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四年(1726),礼部侍郎查嗣庭被任命为江西乡试正考官。他出的试题是“维民所止",出自《诗经·玄鸟》,意思是都邑周边千里远,都是商民居住地。
但是,有人打了个报告给雍正皇帝,说其题中“维”“止” 二字,是取“雍正”而去其首的意思,就是所谓的“雍正去头”,是暗地里诅咒皇帝早死。
雍正虽然很生气,但并未就此动手,因为仅凭四字定罪,恐怕人心不服。于是,他便密令搜查其宅,翻出查氏两日记,终于从中找出两条“罪证”,这才正式开刀。
九月份,雍正立即谕示内阁九卿、翰、詹、科、道等部门,"着将查嗣庭革职拿问,交三法司严审定拟。”这谕示很长,历数查的“罪行”,明确指出“江西试录所出题目,显露心怀怨望讥刺时事之意”,“逆天负恩,讥刺咒诅,大干法纪”。
于是,这个冤狱就兴了起来,查嗣庭被砍了脑袋。
据统计,康雍乾三朝,较大的文字狱就有80多起,其小者不可胜数。翰林徐骏误写“陛下”为“狴下”,立即革职下狱。扬州举人徐述夔夏日晒书,风吹书页,随笔诗云:“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被人告发“恶攻”清室文化程度太低,斩首弃市,家族株连。
就是常为乾隆润色御诗呼为“老名士”的沈德潜,只因《咏黑牡丹》中有一联:“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遭到开棺戮尸抄家株连之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查嗣庭就是著名武侠大家金庸的先祖。金庸,原名查良镛,是查嗣庭的嫡系后代。所以观看金庸的小说,对雍正没有好感,在其第一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中,就说雍正为了争夺皇位,用自己的女儿换了陈阁老家的公子,也就是乾隆,所以乾隆实际是汉人,他弟弟就是陈家洛。云云。
而在其最后武侠作《鹿鼎记》里,更是以“维民所止”文字狱案开头,详细写了先祖的冤屈。
以上内容摘编自《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中国历代文人风趣小故事全集》一书,原典故出自《清朝野史大观》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