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1785年-1850年),福建侯官县人,晚清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于1811年考中进士,成为翰林院编修,此后历任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
林则徐为官期间,清正廉洁,能力突出,得到清廷的赏识,时值“嘉道中衰”,鸦片荼毒中华。1839年,林则徐临危受命,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东禁烟,并于虎门将鸦片全部销毁,史称虎门销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被构陷革职,发配新疆。1845年重获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历任岗位,兢兢业业,政绩卓著。
虽然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强硬对抗英国殖民者,但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却持开放态度,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对晚清洋务运动,甚至日本明治维新都产生重要影响,堪称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关于林则徐的早年经历:寒门贵子,贫苦家庭走出来的国之栋梁1785年,林则徐出生于福建县侯官(福建福州)。林氏祖上虽为当地大家名门,但林家传到林则徐父亲林宾日这里已家道中落。
林宾日乡试不中,只得在当地开设私塾养家糊口,林宾日共有十一名子女,林则徐是次子。
林则徐小的时候,林家微薄的收入已无法覆盖巨大的日常开支,甚至到了“贫窭益甚,三餐无以为继,时常断炊挨饿的地步。”
虽然林则徐家境贫寒,但他的父亲却从未放松对他的教育,四岁时带他入塾习字,六岁时学作文章。
贫寒的家世使林则徐较一般孩子早熟,他懂得生活的不易,除了努力读书,还经常帮助母亲料理家务,1797年,林则徐参加府试,获第一名,次年考中秀才。
1804年,十九岁的林则徐考中举人,在揭晓成绩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河南永城知县郑大模之女郑淑卿为妻,至此林则徐凭借不懈的学习努力和婚姻,摆脱了贫困的命运。
但林则徐的志向远非小富即安,他从十几岁时就立下经国救世之志,在以后的时间里他始终践行这一理想。
1806年林则徐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的聘请,担任书记,主要负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
彼时鸦片走私猖獗,社会风气十分败坏,极大的摧残人的身心健康,从官到民,鸦片几乎无孔不入。
鸦片已成为腐蚀大清朝最厉害的毒药,比以往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外族入侵都要可怕,林则徐就是在这个时候内心笃定一定要铲除鸦片。
1807年,林则徐遇到了他人生第一个伯乐,这一年他被福建巡抚张师诚看中,并被招为幕僚。
在跟随张师诚的四年里,林则徐不仅向其学习公事,还学到了很多官场权谋之道,这为他以后入仕奠定思想基础。
1811年,林则徐在前两次会试名落孙山后,又参加第三次会试,这次以殿试二甲第四名的成绩中进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林则徐在翰林院一干就是十年。
虽然翰林院工作非常枯燥,但林则徐没有选择“躺平”,他利用现有资源,更加努力研究经世之学,等待实现自己济世匡时的志愿。
终于在十年后机会来了,1820年河南南岸河堤发生决口,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使工程进度缓慢,引发水灾,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前往视察。
很快林则徐就发现这是由于料贩囤积居奇工程用料所致,并向朝廷提出科学有用的对策,此建议被嘉庆采纳实施,不久林则徐被授浙江杭嘉湖道,自此京官生涯彻底结束,开始了长期地方任职经历。
1823年,林则徐被擢升为江苏按察使。作为一省司法主官,林则徐到任后夙兴夜寐,不辞辛苦的解决积案问题,短短四个月内就把江苏积压案件处理十之八九,被江苏百姓称颂为“林青天”。
与此同时,林则徐在江苏颁布第一道禁烟令,防止鸦片走私扩散,年底被授予江苏布政使。
在以后的七年里,林则徐又陆续担任陕西按察使、江宁布政使、湖北布政使,在此期间他兴修水利、救灾办赈、整顿吏治,均取得积极成效。
以致当时出现“儿童走卒、妇人女子,皆以公所莅为荣,林公来,我生矣”的称颂。
由于林则徐声名斐然,1831年道光擢升他为河东河道总督,治理河道积弊。
平步青云的林则徐并没有飘飘然,反而更感使命重大,担任河道总督期间,他经常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查看沿河地势,水流情况。
在他的努力下,河道工作有了不小的改进,就连道光都感叹:
“向来河工查验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
由于政绩斐然,林则徐于1832年调任江苏巡抚,1837年升任湖广总督。
作为封疆大吏,林则徐并没有因权力的扩大而膨胀,反而更加务实谨慎,他劝勉农桑,整顿吏治,廉洁奉公。
在面对湖北境内大河泛滥的境况,采取有力措施,形成“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
虎门销烟:没有硝烟的战争,挽救民族危亡关键一役,晚清第一功19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原材料市场,倾销商品,利用强大的海军舰队开疆拓土,建立大量海外殖民地,攫取资源。
英国作为最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在对外殖民和贸易方面走在前列,彼时的中国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依靠出口茶叶、丝绸和瓷器,赚取大量白银外汇。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扭转贸易逆差,将鸦片源源不断地偷运到中国内地贩卖,到1830年代中国每年白银外流五六百万两之多。
吸食鸦片者超过一千万人,上至王公贵族,八旗子弟,下至士兵小吏,普通百姓,无不遭受鸦片毒害。
当时官员们形成弛禁论和严禁论,前者主张准许民间贩卖吸食,以内地生产的鸦片与英国竞争,遏止白银外流。后者则坚决主张打击杜绝吸食鸦片行为。
从各地督抚反馈的29件奏折中,赞成严禁的仅8人,反对者21人。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是坚定的禁烟派代表,他在给道光的奏折中警告说: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与此同时镇国公傅喜吸食鸦片被揭发,道光大惊失色,鸦片烟毒已不知不觉浸染宗室,由此推动道光禁烟决心。
十一月中旬,林则徐被诏令入京,道光在八天中接连八次召见他,表达禁烟的坚决态度,命其为钦差大臣,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深感使命重大,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往广州。不过林则徐并非蛮干之辈,在出发前,他已事先差人秘密潜入广州打探消息,从而掌握一批重要烟犯的姓名、住址等底细。
1839年初,林则徐经过两个多月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广州。
当时广东禁烟形势十分严峻,广州作为清朝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几乎所有走私鸦片都从这里上岸,广州十三行聚集了大量英国鸦片商贩。
他们在赚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上下打点,几乎买通了广州官场的大小官吏,这些官员不仅广收贿赂,自己也是吸食鸦片的“瘾君子”。
在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从官员到烟商挖空心思的贿赂他,企图将他拉下水,促使禁烟计划落空。
面对复杂艰难的状况,林则徐没有退缩,在探访越华书院时还写下:“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豪言壮语,以此向外界传达禁烟的决心。
对于地方办事官员的不配合,林则徐主动联络广州当地主张禁烟的士绅和知识分子,搜寻到鸦片集散地、零售商等一系列禁烟关键信息。
同时林则徐的禁烟态度得到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的支持,他们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取缔烟贩,堵截趸船。
英商们见林则徐态度强硬,不得已交出一千多箱鸦片,但他们仍持侥幸心理,认为交了差,钦差大臣就该打道回府了,对于大量囤货鸦片仍拖延不交。
然而事实是他们打错了算盘,低估了林则徐。三月份,林则徐传讯十三行洋商,命限期缴烟,并严正声明: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时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以为林则徐不过表面恫吓,拒不配合。随后,林则徐会同邓廷桢封锁广州海岸,重兵包围十三行,断其粮草淡水。
林则徐甚至写信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斥责其放纵鸦片贸易,毒害中国百姓健康。
经过一系列坚决斗争,义律等英商终于妥协,他们纷纷上缴全部鸦片,并承诺永不再走私。
六月初,林则徐在虎门海滩新砌的销烟池内销烟,共焚烧鸦片19179箱,2119袋。
经此一役,林则徐闻名中外,道光闻听后欣喜万分,盛赞:“可称大快人心事!”1840年初林则徐被授两广总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着鸦片贸易被彻底阻断,英国人开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并决定通过战争的方式逼迫清廷打开国门。
1840年五月,英国派遣七千远征军从印度出发抵达广东沿海,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由于此前林则徐已获取相关情报,加强沿岸守备,致使英军进攻未能得逞,此后英军沿海岸线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进犯至浙江。
在英军的炮火威胁下,道光决定妥协,命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争取以赔偿烟价换取英军退兵南下,同时将坚持抵抗的林则徐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
当然,道光此举主要是息事宁人,并非真正惩治林则徐。但不管怎么说,林则徐作为有功之臣不仅未受褒奖,反而成为替罪羊,不得不说这是民族的屈辱和悲哀。
发配新疆后的林则徐没有泄气,反而冷静深思当前局势,虽然他抵制英国鸦片贸易,但对西方的先进科技和武器军舰却十分赞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在好友魏源的帮助下,编译《四洲志》,记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和历史,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 的状况,可谓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同时还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办理废地开垦,三年里足迹踏遍库车、阿克苏、乌什、和田、喀什噶尔、叶尔羌及伊拉里克、塔尔纳沁等处,行程三万公里。
所到之处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被新疆人民誉为“林公井”和“林公车”。
另外,林则徐特别关注地缘和防务,考察期间已深深感受到沙俄侵略的潜在威胁,向布彦泰呼吁亡羊补牢,在晚年更是发出预见性告诫: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1845年林则徐被召回京师,在此后的四年间,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及云贵总督等要职,镇压匪患及少数民族起义,赈济灾民,整顿矿政。
1850年六月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发动广西金田起义,咸丰急调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赶赴广西镇压起义。
此时的林则徐已年过花甲,加之常年在外奔波,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当年十一月林则徐行至潮州,得了严重痢疾,病入膏肓,数天后与世长辞。
清廷感念其功德,赠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赐谥“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