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比周恩来大3岁,却跪下送别周恩来,遭到蒋介石嫉妒

古今的多少事 2025-02-13 10:46:51
全文共1378个字,阅读时间预计5分钟。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及时带来更新提示。

周恩来

1926年3月的广州黄埔码头,咸湿的江风卷着木麻黄树的絮叶,汽笛声刺破晨雾。

时年30岁的胡宗南攥着军帽,望着即将登船的周恩来,神色十分激动。

就在周恩来,挥手让他回去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胡宗南突然跪了下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胡宗南为什么要给周恩来下跪?

胡宗南

浙江双雄

1924年,胡宗南考入黄埔军校一期,那时,周恩来正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兼政治教官。

那时,胡宗南对学习其实并不怎么上心,对一些军事理论也是兴趣缺缺。

但是,周恩来采用启发式教学,比较典型的,就是以"农民与土地"为案例,引导学员思考社会问题,胡宗南从最初缺乏兴趣,逐渐被其独特风格吸引。

现存《胡宗南日记》记载:"周先生授课时,常以绍兴黄酒喻革命,谓清浊交融方成佳酿。"

就这样,周恩来以政治教育影响学员,胡宗南展现军事天赋,形成超越常规的师生互动模式。

渐渐地,胡宗南在军校期间对周恩来产生敬意,两人形成特殊师生情谊。

关系转折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制造了一起反革命阴谋事件,史称中山舰事件。

随着北伐战争的准备和国民革命军的发展,蒋介石的权力欲望逐渐膨胀,他试图排挤共产党,独揽大权。

1926年3月18日,海军局代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接到命令,派中山舰到黄埔听候派遣。

可是,中山舰开到黄埔后,蒋介石否认有过调舰命令。

蒋介石

随后传出苏联顾问和共产党员,要劫持蒋介石的谣言。

3月20日,蒋介石在广州实行紧急戒严,逮捕李之龙,监视和软禁大批共产党人,解除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工人纠察队武装,包围苏联领事馆,监视苏联顾问。

蒋介石还下令,解散黄埔军校中的中共组织,驱逐黄埔军校中的共产党员和左派分子。

据《陈立夫回忆录》所述,在蒋介石的阴谋布局前,周恩来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他掌握学生军动向,所以被组织安排转移。

胡宗南亲自送别,在周恩来登船后,他在码头哽咽:"先生此去,宗南恐再无明灯。"

随后,胡宗南更是下跪奉上佩剑,恰逢蒋介石乘汽艇抵达,目睹全程后厉声质问:"琴斋(胡宗南字)是要阵前易帜吗?"

胡宗南深蓝呢子军装下的身躯微微颤抖,跪着的人却挺直腰背:"校长明鉴,宗南跪的是师道。"

蒋介石不为所动,为了彻底控制胡宗南,他当夜召见他,命其写下《悔过书》,存入侍从室绝密档案

秘密档案里的《悔过书》,揭示了更深层的纠葛。

胡宗南写道:"周君尝为吾改《治军刍议》,谓'军人当以苍生为念',此六字刻骨铭心。"

原来那篇奠定胡宗南治军思想的文章,竟经过周恩来的亲笔润色。

而据陈立夫晚年回忆,蒋介石看到悔过书时冷笑:"他倒是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透了。"

分道扬镳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提议对蒋介石采取强硬态度,主张依靠工农群众,坚决进行反击,打击蒋介石的反动气焰。

而胡宗南,选择了跟随蒋介石,逐渐成为国民党内的重要将领。

两个昔日的师生兼好友,就如此分道扬镳。

后来,两人也曾有多次接触。周恩来曾三次尝试争取胡宗南转向,但均因胡与蒋介石深度捆绑未果。

全面内战爆发后,胡宗南作为西北国军统帅多次与解放军交战,周恩来代表中共统筹统战工作,形成水火不容态势。

1949年,周恩来再一次,派张新策反胡宗南,胡虽落泪询问"校长是否安全"却未倒戈,最终败退台湾。

后面发生的事,就不叙述了,不得不说,跟对一个领导,还是非常重要的,读者朋友们,您们认为是这样的吗?⁣

0 阅读:198
古今的多少事

古今的多少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