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会议闭幕之际,德俄两国关系迅速趋于紧张。俄国对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对其支持的冷漠态度表达了强烈不满。自1879年起,莫斯科等地的媒体纷纷对德国首相俾斯麦展开了激烈的批评。与此同时,俄国为应对潜在威胁,将西部军队编制扩大至近40万人,并加强了波兰地区的军事部署。面对俄国的强硬姿态,俾斯麦在多个外交场合予以坚决回击,柏林媒体也对俄国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双方在欧洲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舆论战。
此外,经济矛盾也成为加剧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在19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德国于1879年1月以防疫为由禁止进口俄国牲畜,并随后对俄国农产品实施了进口税。俄国则采取了强硬的保护关税政策予以回应。同年8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致信德皇威廉一世,表达了对两国积怨加深的忧虑,并向德国发出了明确的警告信号。鉴于局势的严峻发展,俾斯麦认为有必要对德国的对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并积极寻求新的外交联盟以应对潜在的威胁。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与奥匈帝国结盟,以共同应对可能的俄法同盟。同时,柏林会议后奥俄关系也严重恶化,俄国对奥匈帝国轻易获得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表示强烈不满,而奥匈帝国在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地区时也亟需德国的支持。1879年10月7日,奥匈帝国首相安德拉西与德国驻奥大使赖斯在维也纳正式签署了《德奥同盟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若缔约国之一方受到俄国进攻,另一方应以全部军事力量提供援助;若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以外国家的进攻,则另一方保持中立,但如进攻国得到俄国支持,则另一方应加入盟国一方参战。条约内容严格保密,有效期暂定为批准后五年。
在德奥频繁接触之际,俾斯麦还采取了巧妙的外交手段,指示德国驻英大使明斯特于1879年9月26日与英国首相比康斯费尔德会晤,制造了德英结盟的假象,以进一步分化俄国的外交盟友,为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布局增添了一层复杂的迷雾。德国积极诱导俄国向其靠拢,强调重建三皇同盟的战略意义,俄国对此迅速作出响应。当时,俄英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英国海军在1879年春仍坚守塞浦路斯岛,掌控东地中海,对俄国南部构成严峻威胁。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海军实力大幅削弱,黑海舰队尚在筹建阶段,首批战舰直至1885年才正式下水。为摆脱柏林会议后的国际孤立困境,并集中力量对抗英国,沙皇迫切希望与德国及奥匈帝国重归于好。1879年9月28日,俄国特使彼得·萨布洛夫在基辛根与俾斯麦会晤,明确表明俄国的政策旨在防御,旨在执行《柏林条约》,并提出恢复三皇同盟的倡议。同年12月,萨布洛夫被任命为俄国驻德大使,双方随即启动正式谈判。在谈判初期,俄国曾试图与德国缔结针对奥匈帝国的协定,但俾斯麦主张将奥匈帝国纳入同盟体系。然而,奥匈帝国的反应较为迟缓,其新任外交大臣汉姆利则倾向于与英国合作,在巴尔干地区与俄国形成对抗。1880年4月,英国格拉斯顿自由党内阁上台后,放弃了迪斯累里时期的巴尔干政策,即联合奥匈反对俄国和支持土耳其,这使得奥匈帝国联合英国对抗俄国的希望破灭。奥匈帝国只能依靠德奥同盟,并与俄国达成某种妥协,以维护其在巴尔干的利益。1881年春,俾斯麦向汉姆利保证,在三皇协定签署后,德奥同盟将继续存在。同年6月18日,俾斯麦与俄奥两国大使在柏林签署了为期三年的《三皇同盟条约》,该条约于1884年得到续签。条约规定:任一缔约国与第四大国交战时,其他缔约国应保持中立;此规定同样适用于对土耳其的战争,但缔约国需事先就战争结果达成协议;奥匈帝国有权在适当时机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缔约国共同承认封闭海峡为欧洲普遍原则,土耳其亦不例外。《三皇同盟条约》的签署,体现了德国、俄国与奥匈帝国在利益层面上的部分重合与协调,为三国在国际格局中的互动与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在19世纪末的欧洲政治格局中,德国为更有效地制衡法国的影响力,积极策动意大利加入其外交布局。意大利在柏林会议上的利益诉求未获满足,特别是其对突尼斯的领土主张,因英德私下对法国的支持而受阻。为转移法国注意力,德国首相俾斯麦巧妙利用巴尔干危机,诱导法国向突尼斯扩张。1881年,法国借阿尔及利亚为基地,迅速占领突尼斯,这一行动恰好契合了俾斯麦联结意大利以对抗法国的战略构想。同年下半年,意大利国内爆发反教皇骚乱,局势动荡。德普提雷斯内阁决定寻求与德国(当时与法国关系紧张)的支持。在俾斯麦的斡旋下,意大利与奥匈帝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历史恩怨。1882年5月20日,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卡尔诺基与德、意两国大使在维也纳正式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
该条约明确了缔约国间的责任与义务:若意大利遭受法国无理由攻击,德奥将提供全力支援;反之,若德国面临法国无端进攻,意大利亦需承担同等责任。此外,若缔约国中任何一国受到两个以上非缔约国的无端进攻,所有缔约国将协同应对;若仅与一个非缔约国发生冲突或面临其威胁,其余缔约国则保持善意中立。条约还规定了缔约国间不参与敌对同盟的承诺,有效期八年,标志着三国同盟的正式形成。在构建同盟体系的过程中,俾斯麦亦密切关注其他小国的动向。1881年6月,因不满俄国偏袒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选择与奥匈帝国结盟。1883年10月30日,罗马尼亚基于相似权衡,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德国随后声明加入。1888年,意大利亦加入此同盟体系,进一步巩固了三国同盟的力量。同年,俾斯麦还与西班牙国王达成了一项旨在制衡法国影响力的“君子协定”。自1879年德奥同盟建立以来,俾斯麦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外交行动,不仅成功构建了三国同盟体系,还巧妙地利用了欧洲各国的复杂关系,为德国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赢得了更为有利的地位。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腕和深远的战略眼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哈布斯堡王朝,作为历史上统治范围最为广泛的欧洲王室之一,其外交政策的演变深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德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一系列战略性的举措,有效地塑造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走向。德国曾一度掌控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及奥匈帝国,这一地缘政治布局为其外交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保障通往彼得堡的通道畅通无阻,德国积极复兴《三皇协定》,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与盟友之间的联系,还确保了关键通道的安全与稳定。
与此同时,德国还充分利用三国同盟这一军事政治组织,来稳固其西南边境的安全。三国同盟的成立,不仅增强了德国的防御能力,还为其在欧洲大陆上的扩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体系的确立,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欧洲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在德国的影响下,大陆政策在东方危机导致的失衡后重新回归原有轨道。这一政策的回归,不仅体现了德国对欧洲大陆事务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控,还为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