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温恪公主:皇贵妃生宠妃养,20岁下嫁蒙古,因生双胎难产而死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9-26 12:04:49

在大清近300年历史中,一共有359位后妃(包括皇后)、95位公主,其中有两位却是因为难产而死,而且两位都跟康熙有关:

一位是康熙皇帝一生的白月光——发妻孝诚仁皇后。孝诚仁皇后出身勋贵世家,祖父为康熙朝初期辅政大臣之首的赫舍里.索尼,因孝庄太皇太后与康熙帝需要索尼来制衡鳌拜,而将其孙女直接册封为中宫皇后。

康熙对这位发妻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发妻生皇太子胤礽时难产而死,康熙十分伤心,不仅亲自护送皇后的梓宫前往巩华城,而且从皇后病逝这年六月到十二月,康熙一共去了巩华城34次,次年去了24次,康熙十五年时仍旧去了15次。

哪怕是康熙十六年,康熙册封钮祜禄氏为继后,仍旧去了巩华城7次;甚至在这年的除夕,即便是天气不好,康熙还是坚持前往,陪发妻说说话。

哪怕是三藩作乱期间,康熙也是不顾及身体,坚持前往缅怀自己的发妻。

此举一直持续多年,前前后后总共去了80多次。

康熙二十年景陵地宫修建完成后,康熙亲自看着发妻下葬地宫;

而且自发妻去世后,康熙在每年五月初三(孝诚仁皇后继承)都不会理政,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一直到康熙三十八年。单看康熙此举,便可见其对发妻的感情有多深厚。

不仅如此,康熙在胤礽年仅1周岁的时候便将其册封为皇太子,而且册封胤礽为皇太子的日子还是康熙亲自挑选的,是承祜(孝诚仁皇后所生嫡长子,四岁夭折)的忌辰。因为发妻的缘故,康熙对太子胤礽是两立两废,最终胤礽还是让康熙失望了。

在孝诚仁皇后之后,康熙的后宫又出了两位皇后、多位宠妃,比如德妃、宜妃、顺懿密妃、和妃、温僖贵妃、孝懿仁皇后等,都十分得康熙的宠爱;然而即便后宫有如此多的宠妃,康熙仍旧对发妻念念不忘,可想而知康熙对发妻的死有多耿耿于怀。

除了孝诚仁皇后外,康熙还有一位至亲也是难产而死,此人便是和硕温恪公主。

温恪公主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生母是皇贵妃,养母是康熙宠妃宜妃,同母兄位至副皇帝;而她却因为怀双胞胎,在生产的时候难产而死,实在是可惜。

皇贵妃生宠妃养

温恪公主的生母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章佳氏是满洲镶黄旗包衣出身,父亲海宽是二等侍卫。康熙后宫中包衣出身的妃嫔不在少数,比如我们熟知的惠宜德荣四妃皆是包衣出身,照样成为康熙宠妃,接连生下皇子公主。

按照清制,包衣出身的旗女13-17岁时需要参加内务府主持的选秀,只要是记名的秀女都不能再自行婚嫁,需要入宫为宫女,甚至可以直接成为后妃。

章佳氏便是以宫女的身份入宫,至于何时开始得到康熙宠幸的,史料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但可以肯定的是,最晚在康熙二十五年正月章佳氏便已经是庶妃了。

因为在康熙二十五年十月,章佳氏便生下了皇十三子胤祥。

在后宫中后妃可以“母凭子贵”晋封位份,比如雍正的生母乌雅氏,便是因为接连生下皇子公主而被晋封为德嫔,后晋封为德妃。不过章佳氏很显然,并不及乌雅氏得宠,即便是生下胤祥也没有被正式册封,仍旧是庶妃。

康熙二十六年章佳氏再次怀孕,这一次章佳氏生下的是一位公主,也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和硕温恪公主。

按照祖制后妃一般不能抚养自己亲生的皇子公主,更何况章佳氏此时在后宫的地位很低,自然更加不能抚养胤祥与温恪公主,所以温恪公主交给了康熙帝十分宠爱的宜妃抚养,而胤祥则是交给了皇四子胤禛的生母德妃来抚养。

虽不能亲自抚养皇子公主,但章佳氏终于在生下一子一女后,被晋封为嫔,只是并未正式册封,所以并没有封号。

其实在康熙朝,并不注重册封礼,康熙后宫很多的后妃只是诏封,而没有正式册封。

虽然没有正式的册封礼,但能够被诏封为嫔,章佳氏便已经很幸运了。毕竟康熙的后妃,有很多即便是生下皇子多年,仍旧是没有封号的庶妃。

比如皇七子胤祐的生母成妃戴佳氏,生下胤祐29年后,康熙四十八年时才被晋封为嫔;

再比如皇十二子胤祹的生母定妃万琉哈氏,生下胤祹33年后,康熙五十七年才被晋封为嫔。

不管是戴佳氏还是万琉哈氏,都跟章佳氏一样包衣出身。

哪怕是康熙中期十分宠爱的后妃王氏,先后生三位皇子,也是苦熬二十多年,一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晋封为嫔。

章佳氏在生下胤祥仅3年后,便被晋封为嫔,已经是康熙后妃中晋封速度比较快的了。也可见,章佳氏虽不及惠宜德荣四妃得宠,但还是康熙的宠妃之一。

正因为康熙宠爱章佳氏,所以章佳氏在康熙三十年又生下了一位公主—和硕和恪公主。

康熙三十八年,侍奉康熙仅十几年的章佳氏病逝了,康熙皇帝将其追封为妃,谥号为“敏”。

02下嫁翁牛特部

其生母章佳氏病逝这一年,温恪公主已经13岁;若是按照大清公主嫁人年龄的话,温恪公主也到了该指婚的年纪。不过康熙对自己的女儿们都很偏爱,并不着急让公主们早早便嫁人离自己而去,所以康熙的公主们嫁人的年纪都比较大。

比如布贵人所生和硕端静公主,17岁时下嫁蒙古;

比如荣妃所生的固伦荣宪公主,19岁时下嫁蒙古巴林部;

再比如通嫔所生的固伦纯悫公主,22岁时才下嫁了蒙古喀尔喀部。

所以对于康熙来说,并不着急将温恪公主嫁人。

不过作为皇室公主,从出生之日起便注定了自己的宿命,用《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的话说:作为公主要么笼络下臣,要么远嫁蒙古,这是皇室公主不可推卸的责任。

康熙八位长大成人的公主,只有德妃所生的固伦温宪公主与袁贵人所生的和硕悫靖公主,留在了京城嫁人,另外六位全部和亲蒙古。

对于一国之君而言,能用一个公主和亲便能解决的事情,自然不会兵戎相见。

这便是大清,为何频繁将皇室公主嫁到蒙古各部的原因。

在漠南蒙古朝廷共设置六盟:

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

而“六盟”中同大清关系最为亲近的便是昭乌达盟与哲里木盟。

在康熙四十五年之前,昭乌达盟中三个部落已经跟爱新觉罗通婚:

太祖皇帝第二位大妃富察衮代所生的莽古济公主,下嫁敖汉部;

太宗皇帝长女固伦敖汉公主,下嫁敖汉部;

太宗皇帝同孝庄文皇后所生的固伦淑慧长公主,下嫁巴林部;

太宗皇帝第七女,孝庄文皇后所生的固伦端献长公主,下嫁扎鲁特部;

荣妃所生的固伦荣宪公主下嫁蒙古巴林部

除了扎鲁特部外,敖汉部与巴林部都娶了两位皇室公主。

为了昭乌达盟各部之间能够互相制衡,康熙便决定挑选一位公主下嫁蒙古翁牛特部。

所以在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将温恪公主册封为和硕公主,下嫁蒙古翁牛特部、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毕里哀达赍次子班第。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在大清名曰“班第”的非常多,比如:

乾隆朝时期,出身蒙古镶黄旗的定边将军博尔济吉特.班第

孝庄文皇后幼弟满珠习礼有一个孙儿也是叫博尔济吉特.班第,娶康熙养女固伦纯禧公主为妻

温恪公主是康熙宠妃宜妃抚养长大的,康熙本就十分疼爱温恪公主,自然爱屋及乌也会器重额驸;而且康熙见到额驸的时候,想必额驸也给康熙留下了一个很不错的印象,所以便将额驸改名为“仓津”。

在整个大清由皇帝亲自改名的额驸,仅有两位,另一位是道光帝和硕寿臧公主的额驸恩崇;可想而知康熙对温恪公主的偏爱,给了额驸极大地荣宠。

其实康熙之所以如此看中仓津还有两个缘故:

其一,仓津的祖母,是太祖皇帝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郡主爱新觉罗氏,也就是说仓津也是爱新觉罗的后代。

其二,在太宗皇帝率兵亲自入关时,漠南蒙古给了太宗皇帝很大的支持。之后朝廷为了安抚边疆,便决定采取怀柔的政策,在长城以北设置了四十几位蕃王(注:不是藩王),让这些蕃王互相牵制,而其中势力最强的便是翁牛特部,而翁牛特部也是受朝廷恩宠最多的。

03难产而死

温恪公主下嫁翁牛特部两年后怀孕,而且是怀了双胎。康熙四十八年六月,温恪公主到了生产的时候,好不容易生下了双胞胎女儿,却因难产而去世了。

大人霍桂芳、戴君选请得八公主产下双胎,六脉全无,牙关紧急,四肢逆冷

这一年,温恪公主年仅23岁而已。

得知女儿的死讯,康熙十分伤心。

康熙亲自为温恪公主篆刻碑文,得知康熙因为温恪公主的死而伤心,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等诸位皇子还曾上疏劝说父皇保重身体。可想而知,温恪公主的去世对康熙的影响有多大。

温恪公主去世后,朝廷还需要安抚翁牛特部,康熙便下旨将裕亲王福全(康熙二哥)的第六女,封为郡主嫁到了翁牛特部,为仓津继妻。

至于额驸仓津,雍正五年时,因为犯错而被雍正帝削掉了郡王与额驸的头衔;

雍正十年病逝了,年仅32岁而已。

04其兄为常务副皇帝,其母附葬皇陵

或许让温恪公主都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生母在去世多年后会被附葬皇陵,自己的同母兄长会成为常务副皇帝吧!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胤祥对于雍正帝有多重要。

康熙六十一年年底康熙皇帝刚病逝,雍正帝便将胤祥从一个光头阿哥直接晋封为和硕亲王,同大学士马齐、廉亲王胤禩、雍正的“舅舅”隆科多为总管事务大臣。在康熙朝受了十多年冷落的胤祥,本就是雍正最信任的兄弟,自然会全力辅佐雍正坐稳皇位。

雍正对胤祥的信任程度可见一斑,几乎将所有重要的事情都交给胤祥去做才才放心。

而胤祥也没有让雍正帝失望,是名副其实的常务副皇帝,雍正给了胤祥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让其子孙后代不需要降爵、世代承袭和硕怡亲王爵位。就这样,和硕怡亲王爵位成为大清第九大铁帽子王爵位,第一个非靠战功而获得的铁帽子王爵位。

除此之外,雍正还准许允祥改回“胤祥”,胤祥便成了大清唯一一位不需要避讳皇帝名讳的臣子。

而雍正对胤祥的殊荣远不至于不此,就连胤祥的生母也因为儿子而受到了雍正的恩宠: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帝下旨将先帝敏妃的母族抬出包衣,抬入满洲镶黄旗;

雍正元年六月,雍正帝下旨将先帝敏妃,直接追封为敬敏皇贵妃,一下连升两级,只是康熙所有后妃中唯一的一位。而这还没有结束,雍正在安葬康熙帝、生母孝恭仁皇后时,将敬敏皇贵妃也葬入了景陵地宫,就这样景陵地宫中除了康熙帝、四位皇后外,还多了一位皇贵妃。

在此之前,从没有皇贵妃附葬帝陵的先例。

而雍正帝,却从敬敏皇贵妃开始,违背祖制。

其实敬敏皇贵妃自去世后,一直没有入土为安,只是暂时安置在了陵寝琉璃花门内的宝城附近。而雍正恰好利用此事,顺理成章地将敬敏皇贵妃附葬皇陵。

毕竟敬敏皇贵妃去世之前,孝昭仁皇后的亲妹妹温僖贵妃、孝诚仁皇后的妹妹平妃都已经病逝,二人比敬敏皇贵妃更有资格葬入帝陵,然而康熙并未如此做,很显然康熙从未打算在景陵地宫中葬入非皇后级别的后妃。

所以不管是温僖贵妃还是平妃,都被葬入了景陵妃园寝中。

至于章佳氏,在康熙朝时只是敏妃,自然康熙也不会考虑将其附葬帝陵;但章佳氏确实并未直接葬入妃园寝中,顺理成章地给了雍正理由,将其直接追封为皇贵妃,葬入帝陵。

当然我们心知肚明,是因为和硕怡亲王胤祥的缘故。

结语

只可惜此时的和硕温恪公主已经去世多年,没有看到这一幕;若是温恪公主能够活到雍正朝,因为兄长胤祥的缘故,被晋封为固伦公主都是有可能的;即便是不能晋封为固伦公主,也会得到雍正帝很多的恩赐,只可惜温恪公主去世的太早了。

而且可惜的是,温恪公主去世仅六个月后,其同母妹和硕敦恪公主也病逝了,年仅19岁而已。

1 阅读:486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