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左右,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关爱老年健康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
众所周知,老年人寿命延长,并不代表健康时间的延长。60岁以上的老人,要格外重视身心健康,尤其要重视预防高发病和慢性病。60岁到70岁,是老年人的黄金10年,要善待自己。

一 老年人非传染性疾病高发
早年,传染性疾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头号威胁。从老年人身体情况看,免疫力下降,再加上多有基础疾病,这些因素使得老年人成为传染病的易感群体,也是下呼吸道感染、结核病等疾病的高发群体。从外在环境因素看,经济相对落后,环境清洁以及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负担很大。
不过,近十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主抓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力推进环境卫生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国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大幅度的降低。

有学者利用DALY率评估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此项研究表明,近十几年来,我国老年人的传染病负担下降6成多,结核病负担下降8成多,虽然跟欧美国家还有点差距,但传染性疾病已经不再是我国老年人的主要健康威胁了。
相比之下,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在增加,其中,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管、支气管和肺癌,逐渐成为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
据统计,2019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人数以及老年人的经济负担,我国高居首位;心血管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另外,多项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类型也出现新的变化,发病率比较高的类型,由从前的胃癌、食管癌、肝癌向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转变。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尤其是出现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等。已有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9成以上的脑卒中疾病,跟环境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4成以上的恶性肿瘤发病,跟主动吸烟、摄入水果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原因中,吸烟已经成为一大危险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也发现,6成多的慢性病跟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而且都是可管理的习惯,由此提醒公众重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老年群体,阿尔茨海默病、听力下降以及肌肉骨骼疾病发病率也在上升。其中,感官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病人群基数庞大,很多人已经把他们视作基础病。
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但我国对该病的认识还不够,常见病症比如健忘、听力下降等很容易被忽视。病人的病情往往已经非常严重了才被发现。

此外,伤害疾病已成为老年人疾病的第2大类型。
二 伤害疾病明显上升
一般来说,伤害包括意外伤害、自杀、他杀等几种类型。其中跌倒和道路交通风险是老年人常见的2种伤害,而跌倒是最常见的伤害类型。
由于身体机能、健康状况、行为习惯、药物使用、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起作用,老年人跌倒伤害最大。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致命跌伤比例最高,造成的死亡率最高,而且年龄越大死亡风险越高。

另外,有研究发现,在老年群体中,跌倒、道路交通等伤害程度存在性别和地域差异。在性别方面,无论是跌倒、交通风险、中毒等意外伤害的死亡率,还是自杀、他杀等伤害的死亡率,男性都明显高于女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男性的生活方式存在更多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男性更易于有吸烟、饮酒的嗜好,概率是女性的3倍以上。基于习惯累积效应,男性更易患相关疾病。
二是男性从事的职业,相比较来说,具有“三高”特点:高风险、高压力、高体力。由此更易发生职业伤亡,比如机器操作失误造成的身体伤害,以及意外伤害,比如交通事故、跌倒等。有时候,职业伤害和意外伤害,还可能引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自杀等更为严重的后果。

在地域方面,老年人伤害死亡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原因可能有几种,一是农村老年人仍从事体力劳动,更容易发生交通意外、跌倒等伤害。二是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农村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跌倒等致病重致死风险更高。三是限于农村医疗条件,老年人受到意外伤害,得不到及时救治。
因此,老年人伤害预防,重点是男性和农村老人。首先,应该加强道路安全建设,降低交通风险,比如可以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此外,还需要加强老年人居家护理,以及社区和乡镇医疗护理,这方面同样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研发辅助护理设备,帮助降低老年人跌掉等意外伤害发生率。

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疾病情况正在发生转变,与此同时,人们的意识也从重视治疗向重视疾病预防转变。在疾病预防方面,对于有老人的家庭来说,更重要的是从生活方式上入手,改善老人的健康状况,比如饮食、心态、运动、睡眠等。
实际上,在现代生活理念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意义不仅在预防疾病,更重要的是提高生命质量。
三 最美夕阳红
60岁之后要更注重老年期养生,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健康的饮食习惯。总的原则是适度。一日三餐不宜吃太饱,七八分饱刚刚好。
什么是七八分饱呢?就是感觉还可以吃的状态,如果感觉已经饱了,那就是吃多了,容易引发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避免吃太饱,可以饭前先喝汤,再吃饭。
二是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好处多,可以减肥,有助于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还能预防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脑栓塞、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疾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步行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可以减少脂肪,防止体型过胖,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还可以逆转冠状动脉硬化斑块。不过,切记要适量、有规律,比如每天步行3公里,保持在30分钟以上,每周坚持运动5次。
此外,常做手指操有助于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常见的是用双手伸展握拳运动,也可以做做手工活,比如手工艺、雕刻、剪纸等,还可以用手指旋转钢球、核桃。这些都是锻炼手指的,可刺激大脑皮质神经,促进脑血液循环,增进脑灵活性。
三是注意调节心态。乐观心态就是最好的保健品。乐观开朗的人,即使是60岁的年龄,也能保持30岁的心态。

保持好心态的诀窍,有“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老年人如果数着算着过日子,能开心快乐吗?一切看淡,人有旦夕祸福、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即便是生了病,也不能意志消沉,因为心情愉悦有助于病情恢复。乐观的心态,不仅是健康的秘诀,也是保持年轻的秘诀。
四是要保证睡眠。睡眠质量,关系到大脑功能。睡眠质量不好,大脑功能会下降,容易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进而导致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因此,要尽量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
此外,老年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可能造成猝死。平时老年人要高度注意,早上醒来后要慢起,最好分“三个半分钟”起床:醒后再躺半分钟,可以伸伸懒腰;然后坐起来,在床头靠半分钟;接着坐立起来,把腿垂下,再等半分钟左右起身。

千万不要觉得这“三个半分钟”很麻烦,这样做可以使体内的血液循环慢慢恢复,可以减少心脏猝死、心绞痛、脑出血等意外发生。
还有一点要注意,洗澡水温不宜过高。对老年人来说,洗澡时水温太冷或者太热都不合适,容易造成高血压。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为宜。
总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老年人至关重要,无论是老人还是家属,都要格外重视。

60岁以后,尤其是离开工作岗位的老人,真正开始享受人生,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享受天伦之乐。无论是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还是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都需要一个好身体。身心健康,才能开启夕阳红。
参考文献
王迁.60岁养生进行时[J].人人健康,2013,(12):26-27.
魏欣悦,祖力亚尔·塔力甫,钟盼亮,等.1990―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疾病负担趋势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4,28(11):1321-1329+1343.
丁贤彬,杨弦弦,焦艳,等.2012—2023年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疾病负担变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32(12):91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