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发出后,遭到不少网友吐槽,有人说我自满,有人说我自大,还有各种酸。原因是我写得过于简单,不够祥细,说服力不强。今天祥细说明。
老子《道德经》的主题思想,核心思想是:尊道贵德。(独家提出)
尊道,即尊重(天之道),就是尊重自然规律。
贵德,即重视(人之道),就是重视人类社会规律、规范。
在道经部分,老子阐述了许多自然规律或自然现象,在德经部分,老子重点阐述了人类社会规律或规范。
德经部分中的人类社会规律、规范,有二个层次,第一个是指人类社会治理方面的内容,如治理国家(无为而治),谨慎用兵,邦交方面(不可示强,不可示弱)等等,第二个是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如,老子论及修德,是非曲直,财富观,得与失,谦虚低调,知止知足等等。
老子通篇都在谈尊道贵德,即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规范。这个主题思想将‘道’和‘德’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就是老子不厌其烦地论述道和德的根本原因。
《道德经》是规律经,不是思想品德经,老子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其尊重规律的思想贯穿全文,而‘无为而治’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但是,与无尤却把‘无为而治’当成主题思想,明显就是以偏盖全,把苹果当成西瓜,误导世人。
如果一个次要的问题理解错了,关系还不大,如果主题思想理解错了,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比方说,老子主题思想是一个西瓜,分论点是五个苹果,与无尤,错在将其中一个苹果看成了西瓜,同时,又主观上给老子多加了三个苹果,多出来这三个(如重视农业,加强企业管理等),不属于老子思想,不能主观随便给老子戴高帽,越漂亮的帽子老子越承受不起。
因此,我认为与无尤又一次误导了世人。
你说是不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