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在京开会遇陈锡联,说:陈大炮,就算你付了茶钱也得请吃饭

历史有小狼 2025-02-14 18:11:07

韩先楚与陈锡联两位上将都是出生在湖北红安的开国上将,他们两位虽然长期不在一起作战,但战友情谊极深,甚至到了不分彼此的程度,无论谁到对方任职的地方出差,都会盛情款待。就是两个人同时在北京开会也会主动抢着买单,但有一次韩先楚上将却主动要求陈锡联上将请客,还搬出了以前的旧账。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难道韩先楚真就在乎这顿饭吗?

一、关系密切的韩先楚与陈锡联上将

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有很多出生于湖北红安(原称黄安)的开国将军,其中韩先楚与陈联锡两位将军,不仅同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而且都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一职。

先说出生于1913年的韩先楚上将,由于他在长征前所在的是红二十五军。所以长征之时,他并没有跟随红四方面军而行,而是随着徐海东大将先行到了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为115师368团团长。

而出生晚两年的陈锡联则一直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又到达了陕北,所以改编之时,被编入了129师担任769团团长。

此后两个人一个长期战斗在太行山、一个战斗在太行山、晋察冀等地区转战南北,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韩先楚上将,抗战胜利后就去了东北,以解放战争中的四保临江与解放海南岛而成为当之无愧的名将,所以毛主席 在1955年授予军衔时,特别指示韩有功,从原定的中将提升到了上将军衔。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广州、福州、兰州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一职;

而陈锡联上将,在解放战争中,先后随同刘邓参加了上党战役、挺进中原、淮海战役,一路随同刘邓挺进到大西南,先后在西南、沈阳、北京担任大军区司令员。

虽然在长达二十多年的革命战争中,两个人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机会比较少,但1943年到1945年这两年时间里,韩先楚与陈锡联都在延安学习,虽然一个在抗大,一个在中央党校,但是距离就在眼前,可以说既是战友,又是同学。

二、你替我交一杯茶钱,我请你喝茅台

时间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韩先楚上将坐镇福州,陈锡联上将则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在某一天,几大军区司令员都来到北京参加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次会议期间,同样出身于红四方面军、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上将也恰好出现在了现场。

虽然许世友出生在麻城,但三人却几乎同时参加了黄麻起义,可以说是老战友了。于是,当会议进入短暂的休息时间时,许世友、韩先楚和陈锡联这三位威名赫赫的上将竟然不期而遇。

也许是缘分使然,又或是彼此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们三人相视一笑后,便心有灵犀地一同前往休息室一边品尝香醇的茉莉花茶,一边海阔天空地闲聊了起来。

然而,在当时,我党我军领导人们将公私看得非常分明,谁也不会多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就是在会议中,想要喝杯茶,也不是一件免费的事情,必须支付相应茶钱,甚至有些参加会议的中央、地方大员们为了省点钱,只喝不要钱的白水。

而这条规定就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导并以身作则执行下来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身为领袖的毛主席目光敏锐地注意到,众多参会人员在会议间隙纷纷涌向休息室,端起茶杯畅饮茶水。

这或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毛主席开始意识到其中潜在的问题——这日积月累下来,用于供应茶水的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于是毛主席果断地决定:从今往后,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会议,每一位参会者喝茶都要自己交茶钱。

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周总理迅速做出回应,并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此项倡议。从那以后,每当周总理参加各种会议时,他总是事先准备一些一毛钱的硬币,这是当时人民大会堂中稍便宜的一种茶的价钱,当然更便宜的还有二分、五分钱的。

虽然,仅仅一毛钱,这笔钱数目也不大,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却是深远而重大的。周总理用自己的言行为其他参会人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周总理的影响,开始主动缴纳茶钱,使得这项原本可能存在争议的举措得以顺利推行下去。

此后,其他人再喝茶就纷纷按照规定的价格交纳自己的茶钱,有的人由于家庭负担重,每次只喝几分钱的茶,有的人出手阔绰,喝价格昂贵的茉莉花茶。

在人民大会堂提供的众多茶饮当中,茉莉花茶可谓是备受众人喜爱和追捧的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就在于大会堂管理处所采用的独特且精湛的制茶工艺——将优质的茶叶与芬芳馥郁的茉莉花巧妙地相互窨制。

经过这般精心炮制而成的茉莉花茶,不仅充分保留并融合了茶叶本身所蕴含的浓郁醇厚茶香,同时还完美吸纳了茉莉鲜花那股清新淡雅、沁人心脾的迷人花香。

当然这个茶的价格也是最贵的,一般来讲,只有重要会议召开之际,众多与会者如果要请其他同事或战友喝茶,才会奢侈一把,选择将茉莉花茶作为自己的首选饮品。

所以这一次,当许世友、韩先楚、陈锡联三位上将依次落座后,韩先楚面带微笑,轻轻一招手,唤来服务员,点了一壶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

按照惯例,作为老战友,一向是谁点单请买单的,显然这一次韩先楚是准备自己请两位战友喝茶的。

然而没想到,在喝茶间隙,陈锡联上将稍稍站起身来,径直来到了前台处,从口袋里掏出两张一元纸币,递给了收银员,将三个人喝茶的费用先给结清了。然后转身又回到了座位上,继续与另外两位上将一同谈笑风生,就如同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三人喝茶结束后,就在即将转身离去之际,韩先楚和许世友两人几乎同时把手伸向口袋,准备掏出钱包支付那几杯茶水的钱。可还没等他们有所动作,负责收钱的服务员轻声告诉他们,陈锡联司令员刚刚已经把茶钱全部结清了。

许世友听到这话,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后便露出难为情的神色。只见他稍稍顿了一下,然后转向韩先楚和陈锡联,豪爽地大声说道:老陈啊,你这家伙咋这么快呢?行吧,晚上我来做东,请你们俩一块儿吃个饭!说罢,许世友还特意拍了拍胸脯,表示自己诚意十足。

在这三位上将当中,论起年龄与资历,那毫无疑问当属1906年出生的许世友最为年长、深厚。

韩先楚心中暗自思忖道:让许世友这位老大哥来请客,实在是有些不妥啊。况且,陈锡联刚才已经抢先付过茶钱了,如果再让许世友破费请自己吃饭,怎么想都让人于心不忍呢。

想到这儿,韩先楚连忙摆了摆手,笑着对许世友回应道:许司令,您太客气了!这次还是由我来吧,您就别跟我们争咯。

说完,他又看了一眼陈锡联,眼神里透露出一种坚定的决心。

然而,就在韩先楚匆匆赶到饭店门口的时候,他脑海中猛地闪过一个念头:糟糕!自己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原来,许世友一直以来对酒都有着独特的偏好,而他所钟爱的正是那大名鼎鼎的茅台酒。

要知道,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如今,茅台酒的价格都不便宜,在1970年虽然只要4元钱,但当时人们工资普遍不高,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二三十块钱就可以养活一家四五口人了。

4元钱不仅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作为大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了。韩先楚心里暗自叫苦不迭,早知道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带上一瓶茅台酒过来才好。可现在事已至此,该如何是好呢?

由于他已经明确地说自己请客,既然话已出口,那就必然不能食言,而且一定要请许世友好好品尝一下他最喜爱的茅台酒。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当他把手伸进兜里时才发现,今天根本没带够钱来购买更多的茅台。最终,韩先楚只能咬咬牙买了一瓶茅台酒。

紧接着,韩先楚上将脑筋一转,迅速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说道:不瞒你们说,我最近这身子骨啊不太舒服,医生再三叮嘱千万不能喝酒,所以今天真是不好意思了。只能让你们自己喝了。

说话间,他满脸堆笑地看着许世友,并趁机开始劝说道:不过许司令,您也别贪杯哦,毕竟饮酒过量还是会伤身的呀。

许世友听完他这番言辞,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然后缓缓回应道:嗯,你说得有道理,况且明天还有重要的会议需要参加,确实应当控制一下酒量。

见此情形,许世友连忙示意一旁的陈锡联过来,两人心照不宣地拿起桌上仅有的那一瓶茅台,控制着酒量,并没有尽情畅饮。

显而易见,许世友今日这酒喝得意犹未尽,尚未完全尽兴呢。只不过还好,他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清楚地知道韩先楚今天兜里恐怕并不宽裕,更何况明天还有重要的会议需要参加,总不能满身酒气地跑去会场吧?

于是乎,就这样,这一顿丰盛的饭菜享用下来,总体而言可以说是相当圆满和成功了。待到三人都用餐完毕后,陈锡联和韩先楚二人赶忙起身,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许世友回到了他的房间。等到确认许世友躺上床休息好之后,他们俩这才缓缓转过身来,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就在两人即将分开的那一刹那,韩先楚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样,停下脚步,转过头对着陈锡联不停地念叨起来:我说你啊,陈大炮!你这家伙可真是太狡猾了!明明说好一起出来吃饭喝茶,结果你就只掏出了区区两块钱的茶钱。而我呢?我却不得不支付6块钱的饭钱。哎呀呀,我这次可是吃大亏了哟!不行不行,这怎么能行呢?你必须得给我把这个差价补上才行!

陈锡联听到这话之后,先是微微一怔,紧接着便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只见他笑得前仰后合,双手不停地拍打着大腿,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一般。

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声,陈锡联扭过头去,满脸笑意地看着身旁的韩先楚说道:嘿哟!你快听听,人家许司令都这么大方地开口了,说这顿饭由他来请。可是再看看你呢?非要那么执拗,非要说你来请客不可。这可完全是你自己心甘情愿的哦,到时候要是出了什么岔子,你可千万别把责任往我身上推呀!

韩先楚听了这番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笑着回应道:哈哈,老陈啊,哪能这样算呢?你想想看,咱们兄弟几个平日里聚在一起的时候本来就不多,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大家一起吃顿好的,难道还不应该让你也尽尽地主之谊嘛!再说了,如果总是让别人请客,而你却从来没有表示过,那我这心里头啊,总觉得有一股子气不顺溜呢!所以说啊,无论如何,你也得找个合适的时间,请我们大家伙好好吃上一顿才行呢!

说完,韩先楚还故意挑了挑眉,一脸期待地望着陈锡联。

陈锡联见状,知道自己今天要是不应承下来,恐怕韩先楚会一直念叨个不停。于是他连忙点了点头,满口答应道:好好好,我的韩大将军,我算是服了你了!行,没问题,等我找到合适的机会,一定请你大吃一顿,保证让你吃得满意、喝得痛快!这下总行了吧?

得到了陈锡联肯定的答复,韩先楚这才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不再继续纠缠这个话题了。

当然对于韩先楚 与陈锡联来讲,他们都是经历了艰苦革命战争的考验的战友,根本不在乎这一顿饭,而正是因为两个人交情太过深厚,已经到了不分彼此的情谊,所以这里面玩笑的成分更大一些。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老一辈革命家那种建立在出生入死的革命情谊,以及公私分明的行事作风。

三、再次见面,韩先楚主动要求陈锡联请客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好几年。

1973年,毛主席决定将当时十一个大军区中的八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其中韩先楚上将由福州军区调任为兰州军区司令员,而陈锡联则由沈阳军区调任到北京军区担任司令员。

也正因为这一对调,韩先楚与陈锡联接触反而多了起来,毕竟作为大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上将要经常到北京参加会议,而陈锡联就在北京,每次都会亲自接待韩先楚将军。

1974年的某一天,刚刚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来到首都北京参加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

当韩先楚步入会议场所时,他的目光忽然被一个熟悉的身影所吸引。原来,那个身影正是已经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

看到此时已经在北京任职的陈锡联上将,只见韩先楚脸上瞬间绽放出欣喜的笑容,他迈着轻快的步伐,径直朝着陈锡联所在的方向快步走去。与此同时,陈锡联似乎也心有灵犀一般,敏锐地察觉到了韩先楚的到来。他急忙转过身来,快步迎向韩先楚。

两人很快便相遇在了一起,他们彼此凝视着对方,眼中流露出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之情。紧接着,两人不约而同地挺直身躯,以最标准、最庄重的姿势向对方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完成军礼之后,韩先楚和陈锡联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那一刻,人民大会堂里的一切喧嚣与嘈杂都静了下来,只剩下他们二人紧握的双手传递着那份真挚的战友情感。

寒暄几句过后,陈锡联抬腕看了看手表,发现距离下一轮会议开始尚有一段充裕的时间。于是,他热情地邀请韩先楚一起去喝杯茶。

韩先楚欣然应允,并略带调侃地开口说道:嘿哟,我说陈大炮啊!这回即便你再抢先来付这几杯茶钱,那你也非得请我好好吃上一顿大餐不可。上回咱俩与许上将一起喝酒的时候,那一瓶茅台酒可不便宜呢!

陈锡联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后像是被戳中了笑点似的,突然仰头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能冲破屋顶直上云霄。

笑罢,他一边用手拍打着桌子,一边冲着韩先楚大声回应道:老韩啊!你瞅瞅你自己,这都是多少年前的旧事了,咋还耿耿于怀呢?行了行了,这一次嘛,咱索性多叫上几位老战友一同聚聚,我来做这个东,请大家开怀畅饮,好好热闹一番!

韩先楚静静地听着陈锡联说完这番话,脸上始终挂着满意的微笑,不断地点着头,表示对这个安排甚是赞同。

然而,别看他表面上风平浪静,其实心底里还打着小算盘呢。这不,趁着陈锡联话音刚落的间隙,韩先楚赶忙又补上一句,故意加重语气提醒道:那成,陈锡联老弟,你可得说到做到哦,千万别忘记还有茅台酒这档子事哈!

说罢,他狡黠地眨了眨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当然这一次宴会,由于陈锡联已经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规模要比上一次仅有三位上将参加要大得多。不过尽管如此,酒宴结束之后,陈锡联司令员仍然按着公私分明的原则,为这次宴会买了单,包括那茅台酒的钱也是自己掏的腰包。

这已经是开国将军们的老习惯了,只要是老战友来自己任职的地方,作为东道主都要盛情接待,但绝对不肯花公家一分钱。所以虽然作为开国上将、大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也好,韩先楚也好,每月工资高达几百块钱——1970年的几百块钱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几万块钱都不止——但人人身无余财。

韩先楚上将、陈锡联上将,包括那位爱喝茅台酒的许世友上将,虽然他们长期担任要职,位高权重,收入不低,但去世之时,除了一些公家配发的用品,几乎没有给自己子女留下一分钱的遗产,但却留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与公私分明的行事作风。

参考资料:

《湖北档案》: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党史天地》:红安籍8位开国上将

《红岩春秋》:开国上将陈锡联的戎马一生

《中国人大》:人民大会堂的那些如烟往事

8 阅读:2890

评论列表

王猛

王猛

1
2025-02-17 07:59

飞天茅台上世纪70代市场价是8元人民币一瓶。

王猛

王猛

2025-02-17 08:06

而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四元人民币对大军区司令,副司令员来说还真不算一笔大钱!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