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结婚与现代有何不同,浅析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和特点

览特评历史 2023-05-28 00:48:0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文化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古人结婚和现代人结婚的方式都随着社会的变革而逐渐改变着。

古人结婚和现代人结婚有很大的区别,在古代,全面的打算和规划是由父母和长辈来完成的。

古人的婚姻是宗法与礼俗相结合,依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传统的婚姻模式往往缺乏个人的自主选择。

而在现代,自主权更多地落在了个人身上。现代人的婚姻则更加注重个人的感情选择和心理状态,更符合主体性、自由性的特点。

古人结婚和现代人结婚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一变化并非简单的社会进步产生的结果,而是伴随着历史的巨变和时代的转换而发生的。

从外部条件到内在态度,从行为方式到社交形式,现代人与古人有很大区别。下面将结合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古人和现代人结婚的异同。

一、按不同历史时期划分,古代婚姻制度演变有不同的过程

(一)从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来看,中国婚姻制度经历了宗法、礼法到法律的演变过程

婚姻制度是一种人类社会关系的基本组织形式,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演变。在中国,自先后建立原始的封建主义国家以来,婚姻制度也经历了从宗法、礼法到法律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宗法婚姻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秦朝建立的结束。在此期间,中国的婚姻制度属于宗法制度,以血缘和亲属关系为基础。

宗法婚姻的核心是同姓禁婚,婚嫁主要由家长和族长决定。在婚姻中,女性地位较低,被视为男性的财产,一般不能自主选择配偶。

同时,女子出嫁后无论是身份还是权利都要受到极大地限制。

第二阶段礼法婚姻时期,在周朝建立之后,中国婚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进入了礼法婚姻时期。

此时的婚姻制度虽然仍以宗法为基础,但也有了新的发展和改革,特别是礼制的出现给了婚姻制度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在这一阶段中,人们追求婚姻应该是爱情联姻,而非相亲、媒妁之言;女性的地位得到提高,甚至能够出现女性做国君、天后的历史现象,尽管绝大多数妇女仍受到重重限制。

第三阶段现代法律婚姻时期,清末民初以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婚姻制度逐渐进入了法律婚姻时期。

此时,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婚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法律的支持下,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配偶,进入婚姻关系。

同时,社会的开放和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已经使女性权利得到重视,成为男女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从原始社会到商周时期,婚姻制度经历了从“归还婚姻”到“姻亲制度”的演变

自古至今,中国的婚姻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原始采集社会时期的“归还婚姻”,到商周时期的“姻亲制度”,再到明清时期的“婚姻公证制度”,每一个朝代的婚姻制度都有其独特的脉络和变革,在全面回顾和比较古代婚姻制度的基础上逐一解析。

在原始采集社会中,实行的是“归还婚姻”制。原始采集社会是人类进化的初期阶段,其中的婚姻制度主要以“归还婚姻”为主。

常见于母系部落之间,“归还婚姻”是指男方家庭需给女方家庭支付一定的财产和礼品(称为归嫁财物),以求得女方的嫁妆,因此婚姻也因而变成了一种商品对等交换关系,男女的个人意愿和感情起着极小的作用。

到了商周时期,文明得到提升,婚姻制度也变成了姻亲制度。商周时期,姻亲制度出现,并逐渐成为统治阶层之间的一种重要联结方式。

姻亲制度是指通过男女婚姻拉近权贵阶层的关系,确保家族之间的利益和团结。

在这个时期,父母已经成为子女婚姻的主导者,并通过礼仪、嫁妆和代嫁等方式让姻亲这种关系逐渐变得更加细腻,牵涉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三)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古代婚姻制度变得规范化和公正化

历史进入唐宋元朝时期,社会得到极大发展,婚姻制度也变得规范化。在唐宋元朝时期,中国的婚姻制度开始出现规范化的趋势。

笃信儒家思想的官方开始强制推行“男尊女卑”的思想,限制女性的职业和教育水平,推崇严格的代嫁制度,限制同姓通婚。

此外,这个时期婚姻制度趋于公正,严格监管婚礼仪式和婚姻登记,这是中国婚姻制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待到明清时期,古人思想变得愈加开放活跃,古人婚姻开始实行婚姻公证制度。随着科举制度、道德伦理和社会风尚的逐渐改变,婚姻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重大变革。

婚姻的公证制度开始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契约形式,公证机构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同时,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还涌现出“拒婚”、“草率离婚”等问题,相关措施也逐渐加强。

总结来说,从原始采集社会的“归还婚姻”到商周时期的姻亲制度、唐宋元朝的规范化和明清时期的婚姻公证制度,每一个朝代的婚姻制度都有着其独特的演变历程。

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指引出了今天人们婚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新方向。

二、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古人婚姻制度演变出了独具一格的特点

(一)父母包办婚姻和男女地位不平等,是古代婚姻制度显著的特点

古代中国的婚姻制度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在传统价值观、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古人看来,婚姻是家族延续、社会稳定和个人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一套独特的婚姻制度,其特点如下:

一、父母包办婚姻。在古代中国,由于人们普遍认为男女之间的恋爱是不道德的、不合适的,所以婚姻大多由父母安排。

父母按照各种条件来替自己的子女寻找合适的婚姻对象,如家庭背景、社会地位、财富、学历等等,对于目标对象的心理、感受往往不予理睬。

这样的婚姻模式被称为“包办婚姻”,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男女地位不平等。在古代中国,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十分明显。男性享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权利,而女性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受到各种限制和束缚。

例如,女性没有读书的机会,在家庭中只有侍候丈夫、照料家务、生养儿女的责任;离婚的条件也要比男性苛刻得多,女性不得擅自离婚,只能在丈夫有明显过错的情况下才享有离婚的权利。

(二)婚前财产分明和多夫多妻制,是古代婚姻制的又一大特点

古人在结婚前,通常都会进行婚前财产分明这一举措。在古代中国,男女在结婚前必须进行“聘礼”的交换,以示尊重和认可对方家庭的地位和财富。

聘礼牵涉金银财宝、土地房产、首饰玩物等多种物品,数量和价值都应当相当,否则不能通婚。

同时,婚前婚后财产是分别管理的,男女双方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并享有支配权,而不互相干涉。

在古代中国,有些顶级贵族阶层拥有多夫多妻制度,即男性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妻子,而女性则受到更多限制。

这种制度虽然不普遍,但足以说明古代中国婚姻制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难点。总之,在古代中国的婚姻制度中,包办婚姻、男女地位不平等、婚前财产分明和多夫多妻制度是最为显著的特点。

这些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历经时代和思想的洗礼,现代婚姻制度和古代婚姻制度有着天壤之别

(一)在婚礼规模和婚姻观念上,现代和古代婚姻制度有着很大区别

首先,在古代,婚礼是非常隆重而且庄重的事情。在封建时代,贵族阶层的婚礼更是注重规模、繁琐、奢华。从婚戒到酒席,从亲友祝福到拜堂,不仅要有繁文缛节的礼制程序,还要有昂贵的嫁妆和虔诚的宗教仪式。

而现代人则普遍重视婚礼的简朴和情感。即便在城市化的现代社会,也出现了许多“低调”的婚礼方式。婚礼不再是展示财富和权势的标志,而是一个纯粹的爱情仪式。

其次,婚姻观念也随着时代而有了变化。在古代,婚姻往往不是由爱情决定,而是由家族、地位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决定的。

女人的地位比较低下,其婚姻大多无从选择。而现代人则普遍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男女平等的婚姻观念成为主流,女性也越来越成为婚姻中的平等角色。

(二)婚恋形式和婚后生活的不同,是古今婚姻制度区别的显著特征

另外,婚恋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社交圈比较狭窄,婚恋形式往往以“包办婚姻”为主。

即由中间人或父母牵线搭桥,将男女配对。而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更便捷地认识到异性,婚姻大多是建立在彼此了解和感情沟通的基础上。

最后,婚后生活也有所不同。古代夫妻关系多是从禁欲主义出发,男女分居并保持距离。男人独善其身,女人管理家务和养育孩子。

而现代的夫妻关系则更偏向平等,在社会分工上男女更趋于均衡,两人通力合作,共同承担生活带来的压力。

尽管古代与现代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婚姻的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变化。

婚姻,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需要双方的忠诚,理解和支持,以及个人成长的同时共同前进。只要这些基础不变,婚姻的幸福就会长久地保持下去。

参考文献:

《周礼》

《礼记》

《宋史》

《史记》

0 阅读:97
览特评历史

览特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