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高科品坦克车时代

历史有小狼 2025-02-05 17:56:44

相比于美法等坦克强国,我国的坦克装甲发展晚了至少30年,直到1990年代,我国推出85式系列坦克,才结束几十年的仿制坦克之路,真正走向技术独立。不过,在一些核心硬件上,比如发动机研发方面,我国还是长期被“卡脖子”。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我国的坦克装甲已经屹立于世界超强战车之林,不仅三代坦克有了技术突破,而且已经投入四代坦克研发。我国的坦克装甲已经进入高科品坦克车时代。

一 国之重器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一款新型主战坦克亮相,一出场就成为焦点。在稍早的2014 年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4”多国联合军事演习中,它的出色表现让人惊艳,那个时候,外界就对它充满好奇。它就是ZTZ-99A型主战坦克。

99A在99式坦克基础上,实现技术进一步完善,是我国第一台信息化坦克,代表我国装甲力量最前沿。

这款新型主战坦克,跟北约国家的主战坦克相比,更小巧。身高缩短了30多公分,体重减了至少15吨。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考虑,体积庞大的坦克,不仅笨重,而且更容易被发现、被攻击。这也体现,我们在坦克性能方面的一个思路转变,更侧重坦克的隐蔽性和机动性。

除了这个改变,99A主要四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火力博采众长。沿用与99式相同的125毫米主炮,但火力系统更强,发射弹种更多,威力更猛,密集度更高。此外,瞄准、制导二合一,无需人工校炮,能快速打击。更亮眼的是高性能弹道计算机,可迅速、精确地计算弹道,实现准确地打击敌方目标。

二是机动性能更强。它有“大心脏”,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1500马力,机动性能有保障。它还兼有手动挡和自动挡操纵系统,并且可以自动换挡,极大提升了装甲车的操控性能,像转弯、加速、制动、车身俯仰等操作方便,大大缓解了驾驶员的操作压力,同时保证平稳、可靠。

三是防护性能有了更大提升。它加装了更为坚固的新一代爆炸反应装甲,顶部还加装了新型复合装甲,能够全方位抵挡敌方的火力打击。这在外观也有体现:炮塔更大,车体更高,外表面凹凸不平。此外,它的炮塔后部加装的系统,可对敌方各平台及反坦克弹体的火控系统进行直接干扰。

四是有信息化加持。它具备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控制全面整合的完整体系,可实现信息高速共享、协同攻防、状态自我监测、作战系统重构升级等重要功能,且软件、元器件全部自主可控。

有了这些功能,在战场上,它可以做到车内乘员之间信息共享,也可以实现多坦克协同作战,而且一旦设备出现故障,系统会自动降级使用,即便是没油、没弹药了,系统也能实时通知后方,做到精准保障。

因为这些先进的性能,99A被称为“陆战之王”。如今,其他类型的新款坦克都采用它的信息技术,比如我们推出的最新款轻型坦克“15式坦克”。

二 同期其他新品

2019年,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国防和军队建设”展区里,跟99A陈列在一起的,就是我国最新款轻坦15式坦克。这是这款新轻坦的首次亮相。

多年来,我国的轻坦作战定位一直没变,就是在主战坦克无法发挥的地形复杂区域打主力,比如西部高寒高原地区和南部热带丘陵地区,地形复杂,体重在40吨以上的主战坦克无法充分施展,就需要轻坦上阵。最典型的,像当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主力的不是59式中型坦克,而是62式轻坦。

一个比较明显的指标是,坦克通过我国南方水网稻田地域,压力一般要小于70千帕。59式中坦、96式主战坦克,都压力过大。唯一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62式轻坦。

其实严格说起来,62式轻坦最初设计版本,就相当于59式的减重版,之后经过多次改进升级。15式坦克出现之前,62式一直是作战主力。

15式轻坦,体重在32—35吨之间,配备了新型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达1000马力,机动性能极高。再加上99A信息技术加持,像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先进的炮控火控观瞄装置、信息化车内系统等。基于强大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它的作战能力不容小觑。

在火力方面,它加挂了新型反应装甲FY-4或FY-X,作战时,能够防御南方某些国家的现役俄制坦克发射的3BM-42穿甲弹以及直瞄反坦克导弹的直接射击。

在攻击力方面,它配备了长身管94式105毫米坦克炮,比西方的105毫米坦克炮长1米以上,初速快了100米/秒,膛压比俄式125毫米坦克炮高10%,可在3公里距离击穿50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比如俄制T-72坦克,号称威力全球第一坦克炮。

除了15式轻坦,我们还推出了外贸坦克最新款,VT-4主战坦克。VT系类涵盖了高中低不同档次,可满足发展中国家不同层次需要,其中VT-1是中高端,VT-2是中端,VT-3是低端,而VT-4是高端。

作为高端出口坦克,VT-4在进攻、防御、机动性能方面都很强。

进攻方面,它配备了12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多种炮弹,可以击穿任何装甲,1000毫米以上的均质装甲也不在话下。火控系统沿用99A技术,是世界一流配置。在防护方面,复合装甲与反应装甲结合,超过700mm均质装甲,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完全够用。

在机动性能方面,VT-4配备国产大心脏,功率达到1200马力,支持行驶速度71公路/小时。还有综合液力机械传动变速箱和双流传动的设计,非常灵活,像自动变速、在高速状态下快速制动、原地转向都可实现。

自2016年开始销售以来,VT-4已经打败美制M1A1、俄制T-90等顶级主战坦克,受到泰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客户的青睐。可以期待,未来我国外贸坦克在高端市场会有更好的表现。

可以看到,从99A到15式轻坦、VT-4主战坦克,我国在三代坦克改进上已经迈出信息化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国产第四代坦克也在研发中。

三 第四代坦克的发展方向

2016年,央视《大国工匠》节目首次披露,我国正在研发新型第四代主战坦克。此后,关于第四代坦克的猜测就层出不穷。去年网上就流传国产四代坦克的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坦克配备无人炮塔,采用全新底盘,还有隐身功能。不过,这些照片的真实性并没有得到官方证实。

有专家根据世界已有的三代坦克改进款,归纳了四代坦克研发的主攻方向。

一是火力有质的提升。炮口动能标准起码达到三代坦克的2倍,也就是30兆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提升主炮火力输出能力。据说,德国莱因金属公司研制了更大口径的L51型130毫米坦克炮,炮口动能将近20兆焦。

不过,专家指出,常规发射炮很难超过30兆焦,除非采用非常规发射炮,比如电热化学炮或电磁炮。这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突破点。

二是主动的全方位防护。这主要受俄乌战争启发,无人机等新型作战武器的投用,给坦克的防御技术带来更大挑战。欧美和俄罗斯都在投入研发主动防御系统,比如德国研发的主动防御系统,采用三联装或四联装拦截弹发射器,可以探测75米内的目标,在10米距离上发射拦截弹将目标击毁。在装甲方面的改进,电磁装甲因兼具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的优点,可能成为另一个发力点。

另外还配备隐身技能。其实,欧美国家早已投入隐身坦克的研发中,比如法国的AMX-30 DFC隐身坦克、德国的“豹”E01隐身坦克,波兰的PL-01隐身坦克技术验证车等。

虽然这些隐身坦克还没有服役,但这些尝试有利于隐身技术在装甲车上得到部分应用。比如,BAE系统公司研发的“智能红外隐身瓷砖”已经在CV90步兵战车、PL-01主战坦克上安装测试。

三是发动机额定功率达到1500千瓦以上。要实现这个目标,有两条路径可尝试,一个是燃气轮机实现技术突破,比如间冷-回热循环技术;另一个是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实现突破,其实电磁炮的应用,也对这项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四是利用人工智能成果提升信息化水平。其中有三个方面是重点,一是战场态势感知,二是自动驾驶,三是智能作战系统。

以上4个方面是四代坦克研发的重点,当然也是技术难点,毫不夸张地说,每一项都是一场技术攻坚战。至于国产四代坦克何时面世,我们持续关注吧。

参考文献

王笑梦.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技术未来展望[J].坦克装甲车辆,2024,(19):42-48.

徐臻豪.中国“新轻坦”正式曝光[J].坦克装甲车辆,2019,(03):34-37.

陈瑜.揭秘信息化的“陆战之王”[N].科技日报,2015-09-01(001).

通化市科协.中国武器叱咤全球:外贸拳头产品VT-4主战坦克

澎湃新闻.讲武谈兵丨中国第四代主战坦克应具备怎样的技术标准?

0 阅读:56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