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帝掌权后曾7次举办佛道辩论,道教一次都没赢。“一怒之下”下诏令,焚毁经文溶解神像,迫使100多万僧道还俗,寺庙土地及财产收归国有。
佛教无疑是在中国最为兴盛的外来宗教。伴随着其本土化的进程,国内佛教衍生出了不同的宗派,且与印度本土佛教之间已经存在较大差异。
且不同于东南亚、西亚许多国家的是,中国并没有出现宗教治国的情况,即便是鼎盛之时,佛教也无法左右皇权。
这种局面的出现,与南北朝时期的多次灭佛运动是脱离不开的,佛教称之为“三武一宗法难”。其中,北周武帝算是最狠的一个,因为他不仅灭佛,就连道教都遭了殃。
一、佛教极盛,僧众数百万东晋以后,佛教在中原大地上大盛,佛寺和僧尼数量激增,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不仅打压了本土的道教,还隐隐有与儒学分庭抗礼之势。
佛教的兴盛与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连的。西晋开国没多久便陷入“八王之乱”中,东晋更是始终孱弱,几乎是被周边游牧民族压着打。
游牧民族对中原的侵扰愈加频繁,部分北方的土地为游牧民族所占,中原王朝同游牧民族之间的战火数百年未曾熄灭。
由此,中国进入了持续三百余年的南北战争,短短时间内游牧民族建立十六国。
各民族之间的倾轧,野心家们的权力争夺,让底层百姓困苦不堪。
他们无力改变社会大环境,只得寻求心灵上的寄托。佛教的教义在这种时候契合了人们生活的苦难,让人们短暂地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另一方面,连年战乱的背后意味着统治者对境内人民的大力盘剥。苛捐杂税层出不穷,赋税徭役成为压倒人民的大山。
为逃离过于苛刻的税、役,许多人选择遁入不用纳税,不会被征调为士兵的空门。
北魏末年,即便在当年太武帝已经以血腥手段灭过一次佛门的背景下,全国佛寺竟达到了3万之多,僧、尼人数达到了两百万之巨,占总人口十六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其实有两种选择。
其一,佞佛。
南北朝时期出了许多佞佛的君主,他们大多本身倒不是那么信奉和尊崇佛教,但需要借助已经十分庞大的佛教势力巩固自己的政权,同时不断“愚民”,让民众活在虚无的信仰之中,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奉献。
佞佛出名的梁武帝
佞佛的典型代表就是北齐和南梁。
在这两朝,佛教的兴盛与皇权既相辅相成,又互为犄角。二者既合力盘剥中层、底层百姓,不断为自身创造利益;又十分注重相互之间的权力倾轧。
总的来看,因为佞佛的时间不算太长,皇权的威严还在佛教神权之上。
第二种选择,灭佛。
灭佛倒不一定是要杀死全部的僧众,但一定要用皇权狠狠削弱佛教的影响力。
在民众信佛者甚众的情况下,灭佛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控制得好是为皇权添砖加瓦,控制得不好就会大大动摇政权的稳定性。
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显然是一个对自己的执政能力和影响力很有信心的皇帝,所以他选择了第二条路。
当然,这也与彼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北周灭北齐后,境内人口在三千万左右,佛教徒则有三百万,占据了其中的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的人不纳税,由剩余十分之九的人养着,十分之九的人还要养军队和皇族,那非佛门之人的生活会有多困苦?
思量再三,宇文邕还是觉得:灭佛更加经济实惠。
武帝之所以要灭佛,除了当时佛教人数已然太多,从国家机器的角度必须予以控制之外,或许还有一点私人恩怨在。
北周建立初期,掌控大权的并非皇帝宇文觉,而是其堂兄、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侄儿宇文护。
为找到一个方便控制的皇帝,宇文护接连毒死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两任皇帝,改立宇文邕为帝。
宇文护(影视剧形象)
毒死两任皇帝的权臣当道,即便是宇文邕也要避其锋芒。而宇文护是一个非常推崇佛道的人,武帝在表面上也表现出对佛教的极力尊崇。
从后来他对佛教的态度来看,这或许只是明哲保身之举。
武帝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一名叫做卫元嵩的人上书,建议武帝灭佛。
有意思的是,卫元嵩本人幼年曾经出家为僧,但他对佛教并非绝对拥护,而是在不断了解的过程中产生了改革佛教的想法。
正所谓“不破不立”,他上书称“夫佛心者,大慈为本,安乐含生,终不苦役黎民”,倡导将佛道融于世俗之中,而不是设立寺院专为供奉。
或许武帝灭佛的决心在此时就下定了,因为从次年开始,他便热衷于举办儒释道辩论。
但这才是他登基的第二年,他还没有办法对付自己那个专横跋扈的哥哥宇文护。五年之后,武帝诛杀宇文护,将大全收归己有,便立刻开始着手灭佛。
在屡次辩论中,武帝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对儒家的尊重,和对佛教的打压。零六在下旨时就会将儒家放到前面,将佛教放到后面。
公元573年十二月,亲政的武帝再次召集三门辩论,明确提出“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最后”。
此次论辩实际上已经达到了武帝的目的,但为了更加师出有名,武帝于公元574年五月十六再次召集佛、道两家于太极殿辩论二教优劣。
这次论辩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因为佛教中出了一个辩论高手——慧远(也作智炫)。
此人口舌颇为伶俐,在武帝明确批判佛教铺张浪费之后,大多数僧人已经明白皇上的意思,只是默默不语或俯首哭泣,唯有慧远出列。
他先是巧言辩败道士张宾,又开始直接与武帝论辩。
据《广弘明集》记载,此人颇擅诡辩之道。
面对武帝提出的“心中有佛,不必跪拜佛像”的观点,他反驳道“俗人需要借助佛像作为媒介感悟真佛”,并类比到三皇之前,没有文字的人不知道仁义礼智信。
当武帝又提出“佛教乃外国之法”的时候,慧远上溯西周,说孔子的儒学源自鲁国,对于秦晋之地来说也是外国之法。
武帝驳斥道,鲁地和秦晋都归于王化,不同于佛教外邦。谁知慧远竟说,“中华在印度轮王的王化之下”。
慧远的口舌的确了得,但他敢在一国皇帝之前说出这样大不敬,甚至将中华之地归于印度轮王“王化”之下,足以见当时佛教势力已经扩张到何种程度。
武帝本不是擅口舌之争的人,或许也觉得此人谬论之深不足与为辩,便经常不答慧远的话。
这被慧远当作自己占上风的表现,他开始出言威胁武帝,称若武帝要没佛,就会进入阿鼻地狱!
武帝再好的涵养也被耗尽了,他怒斥道:“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
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程度,慧远却还在继续诅咒。他诅咒臣民会和武帝一起下地狱,还诅咒武帝会全身溃烂而死,在地狱受刑等等。
阿鼻地狱(绘图)
武帝很快解散了这次佛道辩论大会。与其说是“帝理屈”,不如说是武帝本就是个做大于说的人,而且再开下去,慧远未必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
《论语》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武帝接下来用实际行动,破除了所谓的“诅咒”。
三、灭而不杀,佛教从此颓宇文邕之所以被尊为“武”,就是因为他在军事上有相当不小的成就。
军事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考量,武帝对外扩张需要足够的士兵,也需要足够的挑夫和足够的粮食。这是武帝之所以灭佛的根本。
不知是为彰显自己的公正,还是因为道教在此前论辩中输给了佛教,让武帝很不爽,他下令灭佛的时候,连道教一起捎带上了。
公元574年五月十七日,也就是论辩的第二天,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武帝也践行了他自己的诺言,即灭佛并非为一己私利:
他将查抄的钱财都散给了臣下,将原本的寺庙道观赐给王公,原属于寺庙的大片土地归还于民。
周武帝(影视剧形象)
三年后他灭掉北齐后,又亲临北齐邺宫,召集僧众宣布废佛。
两次灭佛总共减掉了三百万僧众,这些人中强壮者成为军士,普通人则回归种地。税赋来源大大增加,国家经济有了较大的提升。
之所以称武帝这次行动为“灭佛”,而非“灭佛道”,是因为道教真的是被顺上的。
武帝对佛教的打压,对儒家的尊崇,实际上有一点宣扬“文化自信”的意思。他主要针对的不是本土的文化和宗教,而是外来的。下诏灭佛、道十天之后,他就特赦了道教。
相比于北魏太武帝和后世的唐武宗,北周武帝的灭佛是比较温和的,太武帝灭佛时对沙门大开杀戒,其中其实是有对笃信佛教的太子拓跋晃的警告之意在的。
但是由于过于激烈的灭佛,事后他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悔恨,从而诛杀了当初建议灭佛的辅政大臣崔浩九族。
唐武宗灭佛始于流言。
当时有传言说藩镇有奸细假扮僧人藏在京师,当即在长安城中打死僧人三百余。此后不久便开始拆除大型寺院、佛堂,勒令僧尼还俗。
至会昌五年,全国上下仅东西二都可留两座寺院,各节度使治所可留一座,每座寺院中可留30人,其余全部拆除。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相比于其他两个以“武”为号的皇帝,周武帝没有屠杀的灭佛运动不可谓不平静。
更何况,他在此前已经做了足够的舆论宣传准备——经常找三家辩论,并明显表现出偏袒之意便是为此。也只有慧远那样的愣头青,会在关键的节骨眼上不要命地冲撞皇帝。
温和不意味着效果不好。太武帝灭佛后佛门再次兴盛,甚至达到了比他灭佛之前势力更大的程度。
但是,周武帝灭佛之后,此后中原大地上佛教人数再未曾达到百万之数。北周的三百万僧尼,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僧众人数之最。
从政治上来讲,周武帝灭佛也是相当成功的。当时便有人称赞其为:“帝独运远略罢之,强国富民之上策”。
僧众还俗带来的大量人口使得北周国富兵强,为其灭北齐,乃至后来一统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周武帝在灭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很具有独特性。他不是因个人好恶灭佛,也不是因权力斗争灭佛,而纯粹是为国家需要而灭佛。
单从这一点上来讲,宇文邕就是一个好皇帝。
更何况,他在灭佛期间只毁典籍、佛像而不杀人,没有彻底否定佛教的教义而只是宣称“心中有佛,无需拜佛”,这些都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非有无与伦比的信心和雄才大略,不足以做到如此。
武帝在位期间,百姓生活安定,北周政治清明,国势强盛。
这样的一个皇帝,又怎会因为一介僧人的诅咒而下地狱呢?当然,北周武帝本身不信佛,他本就不在意所谓“地狱”之说。
百姓生活安定,不受战乱之苦的情况下,原本就不需要通过信仰宗教逃避正常的税赋,和为自己的困苦找到心灵寄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慧远论辩时武帝所说的“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他也真实做到了。
参考文献《广弘明集》
《南齐书》
《周书》
乾元
佛教的诡辩很有一套,一不小心就上当了
用户17xxx30 回复 07-13 00:42
多神教干不过一神教,另外两大教都是发源于中东,佛教是尼泊尔,佛教现在搞成密宗了,极其依赖僧侣团,圣经只要识字都看得懂,顶多再加一个牧师,佛教就不行了,自己看根本看不明白
妄想的偏执狂 回复 08-04 20:13
所以能动手不动口
论语
道士避世清修,嘴皮子功夫肯定比不上天天忽悠香客的和尚。
哀而不伤 回复 08-01 12:52
其实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虽然汉初以道家立国,实际是汉承秦制,法家才是汉的治国之本,道家是治国方针,独尊儒术也不是把其他学派废除了,只是提高儒家的地位,实际上地位最高的依旧道家,所以汉末才有以道教为根基的黄巾军起义,不过道德经本身就是写给帝皇的治国之道,儒家更适合臣子
秋天的神话待续 回复 哀而不伤 08-03 07:09
道教和道家八杠子打不到边,独尊儒术汉初就开始了,道教是汉末建立的,佛教汉中传入
好好笑
道教没嬴,不能说佛法就高深,只能说和尚说的天花乱坠
00000000 回复 08-02 18:39
佛为了能扎根中国,那是道教有什么他就有什么,然后再结合佛教的东西,道教打不过也正常,因为道教会的东西,和尚基本懂,研究久了,自然能找漏洞
小子 回复 08-01 20:40
历史是后人写的,就算输了也会写赢!像明朝时的历法一样,比试了两边,两次都是明历胜!为什么历史教材却说是西历赢?因为西方强大起来了,强行推行西方价值观所导致的!如果把西方那一套,掰直了,揉碎了,其核心还是中华文化核心!
已昏男人
宗教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不能说是他喜欢道教,是你赢也是输,输也是输,结局早就定了。灭佛是他的目的,道教只是工具。
墨非子 回复 07-11 14:15
找了半天终于找了个正确的,什么道教佛教儒教,通通都是统治者奴役天下百姓的工具罢了,工具旧了,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当然要更新换代了
用户18xxx49 回复 07-17 19:00
北周。门阀士族势大。兼并土地。老百姓没办法,都去当和尚了。同时那个信佛的年代,佛门也势力很大。结果天下都是吃饭的。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没办法,只能拿这些秃头开刀了
磐石
金刚经了解下。佛反复无常,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最后来了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直接就是如如不动。。。
磐石 回复 07-22 13:15
哦,你真聪明。。。
大海 回复 07-31 00:09
道德经被改了几十遍,你看它有什么用[哭笑不得]现在看到的道德经实际上是儒家经典了
别胡扯
就跟扯蛋的讼棍律师一样,看谁最能扯,把法官脑回路搞成一团乱麻,不辨东西,它就赢了
龍城隐 回复 08-05 09:54
律师还得根据法律条款来说司法解释,辩论这东西就纯粹唯心了
太阳阶梯
供奉日本甲级战犯,好教
愁待酒 回复 07-11 11:30
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太阳阶梯 回复 愁待酒 07-11 12:29
上面全是一帮杀人犯,还是杀人狂的程度
用户12xxx39
[得瑟]道教不服就干,谁跟你动嘴啊?两次大规模起义后,被打压狠了。
不要停下来啊 回复 07-09 02:40
是搞割据叫不参与俗世还是正一教是假道教啊?
凛時雨 回复 07-25 15:38
道教派系很多,清修只是其中一个
星の咏唱者
一个讲究来生的宗教,却禁止七情六欲。你的来生让别人来生嘛[得瑟]
贪嗔痴 回复 07-18 16:17
佛教最后是讲解脱道的 最后要跳出轮回的 轮回最高是天人人道 道教最高是天人仙道 我说错了吗 你自己也说了
胡八一 回复 07-28 15:36
佛教不禁欲,中国是阉割版[笑着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市民
佛教辩论的本质就是诡辩,各种抛开事实不谈,你说你的,他说他的。
用户16xxx50
乱世道士(乱世道士下山),盛世佛(封山避乱)
魔教中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冰冷的心张守兵 回复 07-11 02:14
烟雨表示战争啊[笑着哭]
用户14xxx53 回复 07-08 23:43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04国道王道长
管他什么佛什么神的,上帝来了也得先去办证
123
古代的寺庙在干嘛,圈地养丁放高利贷
泥土
理念的问题……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就会看清自己,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知识越普及越广,定位更加准确。道家思想更符合现在人的理念…认清现实的人越来越多,佛家就是画个大饼,开个空头支票…道家就是顺其自然,随心随性…佛家讲修的来生,道家讲保持自我……
我爱明天9384
佛教太兴盛未必是好事!也根本没有普济众生!
诡辩集_92686
道家不会去跟佛教搞什么辩机的,本质上道家主打的清净无为
半夏微凉
😂一个政治统治者 不用扯其他 目的找个借口搞军费而已 那时候的和尚庙可是富得流油
果果爸
怎么就看出是佛教赢了的?辩论各自有各自的认知,对方接受或者其他听众接受才教赢了。对方没接受,其他听众也没接受怎么就是赢了?谁宣传赢了就赢了?无耻!
冰冷的心张守兵 回复 07-11 02:19
已经是影响社会运行了,百分之60..70的土地在和尚手里,还有一部分在大家簇手里,换你你干不干,
用户16xxx33
[得瑟][得瑟][得瑟]最成功的诈骗集团。 给我捐钱,佛主保佑你。
火焰琥珀
很多扎根基层的宗教都是越被迫害越会崛起,道教单靠求长生是扶不动的。
半神半圣亦半仙 回复 07-29 22:21
道只传同道从来不说什么普度众生。不需要教徒
不睡
管辩论什么事。惹事的是田产、高利贷、隐户。
yx魅力的大叔yx
看看李连杰的专访,以前的少林寺才多大,现在有多大
用户11xxx61
北魏年间佛寺3万间,现在广东省就超过3万间
STICK 回复 07-27 06:53
北魏加上南朝人口可能都没有广东一半……
STICK 回复 07-27 06:55
你要把自家供的菩萨也算上的话,那古代的有没有统计呢?两千万人口里,上百万僧侣,不事生产,占用生产资料,不交税,不服役,还有特权,已经到了不灭不行的地步。梁武帝佞佛的下场周武帝肯定知道
自导自演
在元朝时,佛道辩论,也是佛教赢了。
碎片人米莉亚姆
我佛慈悲渡世人,奈何世人不给钱[滑稽笑]
7215217758991
佛教本来就是外来的。灭他也是在情理之中。
三乐
把和尚庙的钱全部拿出来救世 像什么建学校建医院建儿童设施 才算好和尚 不然就是假的
你好串啊
阿强听说,观音娘娘是个男的,从此他就不再信佛了[呲牙笑]
风语者 回复 07-10 02:42
现在的观音菩萨的形象来自于小名是观音婢的唐朝的长孙皇后
晨雪飞
随便你怎么说,别影响道爷我修仙
我是人
口惠而实不至,和传销没什么两样
21346265
越能辩论,越能妖言惑众。
让我自已
让道和佛辩论,那不是找死嘛,道学的是啥,山医命相卜,道家五术,典籍思想只是山术中的玄典一支,虽然山术是五术之首,但除了初学者做早课,其他人对玄典只是触类旁通。就是山术一脉大分支也是修密分支,专攻玄典分支的只有一些老学究了,人数非常少。 而佛教呢,特别是小乘佛教时期,辩经之气盛行,看看现在,藏传佛教和东南亚那边的南传佛教都是脱胎于小乘佛教,哪家寺庙还没个辩经林。可见当时辩经在佛教之中的地位,也就是唐以后大乘佛教传入,佛门地位不再以辩经能力定高低,转而偏向道家一样以道德准则和民间声望了。 道门和佛门辩论,道门出名的不是专攻玄典的,专攻玄典的都是深居简出的老学究,头脑嘴皮都不灵光了。佛门出名的那都是从辩经里杀出来的人精,天赋和努力全在嘴皮子上。道门输了才是正常发挥,要是赢了,那真是三清老爷显灵了[笑着哭]
少侠这金键盘和银键盘哪个是你的
佛修来世,道修今生!今生有迹可循,来世随便吹!
正义使者
如果换成现在有十分之一的人不用打螺丝,还能拿高薪。国家会怎么样解决?
昵称
佛与道哲学的辩论。
爱情钥匙
[赞]
永青禾
现在是到处修寺庙
孤舟
道教是修今生,重行动。佛教是放空炮,坑爹。
呦呵你哪位啊
就慧远那套,真不成立。一,民众,帝王,吴非六道众生,何必分有相无相的佛像。二,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呸。一个外来的魔道。
苏醒黑骑士
道教没赢是因为欺骗不够。佛修来世,道修今生。
悟虚道人
和专门研究嘴皮子功夫几千年的宗教辩论?
Allies
佛教有专门的辩经科,道教没有。灭佛,祸自招的,在那么多人活不下去的时候聚集那么多财富,显而易见招灭
W上官Oo
现在的人多信佛在快手看了个视频,明明发的是一个老君庙,评论下面都是坨弥陀佛你是个神庙结果看了评论里有,还以为是个寺庙
一念沉沙
灭佛是为了收税
將夜
嘴炮影响大炮,但打不赢大炮。
迟来大师
最后还是短寿吧
远山 回复 08-01 23:15
已经很长寿了。本该活二十岁,正因为灭佛,才多活了。
千帘 回复 07-11 17:20
萧衍不服[得瑟],超长待机王
没有明天
我看这慧远的辩论怎么纯属抬杠啊,这也叫能辩?辩论是要有理有据说的人心服口服,当然这个人必须是讲理的人,不然你说的再好他压根就听不进去。同理,不讲理纯抬杠的人,辩论不讲逻辑,就跟泼妇骂街一样,再厉害的学者也吵不过泼妇啊。但这样的输会让学者心服吗?
sFOX
你们与佛无缘,俺送你们上西天[呲牙笑]
不知道怎么改名字了
你跟专业就是坑蒙拐骗的佛教比口才[笑着哭]
仰望星晨
道讲究渡天下,佛讲究金身渡己!
鱼在江湖
自颛顼帝绝地天通之后,王权彻底压过了神权
浴火
吃得肥头大耳的同时还善于叨逼叨
43
只能说早期的传销组织真的很🐮B[静静吃瓜]
用户16xxx33 回复 07-17 20:04
诈骗集团[得瑟][得瑟]比缅北牛逼多了
四ge
辩怎么辩得过禅宗[笑着哭]
Xin
最搞笑的一句话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玄妖
灭佛教是必须的
STICK
不事生产的僧人一律是寄生虫,当代都应该限制。何况古代?北周灭齐后在编人口也不过两千多万,一百万僧侣还俗,这还不是全部。占用大量生产资料,还不用服役不用纳税。梁武帝晚年佞佛,好好的梁朝就那么崩了,前车之鉴,周武帝不可能不知道。
RAY
赢了惩罚输了奖励
用户49xxx42
信教的人分两类:傻子,骗傻子的[呲牙笑]
我就是他的那个朋友
想想看南北朝时期总人口才多少?还只是北周一国就一百万僧侣还俗!僧侣不事生产数量却如此之众,哪个国家敢留他们?
shalsan
没有三武一宗,中国会变成泰国
桦桦
双教制
飞黄
一百多万真吓人,
哦哦哦辣么 回复 07-10 14:18
三百万
南山精神病医院姒院长
审核不严,最后有错,魂匣了一些北魏武帝的事情和人物。
大爱则贵
信佛不信教
未来不是明天
道修本世,佛修来生,来生还是你吗?
怪我咯
信就上天堂见佛祖,不信就下地狱[笑着哭]
只手之声换无言
佛教从诞生之日就是诡辩。道家怎么赢得了?庄子和名家唯一一次赢,还是耍无赖[笑着哭]
海帆
百无一用是和尚
用户17xxx21 回复 07-12 17:14
尼姑呢
月下静树
信佛?
心猿意马去
佛经可留 和尚不可留
中华英雄
戒色和尚欢喜佛!
爱吃萝丝
佛啊,总是自相矛盾,一部经书,你总能用另一部经书来破它吧?玩的不过是脑筋急转弯。。。道教的人太老实,容易被骗过,就像是很多数学题会给你挖一些坑,玩文字游戏,一个道理。。。如果别人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多半就入坑了。。。
铁棒何用
谁赢灭谁[笑着哭]
九天无眠
信佛的人脑子基本都有问题。
弑神~李少
周朝时期好像没有佛道吧,佛教是汉朝未年才传入中国的
心眸璀璨
玩修炼的怎么能说得过搞诈骗的?
zhangjung001
宗教的普用教义“今生承受苦难,来生得福报”怎么反驳,怎么解?
半神半圣亦半仙 回复 07-29 22:25
传播封建迷信,送去批斗
坐立不安
外来宗教融合本土宗教好用的被学习不好用的被抛弃。
用户12xxx14
干的漂亮,👍
知天易逆天难
那时候佛教不就是占地,不干活导致生产力低下,现在的佛教搞点钱花花没什么,要是劝人皈依跟国家对着干,早晚被整
东北烤串王正宗东北人烧烤
麻烦死无神论得了
李康强
虽然我个人倾向于道家,但是佛与道哪个更好,咱还真不懂!不过他俩玩团队竞技,我也是没法认为道家能赢的,从神话传说起,道家就是出了名的不团结啊[笑着哭]明明是老三,非要跟大哥二哥对着干!猴子要造反,总裁他外甥也要造反!
一起洗枣
和尚人多,喜欢群殴。
何为天道
佛教那时候就是最大的地主,寺庙打着救苦救难的幌子,做着放高利贷、圈地等事,而寺庙的寄田,国家是不收税的,圈地放贷,信众其实就是佃农!这种势力,不灭它留着过年吗。。。
k999
寺庙隐匿人口吞并土地非法集资,动了皇帝的蛋糕,和尚辩论再赢100次都没用
莫忘
给那些和尚寺庙税收翻倍,不就可以了。
石之轩
云岗石窟还有北周武帝的雕像,让他批千佛袈裟赎罪。
瞎逛
佛法绝对是好的、是增长智慧的,是教化社会、净化人心非常好的,只是多数出家人靠着佛菩萨敛财,不过还是有少数确实有大修行、大智慧的
用户10xxx72
对寺庙直接加重税不就结了?
岁月静好 回复 07-11 09:47
人呢,皇权要兵源啊?南北朝仗打得可不少。
liyiyou
道教初期没有前世后世观,只有今生观;没有神话体系,具体时间记不清,三清,天尊等体系好像到宋才慢慢建立。再说每次辩都是辩佛法,怎么可能赢。
用户10xxx47
你跟小仙女辩,能赢?
尔立
光狠贼秃
削耳
不要妨碍劳资修仙
不会飞的小白
这能一样吗,道教玩的是单机,阻我寻道就是生死大敌。佛教玩的是传销,多拉一个人就多赚一份钱,你让一群玩单机的组队去和传销团伙比嘴皮子?
印泽
今生不敢是前世的因,今生修来世的果报,谁知道前世是谁,来世是谁!
用户11xxx03
阿弥陀佛,既是逼破,定有因果报应[鼓掌][得瑟][点赞][呲牙笑][笑着哭][笑着哭]
快乐
周武帝是谁?哪个朝代的。奇奇怪怪的
禁止右行
好!破坏生产,活该!