气突然变冷带来的健康问题,让我们在冬天过得更舒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有心血管问题的人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徐伟仙,离死亡最近的血管堵塞———左主干病变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抢救,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22-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