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银行周贵昌:浅析中小银行资本管理

银行家杂志 2024-07-16 14:38:35

2024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资本新规》)正式落地实施,这是我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对推动我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经营的资金绝大部分是“借”来的。但“无本买卖”的风险是很高的,为限制银行过度举债发展,有效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监管部门提出资本充足概念,要求银行股东投入一定比例的本金,用于承担可能出现的损失。这是银行监管的逻辑起点,也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根本底线。然而,仅仅守住底线必然是不够的,《资本新规》在坚持“资本吸收损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强化资本对银行资产配置的导向性作用。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尤其是基础较为薄弱的中小银行,应当将“防风险”和“管业务”作为贯彻执行《资本新规》的主要目标,将监管要求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内部管理机制,告别粗放的发展模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资本约束是前提

资本是股东投入到银行的“真金白银”,是获取利润的手段,也是抵御风险的工具。董事会需要对股东负责,不能对资本使用效率放任不管,但良好的公司治理又要求董事会对经营层进行有效制衡,董事会不应该插手银行的正常经营。在实践中,中小银行的董事会更多地聚焦于资本充足率是否达标这一后置结果,在资本充足时,自觉高枕无忧,没有建立资本约束的长效机制;在资本不足时,不得不通过应急性的外部融资补充资本。董事会对资本的管控显得滞后且无力,陷入“要么失控,要么越权”的两难境地。

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资本新规》为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资本新规》要求商业银行董事会承担资本管理的最终责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和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确保银行资本能够充分抵御风险,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中小银行董事会而言,就是要构建资本约束贯穿始终的治理体系,从管理架构和流程机制着手,在业务和风险两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资本约束嵌入银行的日常经营,实现防风险和管业务的目标。

首先,应强化“资本稀缺”意识,树立“资本约束”理念。构建资本管理长效机制,确保资本水平与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通过制定资本规划和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将资本管理融入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有效约束经营层的行为。其次,要确保资本管理贯穿内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优化以资本约束为中心的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资本约束全覆盖、无死角。最后,要加强对资本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估和验证。将内部审计、监督检查、第三方验证和对外信息披露作为资本管理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资本对风险的充分覆盖。

风险计量是基础

以往,不少中小银行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拼命扩大业务规模、不计成本地抢夺市场,对风险的有效防范不足,忽略了对风险资产的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在如今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不少风险悄然滋生、不断积累。

《资本新规》明确指出,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指标计算应建立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各项减值准备的基础之上。强调银行可以通过提取损失准备来抵御预期风险损失,但非预期风险损失只能由银行的资本进行弥补。这就要求中小银行在风险和资本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有效管控风险源头,精准把脉风险底数,提高对风险的计量识别能力,确保风险能够被量化,并安排足够的资本用以弥补损失。

一是提升风险计量精细化水平。准确识别、计量和管理风险,能大幅减少非预期损失对银行资本的消耗。中小商业银行应该以满足新的资本监管标准为契机,对风险计量技术进行调整和优化,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经营管理全过程,提升银行对资本计量的管理和应用水平。二是夯实数据治理能力。《资本新规》对银行数据的收集、处理、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小银行可通过积累公共数据的能力,在用数时同步建设数据、模型、工具,依托数据“管、治、用”解决业务需求匹配合适数据问题,打通“数据孤岛”,形成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数据和模型资产,实现风险数据的高效整合和使用。三是优化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资本新规》对银行如何开展内部资本充足评估做出了清晰、明确的安排,从前至后包括风险评估、资本规划、压力测试、监测报告等内容,还特别强调银行制定资本规划,应综合考虑风险评估结果、压力测试结果、未来资本需求、资本监管要求和资本可获得性等因素,搭建了完整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流程,为中小银行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能力提供了遵循。

业务调控是核心

中小银行普遍面临业务发展倒逼资本补充的问题,呈现出“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状况,资本补充难度、资本回报压力越来越大,依靠以高资本消耗为代价的大规模扩张模式已不可持续。站在前进的十字路口上,中小银行管理者应破除“速度与规模”迷信,探索资本集约型发展道路,强化资本对业务的调控功能,从根本上抑制盲目扩张的冲动。

资本是银行发挥经营杠杆作用的支点,是银行资产配置的“指挥棒”,对银行业务发展起导向性作用。《资本新规》进一步细化风险资产分类、提高风险计量的敏感度,对各类资产适用差异化的风险权重,引导银行优化资产配置。从结果来看,房地产开发贷等限制性业务对应着较高的风险权重,而国家倡导鼓励的实体经济业务则对应着较低的风险权重。低风险业务占用的资本少,资本利用效率更高,相对应的资本回报率也就更高。为此,中小银行可以采取“做业务先算资本账”的方法,以资本占用的多寡来权衡业务规模的大小。一是算清资本账,精确评估资本回报。准确评估各业务的风险成本,在开展业务活动之前,对该业务所需的资本占用量、预期风险和回报进行综合评估,计算以经济资本理念为基础的资本利润率,即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从而科学地检验该笔业务的真实盈利水平。二是制定资本流转路线图。在顶层设计中,融入资本约束理念,结合全行战略规划和风险偏好,设定风险和资本限额,制定相适应的授信政策指引,确保资本在高回报、低风险的业务中被优先配置。三是加大激励约束,合理配置资本。加快应用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RAROC)、经济增加值(EVA)等指标作为各机构、各产品和各类型客户的核心考核评价手段,引导信贷资源投向资本占用低的国家重大战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资本回报是目的

无论是防风险还是管业务,银行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最终目的都统一为一个核心诉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资本的稀缺属性和流动属性,对银行意味着提升资本回报的压力,毕竟如果资本在这里得不到满意的回报,那资本将流动到其他可以满足其回报要求的地方,这对资本回报低的银行可谓是双重打击。中小银行提升资本回报水平的挑战尤为突出,需要通过提升资本使用效率来提高资本回报水平,以更好地满足股东的期望。一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总有一些银行做得好,风险损失小,资本回报高;一些银行做得差,风险敞口大,资本回报低。资本回报低的银行,虽然也在拼命做业务,但由于资本分配不合理、风险成本过高,资本消耗加快导致利润下滑,就像一个人赚钱的同时,又把钱乱花在不合理的风险投资上,最终收益不佳。因此,中小银行必须走出一条立足自身优势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加深对业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资本引导业务向更高效益的领域倾斜。二是实施动态资本管理。银行需要足够的资本覆盖风险,但基于资本稀缺性的考虑,更应该对其做到“物尽其用”。也就是说,资本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资产规模增速跟不上资本增速,将产生资本的浪费。为此,有必要根据市场条件和风险评估结果,灵活调整资本缓冲水平,科学评估未来资本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以适应市场波动。三是优化资本结构,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根据吸收损失能力的大小,银行的资本被划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不同层级的资本成本是不一样的,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难度和成本远高于二级资本。而根据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中小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为8.5%,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为10.5%,其中2%的空间可以用二级资本来填补。如果银行没有二级资本,这2%的资本要求则需要通过一级资本填补,造成一级资本的“浪费”。因此,中小银行可以探索多种资本补充方式,充分利用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缓冲空间,做到物尽其用,降低资本补充成本,提高资本效率。

资本平衡是关键

近年来,受经济结构调整、客户需求变化、向实体经济让利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业净息差大幅收窄。随着净息差的持续下降,市场上对银行业经营发展稳定性、可持续性的担忧开始增多。商业银行在减费让利的同时,也应考虑平衡银行自身的承受能力,实现经济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

银行需要留存足够利润来补充资本,支撑信贷资产增长。否则银行贷款增长乏力,将削弱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另外,“利润前置、风险后置”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显著特点。银行在放出贷款时就可以确认收入,但变为不良贷款导致银行损失则可能是很久之后的事情。基于银行风险的滞后性,银行需要提前预留一定的利润应对后期不良贷款处置的消耗。

理论上,银行可以通过内生性、外源性两种方式补充资本,相当于“造血”和“输血”。但现实情况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小银行估值偏低,对外募集股本的“输血”能力十分薄弱。而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银行留存利润补充资本的“造血”压力也愈发显现。如果银行净息差持续下滑,留存利润形成的资本无法支撑资产增长,那将可能影响银行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这一条基于银行自身造血功能,通过留存利润补充资本,刚好可以支撑下一期资产增长,而不用从外部补充资本的净息差水平线,可称之为资本平衡线。守住资本平衡线,就是守住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一是保持资产合理增速。坚持稳字当头,推动业务均衡发展,实现收入对风险资产的动态覆盖,形成可持续的内生性资本补充平衡机制,提高风险抵御能力。二是优化资产结构。通过调整资产和业务结构,向资本占用低且回报高的业务领域倾斜,提高资产质量和收益,进一步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三是强化轻资本经营理念。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提高非息收入占比,提升单位资本有效产出水平;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以数字化技术推动运营管理模式变革,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收入比。

信息披露是手段

经过各国监管机构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一套国际上对商业银行统一的监管标准已经建立起来了,形成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下,以三大支柱为核心的资本监管框架,包括: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第一支柱)、外部监督检查(第二支柱)和市场约束(第三支柱)。在巴塞尔协议Ⅲ基础上,《资本新规》对商业银行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框架进行了重构。与之前的监管要求相比,《资本新规》进一步强调了第三支柱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信息披露标准、披露范围、披露频率、数据质量、系统支撑、资本计量能力以及管理体系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充分做好资本新规下第三支柱信息披露工作,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从强化管理要求和规范披露标准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管理水平,提升披露内容的准确性、一致性、可比性。一是要完善资本信息披露的内部管理机制。中小银行应建立由董事会审批并由经营层实施的资本信息披露治理架构,厘清各部门的职责边界,明确各板块内容的责任主体,确保披露信息真实、可靠。二是要严格遵循资本披露要求。《资本新规》针对不同档次的银行设置了差异化的资本信息披露要求,银行应遵循充分披露的原则,开展与自身业务复杂程度相匹配的第三支柱信息披露,业务越复杂的银行信息披露内容应该越详尽。三是要加强数据质量管控。第三支柱信息披露提高了对银行业务透明度和数据准确性的要求,银行数据治理能力面临更大挑战。中小银行可通过“以用促治”全面提升全链路数据质量管控水平,从业务的设计端,数据的生产端、加工端到消费端,逐步形成全链路数据标准落标体系、数据核验体系、数据安全体系、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数据分层应用体系,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四是要做好资本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舆情管理。第三支柱信息披露中虽然不涉及经营业绩数据,却有很多风险监管敏感指标。在信息披露过程中,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参与者的反馈,及时回应市场参与者的关切,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互动性,避免由第三支柱信息披露引发声誉风险,影响银行的经营稳定。

作者系贵州银行董事会秘书

0 阅读:5

银行家杂志

简介:金融智慧 全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