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9年,52岁的雍正招秀女马氏侍寝。当晚,马氏被裹在厚被子里,送到了龙榻上。雍正侧躺着说:“安置吧!”她娇声应:“好。”后来雍正一直翻她牌子。谁知一年后,雍正却忽然冷落了她。
雍正是一个勤政的皇帝,甚至因为勤政,很少踏足后宫,对于男女之事,更是不怎么热衷。
雍正甚至曾自嘲说:“天下人不好 色者未有如朕者。”
但身为皇帝,雍正绝对不缺少妃嫔。根据考证,在他一生中,一共有31位后妃。虽然这个数字不少,但还没有他父亲,康熙后宫的一半。
而雍正七年入宫的马氏,就是这31位妃嫔中,微不足道的一个。
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的家世,不过她的出身应该不高。
因为雍正曾规定,皇后、皇贵妃、贵妃和妃子,要从从官员世家之女中挑选。
而嫔以下的“小主”,不能从官员世家的女子中选择,可见马氏的家世并不好。
因为出身低微,马氏进宫的时候,只封了一个小小的答应。
侍寝当晚,马氏十分紧张,雍正看着她不停颤动的眼睫,不知为何心中一动。以至于后来的一段时间,雍正经常会翻她的牌子。
要知道,雍正去后宫的次数很少,宫里的人都是人精,马氏如今受宠,只要能怀上皇子,定能飞上枝头。
还不到半年的时间,马氏就从答应升为了常在,后宫的人更觉得马氏将来能大富大贵,不少人都上赶着巴结。
可马氏本就不喜争斗,也不觉得皇上的恩宠能维持太久,所以对于拍马屁的宫女太监,都没有多做理会。
果然,就在成为常在的这一年,马氏失宠了。
雍正毕竟是皇帝,即便对某些妃嫔长情,后宫的其他女人,也不能冷落。
在马氏成为常在的时候,与她同一年入宫的刘氏,同样也成为了常在。
刘氏进阶的速度更快,成为常在不过两个月,又成了贵人。而皇四子弘历的生母熹妃,也在这一年被封为了贵妃。
宫里从来只问新人笑,但马氏失宠的根本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其他女人,而是因为怡贤亲王胤详去世了。
胤详是雍正同父异母的弟弟,排行十三。从小两兄弟就非常要好,每天几乎形影不离,胤详的算术就是雍正亲自教的。
就连康熙出巡,将其中一个人带走,两人还会经常写信,好像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关系十分亲密。
康熙五十年的时候,胤详的腿上突然长出了一种白色的毒疮,还会流脓,太医一直治不好。
雍正为了帮他治病,到处寻找名医,还吩咐总督鄂尔泰:“如果你知道什么精通医理的人,赶紧送来京城!要多少钱都好说!”
而在那场号称“九子夺嫡”的皇位争夺战中,胤详还是雍正极大的助力。
在雍正继位之后,他也帮雍正处理了许多政务,不管雍正做出什么决定,胤详一直坚定地站在雍正这一边,可以说是雍正的左膀右臂。
雍正曾感慨:“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
然而,陪雍正这个工作狂忙碌久了,难免积劳成疾。再加上年轻时留下的一些病痛,即便寻访了名医,胤详还是在1730年五月去世了。
等雍正赶到王府的时候,胤详已经没了气息,雍正痛不欲生,决定亲自为胤详主持葬礼,并且带头身穿素服,所有宴会禁止举办。
胤详的死,对雍正打击极大,他自然也没了再去后宫的心思。
而几个月后,京城还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大地 震,方圆百里之内都能感觉到明显震感,有2万多人因此死亡,百姓十分恐慌。
就连皇宫和圆明园也有房屋发生坍塌和损坏,雍正无法,只能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办公。处理赈灾事宜,安抚灾民。
等一切事物处理完毕,宫里又来了新人,马氏早已经被雍正抛到了脑后。
而原本还是好姐妹的刘贵人,在三年后生下了与六皇子弘瞻,被封为了谦嫔。两人的人生,已经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失了宠的马氏,待遇开始急转直下。
就连雍正帝身边的苏培盛,也不将马氏放在眼里,就算在宫里见到她,都不会下跪行礼,甚至有时候连理都不理。
乾隆早就注意到了苏培盛等太监狂妄自大,目无规矩的臭毛病,受宠的妃嫔和皇子就上赶着巴结,不受宠的直接不放在眼里。
在雍正死后,他直接宣布:“内宫之宫眷,虽答应之微,尔总管不可不跪拜也。阿哥之家眷,虽宫女子之微,尔总管不可不跪拜也。”
这条谕旨可以说是马氏的低保,让她得以在宫里多活了三十多年。
1735年10月,雍正驾崩,19岁的马氏因为没有子嗣,和其他小主们一起住进了寿康宫养老。
1768年4月,52岁的马氏去世,棺材安放在田村殡宫。可没想到这棺材一放就是7年。
直到1775年10月,才有官员发现,马常在的棺材居然迟迟没有下葬,这才上报给了乾隆。
乾隆大怒,直接惩处了大批懈怠的官员,马氏这才得以入土为安。
马氏的一生记载寥寥,这其实是历代宫中大多数女子的人生投影。
因为皇帝的宠爱留下短暂记载,因为皇帝的无情沉寂深宫,最后又因为皇帝的愤怒,才终于有了最后的归宿,身不由己,令人惋惜。
参考:《国朝宫史》《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